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沔阳花鼓戏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喜爱戏剧的。

我不是戏粉,平常也甚少关注戏剧,只知道中国比较知名的剧种有京剧,豫剧,昆剧,越剧、黄梅戏等。

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这个话题来,或许是儿时对看戏这事的印象太深。随着年龄渐长,总是不经意间回忆起儿时的点点滴滴。

在湖北的江汉平原,比较流行的是沔阳花鼓戏。记得小的时候,每到夏初,村里都会在一条必经之路旁边的空地上搭起戏台,请来民间的戏班,热热闹闹的唱上一个星期。第一次随奶奶去看戏,大概是上小学二三年级吧。

唱戏的日子,每天吃过午饭,奶奶就带着小板凳,叫上附近邻居家的几位爷爷奶奶一起,浩浩荡荡的出发。那时候哪里知道什么花鼓戏,只知道人多热闹,小伙伴们又多了一个玩处。

戏台离家里很近,走路也就几分钟路程,远远的就能看到。由于是临时搭建的,所以看上去有些简陋,但并不影响演出效果。为了能占据最佳观看位置,往往要提前去占位,离开场还有半小时,台下就已经坐满黑压压的人群,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

为了打发等待时无聊的时光,人们能做的就是互相拉拉家常,所以看戏也是邻居间增加彼此感情的一次机会。即便是在演出中,台下的讲话声和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使得现场多了几分喧嚣,这也是农村最真实的一面。

由于戏台是露天的,遇到晴天,路边的几颗大树可以遮挡部分太阳,但数量有限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大部分人只能戴着帽子和蒲扇来躲避烈日。若是遇到雨天,就只能暂停,待雨停后再继续。

人多的地方就有生意,此种场合,对小贩们来说是绝佳的生意机会,有卖馒头包子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卖水果的,总之各种各样的小吃琳琅满目。还记得那时吃过的一种炕馍,做法和锅盔类似,把面粉捏成团后,再用擀面杖擀成中间薄、四周稍厚的圆形饼坨,最后撒上芝麻,放入炭火的铁鏊中烘烤,翻动一两次,几分钟之后,一炉金黄而香喷喷的炕馍就可以出炉了。不同的是,锅盔一般是薄而脆,形状长长的,可以视自己的口味刷上少许辣酱。而炕馍一般是圆形的,看起来更厚一些,但没有锅盔那么焦脆,略带一点甜味,又有着特有的酥软和嚼劲。

小时候生活并不富裕,很少有机会能吃到外面的小吃,能吃到炕馍,在当时来说已是很满足的事情。长大以后,由于学业繁忙,后来又去了别的城市继续学习和工作,就再也没有吃到过炕馍了。但炕馍的味道已经深深的烙在心里,挥之不去。

到了下午约两点,此时一天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戏台上传出阵阵的锣鼓声,这是在提示观众,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此时,道具工作人员也开始紧锣密鼓的摆道具,道具就位之后,演员伴着唱腔从戏台一侧缓缓走出,正式开始当场的表演。以当时的年纪,我是断然听不懂戏里唱的什么,但演员们声情并茂的演出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然记得其中的几个场景。

然而最有意思的事并不是可以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可以零距离看演员是如何化妆的。对于孩提时代的我们来说,这一切都是新鲜的。所以与其说看,不如说是因为好奇而偷瞄。

戏台的高度一般在1.6米左右,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戏台面向观众的一面是表演的舞台,背面则是化妆区,条件所限,化妆区除了化妆以外,还存放了演出的服装,道具等物品,所以化妆区空间显得比较狭窄,演员们就是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完成了一次次的华丽转身,给村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那时还小,总觉得在台上唱戏的人很神秘,为什么他们穿成那样,是怎么做到的?于是一帮好奇心重的小伙伴,在开场前,跑到戏台后面,踮起脚想窥见一二,戏台的高度,对大人来说轻而易举就能翻越,对小孩来说要想爬上去还是有些难度的,但总有胆个子高一些的小伙伴,凭着过人的力量,借着脚手架,直接从下面爬上去,正大光明的去看演员们化妆。一般演员们看到了也不会说什么,只是自顾自的化妆,也许是他们早已习惯了陌生人的围观。

更有意思的是,小伙伴们在放假玩耍的时候,也会模仿戏台上的演员,找一些临时的道具,装模作样的学起来。

以前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每年畅响的花鼓戏极大的丰富了农村人的业务生活。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加上年轻人普遍不感兴趣,走马戏班早已没了生存空间,对戏剧感兴趣的人,只能选择到大型的剧院去观看。好在这些国粹都后继有人,不管怎么样,等我们这些80后老了之后,也许也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牵挂。

你可能感兴趣的:(忆沔阳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