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PDCA的无止境循环---刘彻看世界
小武点头大赞道:“汉武帝的思想突破果然了得!他发现了汉朝步兵对抗击匈奴没有太大用处之后,就大力发展骑兵。而且不搞新东西则已,一搞就要搞最好的!最高精尖的!精骑营的厉害想必让匈奴骑兵也叹为观止吧!”
八角嘿嘿笑道:“汉武帝为了大规模养马,甚至能让汉人的大片农田都变成了牧场---全国36郡都得养马,那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小武摇了摇头,叹道:“这对农耕民族的影响得有多大呀?难怪据说汉武帝时、民间反对皇帝的人,比起秦始皇年间反对皇帝的人,也没少多少、甚至更多!”
八角捋须道:“不过汉武帝真是有绝对的自信,无论反对浪潮有多大,也确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在这方面他的确是‘一句顶一万句’,虽千万人吾往矣!”
小武斜了一眼道:“那你认为他这种藐视一切臣民和敌人的自信可不可取?”
八角笑了笑,道:“从汉朝以后的2000年中华史来看,如果没有汉武帝当年打下的大中国基础,炎黄民族应该早就灰飞烟灭了,或者已成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少数民族,就像蚩尤的后人那样、只能住到深山里去,所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小武点头道:“不错。而且从历史的选择来看,炎黄子孙如今大都自称为汉人、而不是秦人,莫非也代表着民众在思想上更认同‘大中国’、而不是‘小中国’?”
八角捻须笑道:“你说到一个要点上了,汉人这词的内涵就意味着大中国思想!并且就算把版图拓展放到一边,汉武帝其实还建立了一种突破的文化和思维。此人是个多面手,不但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外儒内法,并且在兵家方面也极有天赋。”
“打个比方说,为了培养年轻将领,汉武帝甚至打算亲自去教霍去病阵图兵法。然而霍去病却不肯学,只想随机应变而用兵;汉武帝虽被拒绝倒也并不生气,认为这就是霍去病不依常规的特点,所以任他自由发挥罢了。”
小武哈哈大笑道:“真的假的啊?霍去病乃盖世名将呀,哪还需要汉武帝来给他做教练?况且这位皇帝从来不曾亲自上过战场,只不过骑马打过几年猎而已!”
八角呵呵捋须道:“所以说,这件事情令人很难相信,然而却是真的!”
小武突然不笑了,明白八角不是在开玩笑,但又有些疑惑,便道:“刘彻为何那么坚信自己的战法是正确的?只因为自己私下里读过些一兵书、就坚信自己纸上谈兵也能赢么?还是因为他天生运气好?”
八角捋须缓缓道:“刘彻是个一流的管理者和领导,几十年间也曾任用过无数优秀大臣,其中包括十数个宰相和多位大司马、大将军,也建立过无数功绩。然而他的大臣们大都不认同他是位杰出的领导,比如老臣汲黯曾讽刺皇帝用人如烧柴火,总是喜欢拿柴火堆最上面的树枝(最后堆上去的)。这叫做‘后来居上’呀!”
小武想了想道:“这莫非是因为,汉武帝觉得以前立过功的大臣,喜欢躺在功劳簿上睡觉,失去了上进心,所以不如提拔新人?而他作为领导,要提倡‘狼性’,以便让新成长起来的一批大汉臣子再做突破、再次创新?”
八角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这点说的不错。的确,每次汉武帝改变文、武的首席官员之时,都意味着在战略思想上又有新改变,出现了新想法、新思路。”
“汉武帝是一个变法之君,那么总要为变革来衡量得失,方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如果把施行新政当成一个投资项目的话,对于投资的回报,必然是不断评估、总结、然后改进的。只有汉武帝本人才能把控,项目不至于偏离路线。”
小武有些惊讶道:“这么说来,每次新的变革,也不一定就会成功?投资总是有赚钱、有亏本的,而汉武帝特别擅长总结和提高?”
八角点头道:“不错。以抗击匈奴而言,虽然汉武帝是不惜血本的,然而根据很多朝代对抗游牧民族的历史,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即使国家不惜血本、也不一定能赢。”
“以‘马邑大阴谋’举个例子,最初是依照大行令王恢的策划,汉武帝使用了诱敌深入的设计,预先悄悄地调遣约50万大军(绝大多数是步兵),埋伏在马邑四周。然后让长期待在匈奴的汉人释放‘马邑空虚,可以大肆抢掠一番’的假消息,等匈奴单于率全军大规模南下之后,准备用口袋阵全歼匈奴主力。”
小武惊道:“这似乎是复制了战国末期、李牧破匈奴之计呀!”
