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什么没有财商教育?#200619《富爸爸不公平的优势》罗伯特·清崎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凝结的共识。

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中,****教育和终身学习显得要比工业时代更加重要

在工业时代,传统教育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1)基础教育:学校传授读写技能和基本的数学知识。

(2)职业教育:学校传授专业技能,将学生打造成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

学生凭借基础知识和技能找到工作,读了医学院的去当医生,读了法学院的去当律师,读了师范学院的去当老师,读了烹饪学校的去当厨师,这样的人撑起了整个社会。

但是如今,单纯地去学校读书已经无法让你跟上这世界的变革和进步,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但是,学校变化得太慢。

于是,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找到工作,越来越多的职业培训机构开张营业。

清崎指出,在信息化时代中,我们需要的是下面三类教育:

(1)基础教育;

(2)职业教育;

(3)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我想天朝国土内没有任何一所中小学开设财商教育课程吧,甚至大学也只有相关专业系才有可能会开设跟“财”有关的课程。

那学校为什么不开设财商教育课呢?

| 01 |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培训?

清崎提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更多的是训练,而不是教育

那怎样区分训练和教育?

很简单,看看人们如何训练他们的宠物狗、宠物猫就知道了。你会说你训练你的宠物,让它学会各种技能,敬个礼,摇摇尾巴,但你见过有人说自己在教育自己的宠物吗?

著名的科学实验“巴甫洛夫的狗”很清楚的向我们展示了训练与教育的区别。

经过训练,参加实验的狗只要一听到铃声,就会不由自主的分泌唾液,感到饥饿,不管眼前有没有食物,都是如此。

我们管这样的反应叫条件反射,完全不自主无意识的反应。

举个例子,现在我提到——小霸王 机,你会怎样想填完这个空呢?嗯,小霸王学习机那几年被段永平做的很火,满屏的学习机广告,但是我想90后更多的印象还是插卡游戏机吧。

这就是广告业对我们做的训练,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我们好像被洗脑,思路似乎都如出一辙。

金融服务业其实也在向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人们努力工作,拼命赚钱,条件反射式的把钱存入银行或者缴纳养老金,周而复始。

清崎在书中确定地指出,在钱的问题上,人们已经被训练成了巴甫洛夫的狗。不信,你做做下面的填空题。

  • 上学,考高分,上好_____ 。
  • 找份好_____ 。
  • 存_____。
  • 买房,因为房子是一项_____。
  • 少用信用卡,尽快偿清_____。
  • 省吃_____ 。
  • 做_____线投资者,在投资组合里配置_____、债券和 _____ 。

大部分的空你都能下意识填好吧,即便有些你不知道的也是缺少必要的财务知识,没有经过培训罢了。

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以为上面这些就是财商教育了,市面上那些各个层次的投资培训课程基本也都是这样教的,不同的机构培训出了近乎相同的“投资者”。

他们会告诉你,去换份工作,剪掉自己的信用卡,早买房子,少花钱,多存钱,去买股票、债券和基金,做到分散配置。这些充其量只是财务培训,完全称不上财商教育。这和巴甫洛夫的训练别无二致。

事实情况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训练,不假思索地把钱交给陌生人打理,乖乖听话去做他们以为的资产分散配置,身心俱疲地供着不断掏空自己的房子。然而,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到来时,这些人会失去一切。

| 02 | 无产阶级的思维定式

清崎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现象,他在参加员工招聘的时候,发现很多应聘者只关注个人的工资和福利,从来没有一个应聘者问他:“公司的目标是什么?”“公司能解决什么问题?”“我能从工作中学到什么?”

应聘者的这种不关心社会责任感,只专注于薪水和福利的想法,被清崎定义为“无产阶级的思维定式”。

有意思的是,这种思维定式并不是人们凭空产生的,绝大部分是上一代的遗产。我们不难发现,工薪阶层的父母,往往也是工薪阶层。

他们总是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去学一门手艺,以后要靠这个吃饭”或者“你要攒点钱了,不然以后怎么买房”。我们的一生似乎就只有上学、工作、挣钱、买房才配称得上是正道。

清崎说:“家庭是无产阶级形成的温床。工薪阶层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高薪的工作,成为高学历的打工仔,成为终生为钱工作的职业人士。”

当我们第一次踏入学校的大门,同样身为不掌握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的老师接过家长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告诉我们:“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上个好初中/高中/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挣很多钱。”

当我们击败了同龄人进入大学,大学老师们还是说:“好好学习,读个硕士,最好是博士,你的简历会很有竞争力,好的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

清崎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巴甫洛夫用铃声训练他的狗产生饥饿的条件反射,我们的教育体制也用铃声训练孩子们找份好工作。每个人都整齐划一,眼神呆滞,高喊口号:“好工作!好工作!”

一旦我们击败了其他人,进入到“好工作”当中,我们会欣喜若狂。不过这份开心会慢慢消散,因为虽然名义上的工资不少,但最终拿到手里的还是少的可怜,渐渐地我们会发现,我们已经逐渐无法应付各项税负、债务以及必要开支,并且,我们对自己的收入毫无话语权可言。

政府会先拿走辛苦钱的一部分,这部分税收用于国家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接着,本着理财投资的美好愿望,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把薪水投入到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养老保险中,这第二部分辛苦钱又被富人占据。等到我们的工作稳定下来,下一步要实现的梦想就是买房子了。

周围的人不都说:“房子是你的资产,是你最有保障的投资。”于是我们开始攒钱、节衣缩食,贷款买房。


工薪阶层正在通过各种中介服务机构——银行、地产中介、证券经纪商、理财顾问,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血汗钱送到富人和“有产阶级”的手中。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定义是:处于社会阶级最底层,不享有任何财产(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换取报酬的人。

而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正在慢慢把我们塑造成这个样子,学校大批量生产无产阶级,却压根没有“有产阶级”的教育。

大多数人把找份高薪的职业当做首要任务,而真正的资本家却掌握生产资料。

由于缺少财商教育,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无产阶级,也不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财富。贷款受银行控制、退休金由政府机构掌握、劳动报酬也被部分抽走,剩在口袋里的微薄收入还要经受通货膨胀的剥削。即便成为某公司的“股东”,也只是普通股东,没有丝毫发言权,还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渐渐地,无产阶级越来越仇视富人,对财富的追逐,合法获取更多的财富已经开始受到鄙视,好好找工作,安心存钱买房才是正途。

总的来看,现有的教育制度将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完全隔离。说的再严重些,现有的学校教育近乎变成了“仇富”的机构,教育的主导思想近乎变成了仇视富人。

可能会有人说,那教育大家都变成富人不就好了,干嘛还要存在穷人呢?

这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却是无法实现的。阶级的分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不然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为什么我们从没有见过全世界任何一个时代、一个王朝出现过没有阶级分化的情况呢?

人们对于财富的认识是不同的,就像有的更喜欢存钱、有的更喜欢花钱,人们对于安全稳定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就像有的更喜欢安稳,有的更喜欢冒险等等。

这些性格和品质上的不同最终会导致阶级分化的产生,而国家稳定并不是要消除阶级分化,而是要稳定不同阶级的情绪。让穷人自得其乐,不会因为大量失业引发暴乱;让富人有所保障,不会因为过度的财产损失而放弃投资。

而学校培训就充当了稳定器的角色,这种培训有助于阶级的固化和稳定,并且维持无产者和有产者之间的平衡。其结果是,无产者的思维定式越来越固定,富人却能从家族自身接受不一样的观点。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学校没有财商教育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校为什么没有财商教育?#200619《富爸爸不公平的优势》罗伯特·清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