《超译尼采: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读后感

u=569554485,232385762&fm=26&gp=0.jpg

如果不是后记的一段采访,我几乎认定书中内容是编者的个人诠释,主观理解。因为我不相信尼采是一个鸡汤作家。
知道尼采是在中学。一个语文老师课堂上谈起,我现在还记得其中几个概念:“重估一切价值”,“上帝已死”,“我是太阳”。以及他的超人理论和后来的发疯。他的作品我零零碎碎的看过一些,词句优美,含义隽久。谈不上晦涩,但绝不直白——至少不是本书中这么直白。然后我发现,本书经过了两道翻译,第一道翻译成日文,第二道从日文译作中文。后记的采访对话发生在两位译者之间。可能日本人讲究淡雅清丽的文学风气也影响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吧。
在微信读书中阅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我需要借助其他读者留下的评语。一般书籍的评语见解平庸,质量低下,关评语可以省时间,保智商。而我的见识理解起哲学类书籍有难度,有必要参考他人的评语。有的读者可以联系现实,举一反三,给我醍醐灌顶之感,受益匪浅。但那仍然只是读者之见,未必可靠,我水平有限,不懂分辨,担心可能被误导。于是我发现了这本书:《超译尼采: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标题散发着浓浓的鸡汤味。书中按不同主题分类选择性摘录了尼采在各著作中的“名言警句”。如前所言,我开始只当是编者的个人诠释,就像煮过的肉,虽然好嚼,味道却没了。把李白的《静夜思》翻译成白话,谁还愿意读?好在我不是专业研究者,无需计较原汁原味,鸡汤就鸡汤吧,何况是“官方”鸡汤,比那些参差不齐的读者评语终究来的靠谱。
一流哲学家的鸡汤,显然比三流作家(或者连作家也谈不上的一些人)的鸡汤高明。书中有些说法我固然不愿接受,但大部分观点入木三分,发人深省。读完后我将它放进“可以再读”的分类中。
讽刺的是,读到后记我才发现自己终归是浅薄的。当年因为老师的介绍,几条惊世骇俗的概念,以及后世人对他的赞誉,一味跟风。众多哲学家中,数康德和黑格尔的作品最艰涩,尼采的作品相对亲民许多。我自己愚钝,从前阅读他的作品时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却怨尼采文采华丽,哗众取宠,不好好说话。深深误解了尼采。
本书语言质朴,深入浅出,说教味略浓而不遭人厌恶,鸡汤味略浓而语重心长。值得一读。

2019/2/15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译尼采: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