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是你的风格

两年多没见的同事发来信息,说朋友圈海报文案不错,一看就是我的风格。我惭愧“不是我写的”,还有什么比“曾经可以”更令人无力呢?不是没试过的那种遗憾,不是从未达到的那种仰望,也不是本可以的那种假设,而是实实在在的“曾经可以”。

我曾以为还未达到高处,不曾想现在已经从高处跌落。我曾存在于即将跌落的恐慌中,而现在已经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切。逆水行舟,后退是必然,不是选择。

二十出头的时候,我重新翻看十七八岁的文章,惊奇于我的思路与辞藻;二十五岁的时候,我回看二十出头的文字,还有金句频出的时刻;然而现在,总是脑子空空如也,缺少所有想象,也没有用以挥霍的积累。

我正在学习跳出经验做事,但我的经验跟优秀的案例相比幼稚得不值一提。我也没有想到,三十岁的我用一个词形容,居然是贫瘠。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天赋,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手段,怀疑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怀疑自己是不是合格的从业者,怀疑自己是不是从一开始的决定就是错的。我曾经以为,不读书的人,没有那么多的痛苦,事实证明,不是的,人的痛苦还源于自己的无知。那种突然意识到自己极限的迷惘与失落,那种不甘心却无可奈何的心情,让人不得不独自慢慢消化所有绝望。说得夸张了吗?并没有。就好像一个村镇里的优秀学生来到省会的学校读书,出发前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到了新环境后发现自己的平庸甚至落后,从震惊到不甘到委屈到慢慢灰心,能做什么呢?奋起直追吗?没有天赋,努力也不值一提;直接躺平吗?所有人都面临着淘汰的风险,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哪算哪。

甚至冥思苦想很久以后想出了不差的东西,别人以为是进步,对于我来说只是找回了以前的一些手感。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事情,我曾亲眼看见周围的年长者因为思维的原地踏步,被行业无情抛弃,我深知自己也可能有这么一天,时刻处于担忧中,也给了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只要有一点不顺利的地方立刻草木皆兵,怀疑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不是要走到头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不曾相信自己有才华,无论得到什么样的夸奖,也都觉得自己不过是花拳绣腿,终有露馅的一天。怀着这种想法生活是非常忐忑的,好像西游记里神仙的坐骑,趁着神仙打盹儿偷偷跑到凡间大显神通,最终总要被醒来的神仙打回原形。我总怀疑我的才华是偷来的,是老天爷困倦不已随手拍到我头上的,等它哪一刻突然惊醒精神抖擞,可能就从我身上把所有才华讨回去了。所以每写不出来一句满意的话就焦虑不已,患得患失,写出来了又欢欣雀跃,极度膨胀,每天在“我是个废物”和“我是个天才”之间反复横跳,从来没有踏实过一刻。

如果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如果我是个学历高的人,我可能会更有底气一点,但我是个实打实的文盲,文盲怎么会对自己的文化素养有底气呢?我的人生,有很多我不理解的事情,其中“文盲写文案”算得上有分量的一件。这导致了一个很可笑的局面就是,即使有人说我的某一条文案很棒,我也不知道棒在哪,让我如法炮制,我做不到。我学别人,分分钟的事情,但我学自己,摸不到关窍。

现在回想曾经挥霍才华的时候,多么浪费狂妄,因为我压根儿没当回事,不知道这是未来的我所奢求的灵感,那些信手拈来的东西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实在无味,一心只想往高处飘。而现在,总感叹年轻时的鲁莽与无畏,想照葫芦画瓢,还总翻自己的车。

从来没觉得写作难过,唯独现在。我祈祷能找回几年前的灵气,所以在这里临时抱佛脚,灵吗?多少还有一点点作用,但如果我要是知道其中的关窍就更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看就是你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