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爱自己》

因为你所有关注的事不仅印证了你所相信的事,并且还会创造出你所相信的事,然后变成你的一种存在状态、最你世界的实相,成为你的命运。

所以,你的命运其实是你不断选择和练习的结果。无论你关注什么,练习什么,都会精通它,最后成为它。

该面对的功课,总是要面对的,根本无处可逃。

我们表现出愤怒、攻击,或冷漠、不在乎,以避免那些受伤的感觉。而真正想回避的是更深层的、藏在受伤背后的无力感和“我不够好”的感觉。

其实很多关系都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那个离开的决定(心理的疏离或实质的离开)都是为了向对方证明自己的坚强,证明自己“可以不需要你”。

小我也是佛家说的“我执”,没有“我执”心的人都是很有力量的,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执”心太强时,就很容易被外部的人、事、物影响,患得患失。这时候就会失去力量,偏离了自己的中心,离本来的自己越来越远。

梦想里蕴藏了我们天赋,那是我们来到这个星球的目的。有时不是你选择了你的梦想,而是梦想选择了你。我们来到地球上是为了给出自己的这份礼物。 

当我们不把从内心迸发的梦想变成小我自我证明的工具,而只是纯粹去享受它,借由实现梦想的过程重新认识自己时,全世界都会来支持你!

我们对待那些细微事务的态度才是影响我们感觉的关键

瞬间你的平静和喜悦都消失了,在那一刻你失去了觉察,你忘记了你拥有选择的权利。学会在每一个当下保持觉知,不要被事件带走,纵容情绪的蔓延。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真正获得自由。

所以如果你总是忽略那些应对小事时的选择,只是做些本能性的反应,忽略你的成长,忽略让自己在任何小事发生时都要保持愉悦,而总是允许那些熟悉的坏心情侵蚀你——最重要的是你甚至未必能意识到你正在被坏心情侵蚀,因为这种感觉太微弱并且太熟悉了,微弱造成忽略,而熟悉带来习惯,习惯变成麻木,那么这些小事的发生给你带来的感觉就变成你生活中整体感受的基调。

学习对令你不开心的小情绪保持敏感,不要轻易地忽略它和纵容它。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负全责。

你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你只会成为你相信的样子。  

爱自己的最高境界,就是真正明白,你是你的世界中的神。你的世界所有你能感知到的事物都和你有关,你创造出了它们在你的世界中的样子。

而当我看到它,面对它,承认它的时候,我就拥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我可以继续认同这个部分,相信自己是匮乏的,也可以放下它。当然,放下不是一次性的事,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因为那个部分可能在未来还会偶尔被引发,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无数次地觉察它、面对它、放下它。能量的提升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就像人们无意识地练习抱怨或者无助的感觉一样,任何事情重复去做就会被强化。而你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带着觉知来决定你在重复的是什么。

如果你能常常通过观察自己的反应探索到某个关于自己的深层信念,并能瓦解它,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和力量。这个过程就等于你慢慢把你创造自己世界的原始代码全部破译出来,然后,你就可以为自己重新编一个全新的代码,而这个全新的你就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来。

当我彻底意识到这件事之后,我再也不去抱怨别人为什么不能给我那些他们“应该给的”,而是直面自己内心的虚弱和匮乏。另外要非常警觉的是,我们为了合理化自己的“做不到”或“给不出来”,有时会用某一种体制、大环境或某种目前不可逆的条件限制来加强这个部分。

这些回应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虽然我现在这样我不喜欢,但我相信我只能保持现状,而且永远会找出无数的理由捍卫我的信念。

他们虽然用的理由不同,但都在表达同一种信念,那就是“我做不到”。而且这些人的自我已经和内在的无力感、否定感一体化了,没有丝毫的觉知把这种无力感和自我分开。所以当外部有人想要帮助他们拿走无力感时,他们不愿意相信那种可能性——“我是可以的”,所以会找一个几乎无法改变的外部条件来合理化自己的现状,以证明自己所相信的是铁一般的事实——“我不行”。

如果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信念系统并改变它,那么无论未来他们多么努力都不可能真正达到他们所想要的状态。于是又会试图通过拥有一些东西来增加安全感和富足感,然而这就变成了抓取和证明的过程,而你越证明什么,其实越代表了你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是它,所以一旦证明也就失去了。

学习的过程不是让你努力成为别人,而是让你有力量,成为真正的自己。而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来自你相信它会发生,就像奇迹只发生在真正相信奇迹的人身上。人们在过去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太大地低估了自己。成长就是学会打开你的视野,去相信一些真正会扩展你力量的东西,重新评估这个世界,也重新评估你自己。

如果这个故事的其他当事人也有机会坐在这里,那么他们会讲出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然而他们的共同点是,每个人都会非常执着地相信自己的那个版本是唯一正确的,并希望其他人都这么认为。

