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 读书笔记

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求取,完全满足。

‘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浅近而言,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在常人,不能够没有私意障碍,所以要用‘致知格物’一段功夫去胜私复理,到心的‘良知’没有障碍,能够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诚’了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则说,人性可善可恶。理学家则说,孟子说得对,荀子说得也有道理,而告子给我们提了个醒。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心,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

孔子出生时也不是圣人,是通过后天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圣人的。

最好的教育是引导,不是你这种强制管束,你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知行合一》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