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也有很多的要求,特别是国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教育要有很大的发展。2015年上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并作出了系统的论述,提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教育工作也要进入一个新常态,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识教育发展的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同时要改革、创新、引领新常态。
教育的新常态是什么?
教育新常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依法治教,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如何在前一阶段大发展的基础上进入新常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的问题。为了找准未来教育发展路径,需要厘清中国教育新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所谓促进教育公平就是使每个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教育的机会,而且能享受到有质量的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国家已经保证孩子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入不了学,但是促进公平的问题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提高质量是最根本的问题,之所以出现教育不公平也就是教育质量不均衡。我经常讲,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提高了质量,才能真正使每个孩子享受到公平的教育。《纲要》讲的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我还要加一句,还要上好每一堂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解决了所有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还要上有质量的学。这是新常态的总目标。
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新常态
公平素来是摆在中国教育面前的一大问题,教育发展不均衡可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常态。国家力图促使教育均衡发展,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很难做到全国教育都均衡。目前国家只能保证孩子入学机会的均等,尚保证不了教育过程的均衡;只能促进义务教育在县域内的均衡,尚做不到省域内的均衡。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公告,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是很大的。西部学校建设工程开展以后,可以说,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但是硬件建设上去了,软件建设跟不上。教师缺编,特别是体音美教师特别缺乏,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优秀教师留不住。
乡村学校均衡发展还有许多路要走。一是学校布点问题。小学一年级就住宿是否合适。另外一个农村撤了小学,这个村也就没有了文化,农村变成文化的沙漠了。二是留守儿童问题。青海藏族地区这个问题不太突出,因为那里出去打工的不多,其他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就很严重。全国有7000万留守儿童。面对这些问题,提高教育资源有效分配将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方向。
所谓教育公平,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入学机会的公平,现在基本能做到入学公平;二是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的配置要公平,校舍的条件,特别是师资,教师的水平,这个现在我们还没有做到,现在要做的也就是要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教育结果的公平,并不是说每个孩子将来都一样,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都能充分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所以要做到真正结果的公平,那就是要因材施教,注意他们的特长、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得实质上的成功,这才是根本的公平。
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什么是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主要要从思维能力、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判断。也就是说教育质量不在于知识掌握了多少,更不在于考试的分数有多高,而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们国家,虽然教育已经普及,但质量有待提高。不仅基础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也有待提高。提高教育质量不只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已被联合国列入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被列入的4大目标是:贫穷、饥饿、健康、教育。教育质量备受关注,认为教育问题不在于教育机会的获得,而在于质量的保障。2015年5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韩国政府共同举办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仁川宣言》。鼓励各国为其国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并确认教育是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获得谋求有尊严的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发挥其作为全球公民的潜能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决心。英国2014年提出,A-level的考试难度更加大,以提高中学的教育质量。法国于2015年4月23日发布了6~16岁的教学大纲,以培养能力、知识和文化为重点。澳大利亚提出因材施教,全面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韩国2014年公布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增加安全环保,加强语文教育等。世界各国都在重视教育质量,中国未来想要赶上世界教育的列车,提升教育质量刻不容缓。
教育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不可以移植的。因为教育是在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是因为考试质量高,就认为是教育质量高。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数学能力、阅读能力、科学素养三门能力测试,过去是芬兰第一,这两次是上海第一。我们应该很好地分析,第一,上海的教育并不代表全国的教育,上海的水平并不代表全国的水平。第二,上海这几年新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走在全国的前头的,取得很大的成绩,应该肯定。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如集体备课,教研员帮助教师备课。这都是国外所没有的。第三,我们学习的时间要比其他国家学习的时间长得多。5月份我到芬兰考察,芬兰学生学习负担很轻,没有补课,作业量没我们那么多。过去PISA每年考试芬兰都是第一名。他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在创新,一再强调不追求PISA的考试成绩。我们在芬兰考察印象很深的是,芬兰小学教师都要大学毕业后再学习一年教育、进行实习,并得到硕士学历。因此,教师水平很高,而且教师职业非常受欢迎。可是芬兰的教师待遇并不高。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当教师呢?是因为在芬兰教师职业充分受到社会的尊重,受到家长、社会的信任,当教师有一种幸福感。当然芬兰是福利国家,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当他们的基本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以后,他们想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能得到社会的尊重,看到孩子快乐成长的一种成就感。
三、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将是新常态