八角微笑道:“然而跟战国时相比,匈奴人已进化了。就在大军即将踏入圈套的最后一刻,单于疑惑了,于是他亲自审问了一个从烽火台边俘虏来的汉军,结果这个惊天大阴谋就此泄漏。匈奴人立即全军撤退,单于还封那个俘虏为‘天老爷’,因为全靠他才保全了匈奴的主力!”
小武惋惜道:“真是可惜呀?不然历史又会简单许多!”
八角捋须莞尔道:“汉武帝当然十分懊恼,但这还不是要点。你想想,悄悄地调动50万大军,需要多少投入?功败垂成,又如何向臣民们交代?”
“要知道,很多大臣都是反对同匈奴开战的,认为继续‘和亲’才是维持和平的好政策。现在刘彻‘画虎不成反类犬’,他们岂不是可以群起而说风凉话了?何况这等大阴谋、成功了还好说,一旦泄漏、将引起匈奴多大程度的愤怒反扑?”
小武连连摇头,叹息道:“真是难以收拾的局面呀!”
八角点头笑道:“刘彻只能以‘王恢距离匈奴大军最近、但却没有主动截击’为由,传旨处死了设计这个圈套的王恢,以安抚臣民。同时,马邑大阴谋的失算也正式宣告:以步兵埋伏、然后包围式的对抗匈奴策略就此终结!”
小武叹道:“王恢也真够倒霉的。若匈奴上套、本可名垂千古,然而身死政灭,又为千夫所指,可悲可叹啊!然则汉武帝从此就改用骑兵了?”
八角点了点头,道:“几年后,汉武帝卷土重来。他一边让老将率领步兵死守边界城池,一边派出新训练出来的四万骑兵,进入匈奴境内展开游击。”
小武思索道:“这个策略是让步兵专注于守城、而让骑兵专注于进攻?这样子,汉军就能攻守兼备,同时发挥出步兵、骑兵的各自优势?”
八角微笑道:“是的。但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反击。因为在过去几年,汉朝边境的压力很大,屡屡被匈奴游骑突破烧杀,人员财物损失严重。刘彻认为光靠守是守不住的,一定要同时反击。然而把握还不大,所以用四万骑兵去试一试新战法。”
小武失笑道:“刘彻的气魄不小呀,一出手试探就是四万骑兵!看起来,如果这些骑兵全军覆没,刘彻是不是又会想出新办法?”
八角点头道:“理应如此。不过此次新出炉的汉军骑兵分为四路,分别由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所率领,形成了四个万人队。四将可任意发挥、视情形而战,汉武帝本人负责观察和总结。”
小武讶道:“其中还有飞将军‘李广’呀?至少这一路的胜利应该有保证吧?”
八角哼了一声,冷笑道:“恰恰相反。跟你的想法一样,匈奴人也认为李广的一路肯定是汉军主力,所以安排了多路大军猛攻李广。结果李广硬拼之下全军覆没,本人也被活捉,幸好后来抽了个空子夺马、单身逃回汉境,才算没有彻底玩完。”
“而公孙敖、公孙贺那两路,要么迷路、要么未遇到大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汉境,因为浅尝辄止、也就没有多大的战果。只有卫青所部深入匈奴土地七百余里,虽然也未打大仗,但是突袭了匈奴的圣地龙城、缴获很多。这一路汉军出乎意料的长距离打击让匈奴人受惊不小,所以卫青算是立下了大功。”
小武点头思索道:“想必汉武帝复盘了四将的战斗经过,然后肯定了骑战策略,同时确定了以卫青为主、来统领汉朝骑兵?虽然这里面也有偶然因素,然而用事实和成绩说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八角微笑道:“选择了卫青、而不是久经沙场的李广,这就是刘彻的过人之处。到后来刘彻又选择了霍去病,也有代替卫青的意思,这仍然是刘彻的过人之处!”
