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袁绍

  东汉末年,董卓死后,中原最大诸侯王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

袁绍

  绍“ 四世三公,”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袁绍祖上四代人,都在朝廷为官,而且还位列三公。这家世那是绝对的名门望族,别说是古代,即使是现代也令旁人羡煞不已,就连同朝为官的曹操,在旁人面前提起袁绍,都说在自己20岁之前,跟袁绍相比,略显自卑!

    这么好的家世,在袁绍手里也差不到哪儿去,因为他也是朝廷命官。只不过 ,在袁绍当官的这时,朝廷已分崩离析了。当时的朝廷有三股势力, 一是以外戚“何进”窜权;二是宦官十常恃作难;三是世族权臣掌朝。

三股势力明争暗斗,此消彼长。直到最后,宦官集团杀了外亲何进,致外亲集团团灭,以袁绍为首的权臣又杀了宦官集团,三股势力消灭了两股,只剩下权臣了。绍原以为就这样可以掌管天下了。

谁知道何进临死前,召来董卓进京,于是乎董卓抢先进宫,自封丞相,还废了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

老董废帝之事,如网上流传那段,袁绍高光时刻的片段。董卓要废少帝,群臣尽管不同意,也不敢出来反对。只有袁绍站出来反对:“ 皇帝虽然年幼,但并无过错,你怎能废嘀立庶 !”

董卓

董卓却道:“ 现在的朝廷我说了算。反对者,斩!”袁绍接着道“ 你这是要篡权自立。”

“ 尔想试试我宝剑锋利否 ?董拔剑道,“ 我这剑也未尝不利 ”袁绍也要拔剑,被大臣拦住 !至此,袁绍离开京师,去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贼 !

被封为讨董联盟盟主的袁绍,拥兵10多万,在讨董过程中,却选择坐山观虎斗。在众多诸侯中,来自江东的孙坚最骁勇 ! 一路追着董卓打,一边是孙坚,一边是曹操,老董集团抗不住了,丢下京师洛阳不顾,奔长安去了!

孙坚赶到洛阳后,整个洛阳城变成一片废墟,其部下却在洛阳城捡到“ 传国玉玺 。 ”孙得到玉玺之事被袁绍知道后,绍令其交出,孙坚乃武将,如获至宝,于是,双方产生了争执,闹的不欢而散!

另一边曹操由于求胜心切,追击老董时,被吕布伏击,惨败而归。回到袁绍处,与袁绍争论不休,最后也离绍而去。

众诸侯见孙坚、曹操都走了,老董也败了,于是,张淼、公孙攒等人与各诸侯争吵起来,这次讨董会盟也就这样散了。

袁绍通过书信让荆州的刘表拦截孙坚,刘表与孙坚本就有仇。于是,刘表在孙坚回江东路上设伏,孙坚被乱箭射中,不久,便死了。

随后,袁绍先占据冀州,吞青、并二州 。最后在199年,打败公孙瓒,占领幽州 !此时袁绍手下武将颜良、文丑、高览、张颌…… 文臣田丰、许攸、郭图…… 等!可谓文臣如云,猛将如雨!人生到达巅峰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遭遇人生中的滑铁卢,随着大将颜良、文丑之死,一路都是损兵折将,加上谋士许攸的叛逃,人才流失的太严重了。所以,袁绍的失败是战略上就失败了!

早在官渡之战前,绍的谋士田丰就劝他,不能跟曹硬碰硬,因曹军兵风正劲,应避实就虚,后发制人。之前曹攻打徐州时,田丰建议可以打曹的老巢许都。袁绍也没听,所以,才有后来的失败。

世人对袁绍的评价:

1.郭嘉 :

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意思是说袁绍是位雄主,有凝聚人的能力,但是不能知人善用。

2.荀彧

(1)袁绍只知道仿效周公礼贤下士,但却不会用人。头绪太多却不得要领,计谋很多却不能决断。

(2)绍对百姓还有恩的。

3.曹操

袁绍为人志向很大,却智谋不足,外表凶悍却实则胆小,既恨贤能却欲出人头地。兵骄将慢,政务混乱。

4.毛泽东

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

搜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人物之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