现代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个性发展的要求。所以,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将是新常态。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的天赋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育。适应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才是最公平的教育。比如我喜欢文学艺术,你却让我去学习奥数,这是对我最大的不公平。奥数本身没有错,但只适合少数有天赋且对数学有兴趣的人去学习,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因为奥数太难,学习起来太苦了,全民学数学、学奥数,反而使许多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所以要研究怎么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整合课程,分层教学,让学生选择适合他的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小学不好分层,以打基础为主,但要尽早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尽早地发现学生的特长,高年级可适当整合,有重点地分层教学。前段时间我到北京清华附小听了一节科学课,课上了70分钟,这节课并不是课本里的内容,而是老师在科普作品里挑选的一个问题,学生很有兴趣。再如北京东城区小小科学院,我一个学生,北师大的教授辅导小孩子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实验。展示会上,有个孩子实验的内容是在大学一年级才学的课。这样的难度,小学五年级就能做,这说明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很大的。又如我在温州参观一个学校,该校提倡小学搞家庭实验室,在阳台搞小小实验室,展示给我们看的有两个学生,一个研究药渣当肥料,另一个研究昆虫,甲虫吃野草,不吃麦子。这些都是像模像样的科学实验,研究主题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研究的步骤是什么,方法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做的报告完全是一个科学实验的报告。所以说小学生并不是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引导。
四、“互联网+教育”将成教育的新常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的环境、教育方式和师生关系。“互联网+教育”是无可阻挡的潮流,但对它应正确地认识,并正确地运用。
“互联网+教育”有它的优势,比如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可以把看不见的东西放大,让学生看得见,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做课件,课件有时会束缚教师思想,所以我不大赞成所有的课都用课件,一堂课用10分钟,最多20分钟。还有,运用课件上课缺乏人情味,缺乏人际交流,比如数学老师画个圆在课件里,学生没有什么感觉,如果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圆,画得很圆,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画得很好,就有一种人际的感情在里面;如果在课件里写个标题,很快就过去了,但如果在黑板上一边写,一边让学生思考,这会启发学生的思考。
“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是:学习个性性、互动性、探索性。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个性学习的方案,通过互联网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我们当前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往往做做课件,有的远程教学只是课堂搬家,没有真正做到个性性、互动性、探索性。所以要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改变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究学习。关于信息技术我提出要处理好器(工具)、技(技术)、气(精神)三者的关系。重视师生间的人际交流,防止单纯的人机交往。
五、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
课程改革永无止境,综观近百年的教育发展,是在不断地改革中进行的。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是改革的高潮,教育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说20世纪每20年左右变革一次,那么现在差不多每10年就要有一次大的变革。今天人类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教育应该如何变革?教育的每次变革都要反映到课程的变化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上。时代在发展,教育的变革无定时,总是走在改革的路上,但只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立德树人。
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从改革的任务来看,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改革评价制度;二是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三是实行分类考试;四是规范和减少考试加分。这几项都将影响中学课程改革和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是中考和高考,但会影响到小学的教育。下面我对教育改革和培养模式提几点看法: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什么叫爱,我们的老师都爱孩子,但是有时候不知道怎么爱。我觉得我们爱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你信任孩子,孩子也会信任你。
2.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初中巩固兴趣爱好,到了高中才能有自己的选择,否则就没有自己的选择。现在的学生到了高中毕业还没有自己的志愿,考上大学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不知道自己要上什么学校。前几年四川攀枝花一个中学的高考状元,他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班主任认为他的分数很高,指导他报考北京大学,后来被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了。到北大学习一段时间后,他没有兴趣,后来休学到深圳去打工,找感觉,一年后又回到北大物理系继续学习,还是没有感觉。他动手能力强,喜欢创造,喜欢创新,但是北大是研究性的大学,搞研究的,结果他只好退学。退学以后他到北京一个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在那儿他如鱼得水,机器人比赛获得全国第一名。我们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学生被动地学习,被教育、被学习,包括小学生。所以要改变这种教育。
3.教书育人要育在细微处。我们要“立德树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人,要在很细微的地方着手。我们刚才讲的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那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注重情感。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有个朋友的孩子上北京一个很好的学校,可是一年后他让孩子退学了,到北京另外一个国际学校。他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后,老师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他觉得很不自由,束缚太多。我们的弊端就在这里,不尊重孩子,不信任学生,不是把学生当作主体,不注意学生的社会情绪和感情。学生是会犯错误的,我们要用宽容的精神,了解他为什么犯错误,学习功课不好,为什么不好,要找出原因来。所以教书育人就要在细微处着手,有时候一句话可以鼓励学生一辈子,有时候一句话会伤害孩子一辈子。
4.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学生是在活动中成长,不是在受教育中成长。活动包括动手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活动。一堂课如果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那么就是一堂好课。我不认为每堂课都要探索,不一定每堂课都要小组活动。有的小组活动看似很好,但小组活动里总有几个是积极分子,总有几个是在旁边看的,并不大积极的,并没有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更要在活动中让学生去体会,体验人际的关系,体会同伴合作的关系。如得到美国总统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教的是移民社区贫困的学生,但他的学生毕业后个个都成才。他成功的秘籍有两条,一是他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学生也信任老师,学生在老师身边有安全感。二是他组织活动,从中培养了同伴合作关系,人际交往的关系,培养了社会情趣。他提到了道德品质的几个层次,最低的层次是为了不受处罚、得到奖赏,最高层次是没有人监督时我也这么做。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