小武皱眉道:“莫非是刘彻想制衡军中的势力么?任用新人霍去病而不让卫青一人独大,这也不难理解呀?有何过人之处?”
八角微微摇头,道:“汉武帝倾尽全国的资源,从不吝惜对军功施以巨额赏赐。所以他对军队有绝对的控制力,根本无须旁人来制衡。”
“差别还是出在资源耗费上。卫青成熟稳重,然所部作战时需要依托大量后勤;而霍去病所部来去如风,根本不用后勤相随,在匈奴境内的‘以战养战’策略才是汉军更加新颖的战法!”
小武恍然大悟,笑道:“卫青、霍去病两部虽都是以骑兵为主,然而战法又不尽相同。结果被敏锐的汉武帝发现了:霍去病所部的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入产出比)更高,战术更值得提倡!”
八角呵呵笑道:“不错。如果刘彻将十余万骑兵全部交给卫青统领,那么财政负担实在太大,收益可能太小;而将兵力分一半给霍去病,既可以试验新战法思想,又可以减少财政支出,收益还可能更好!”
小武翘起大拇指道:“刘彻的这个投资组合(Portfolio)一半求稳、一半激进,也不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真是相当高明啊!”
八角拈须笑道:“最初刘彻也没有这样强的本事;但经过数十年不间断地研究、实践、总结、提高,依据先进的CI(Continuous Improvement,持续改进)思想,汉武帝在军事方面终于成为了一代高手!”
小武完全认可道:“不错。有这样多年的PDCA循环(Plan-Do-Check-Action,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持续改进经验,我高度相信刘彻成为了军事领域的高手,而绝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领导!”
图表7PDCA循环与持续改进示意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点头微笑道:“除了战法以外,刘彻在武器上的追求也是一样的精益求精,汉军永远追求最坚硬和最锋利的武器!”
“当初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汉武帝曾交代给他一些任务,除了去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国人以外,还要弄清楚他们冶炼的刀剑为什么那么锋利?生铁以外所添加的矿产粉末究竟是什么?在哪里才能搞到?”
小武讶道:“还有此事?那问到了没有?”
八角点头微笑道:“问到了。张骞历经艰险,终于见到了大月氏国皇后,但是对方已经在中亚安居乐业,拒绝再发兵配合汉军攻打匈奴。然而传给汉人炼剑配方、再赠送一些矿产,以便间接给匈奴以打击,这种小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小武笑道:“那倒也是。张骞可能深受刘老大的影响,只要一直朝着某个方向不懈努力,无论面对的情况如何千变万化,终究是会有所收获的。”
八角嘿嘿一笑道:“汉武帝对于马匹的高精尖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听说极西之地有天马之国(大宛)出产汗血宝马,刘彻就想把汗血宝马都弄到中国来!”
小武突然一震道:“不错,我记得汉武帝为此不惜发动了规模巨大的天马之战!听说此战以后,从中国本土直到中亚,再没有人不知道汉人的厉害。”
八角头侧了一侧,随口道:“汉朝时候的大宛,最初乃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在中亚建立的塞琉古王国。从人种上讲,这里有不少塞种白人,但后来逐渐灭绝了。到了唐朝时侯,这里又变成了昭武九姓中的核心国家之一:石国。”
图表8汉武帝时代欧亚大陆形势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道:“原来大宛也叫做石国?汉武帝为了几千匹汗血宝马,竟然打到了那里!这是什么精神呢?无止境的开拓精神?”
八角捋须微笑道:“应该是吧。要知道汉武帝认为,既然大月氏人可以从旧都昭武(甘肃张掖),一直迁徙到极西之地(中亚还在西域的西面),并且匈奴人也可以过去,那汉人为什么不能够开拓过去?”
小武点了点头,赞道:“汉武帝真是一点儿都不信邪!无论做什么都追求做到极致!既然铁了心去练骑兵,就一定要超过已经代表世界最高水准的匈奴骑兵!”
“所以汉军在战法上、马匹上、兵器上都推陈出新、不断追求世界最顶尖水平,这才称的上眼光开阔,思想不受任何羁绊!对于汉武帝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汉人做不成的事,当然也就没有汉人到达不了的地方!”
八角呵呵一笑,道:“所以,汉武帝刘彻才是真正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灵魂!这也应了他的一句名言:(无论多远)‘寇可往,我亦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