一个人本来想把一个掉到沟里的人捞上来,结果捞着捞着,他自己也一起掉进去了。

其实改变过去这件事对人们来说并不算多么新鲜,几乎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有过这种体验,曾经发生过一件你觉得是天大的事,感到强烈的痛苦、挫败、悲伤,而且没有从那件事中走出来,但几年后的某一天,你再回想起那件事,你可能会觉得挺好笑,或者觉得充满感激,甚至觉得幸好发生了一件那样的事才会有今天的际遇。

那是因为你观察那件事情的视角改变了。说得更准确一些,你内在的状态改变了,现在的那个“我”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我”了。

因为“我”的版本升级了,所以所有和“我”有关的人和事都会相应升级。反之,当自己一直在原来的版本没有进步的时候,相同的一段有负面感受的经历,无论过了多少年,你对它感受还是相同的。就好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会抱怨很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一直抱怨,同一个故事同一个版本可以讲很多很多年,从年轻讲到年老,甚至到死都还耿耿于怀。这就是意味着他在发生那件事情到生命终结的几十年的生命中从来都没有升级过自己,一直停留在原来的低版本状态。

但问题就在于,只有你疗愈自己的脆弱和自卑时才能看到它,当你能够超越自己的恐惧和无力时才能看到别人的恐惧和无力。

这就是为什么通常那些真心感谢伤害过自己的人,都是已经涅槃重生的人生赢家,他们在这一路上通过学习和行动疗愈了自己的自卑和无力,当触碰到内在的力量感和更好的自己时,才明白过去的那些受伤的经历,并不只是那个“坏人”带来的,自己曾经的脆弱和自卑也参与创造了那段被伤害的故事,故事中的那个“坏人”只不过是一个很敬业的演员,配合“我”演好这出戏码而已。如果没有这种带着痛感的提醒,也许就自我感觉良好地在那个阶段停滞下来,再无机会触碰到自己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真的要好好感谢曾经配合我们的那个投入的“演员”。

你只有真的把昨天放下,才可能来到今天,否则只是昨天的轮回而已。

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隐喻把人们经常把自己的观点当作事实的习惯直截了当地展现出来。人们最大的障碍就是当情绪来袭时,不会意识到是我个人看待这件事的角度导致了我会有这种感受,而是觉得我的角度就是这个世界的普遍真理,而且可能甚至都意识不到有“我的角度”这件事的存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那么多人都会陷在自己过去的某个被伤害的故事里不能释怀的原因,即使很多人很聪明,甚至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会如此。因为我们站在自己习惯和熟悉的角度时,就会用这个角度来观察世界,来解释那些发生的事情,并且会吸引一些和自己视角维度差不多的人构成自己的人际圈,以至于当我们跟自己的闺蜜或者哥们儿吐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糟糕的事情时,通常会得到他们同仇敌忾的反应。因为这是他们想到的唯一能帮得上忙的方式,也是因为他们观察事情的视角和你基本在同一个维度,所以看到的风景也大致差不多。除非你来到新的维度,你周围人的状态才可能升级。

这也是我们不太容易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是一种纯主观性的体验的原因。

所有改变的前提都源于看到和接纳

每个人对世界的感受都是主观的,这感受来自“我”这个观察者的视角,“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一个相对应的世界。

当我们觉得被伤害时是觉得自己无能,当我们觉得不公平时是觉得自己弱小匮乏。当我们有力量时,是不会觉得受伤的,因为压根儿就不会把那当作伤害;当确定自己强大富足时,就不会那么需要所谓的公平,因为多一点少一点都没关系,因为“我”有很多,即使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有。只有觉得自己得来不易,拥有的很少,所以才特别紧张地担心是不是被别人分去的太多了。

那么如何成长到一个新的维度的自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彻底明白并接纳现在的自己。所以与其说是原谅那个伤害过自己的人,不如说是原谅那个故事中被伤害的自己。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所以这些大道理都是唬人的,少跟我扯这些看上去很美的鸡汤”。正是内心深处知道这些道理的方向是对的,所以想要这么去做,但当下的状况是,确实被卡住了,实在做不到。那个愤怒还在,悲伤也还在,不甘心也在,挫败感也在,统统都在。我知道我该感激,但是我就是感激不下去。

成长就是这样,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反映自己内在的状态,再通过和这些人和解,最后和自己不喜欢的部分和解,然后去触碰那个更好的自己。一切都无关他人,只有自己,还是自己。

霍金说“时间是一个幻觉”,爱因斯坦说“时间是相对的”。时间从来不是一个常量,时间是变量。只有当你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来到全新的层面时,你才会真切地体验到它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你处于怎样的状态就会吸引与之相匹配的事物。

吸引力法则反复谈论的也是这个部分,你处于怎样的状态你就会吸引与之相匹配的事物来到你身边。

但即使看不清楚,也要对我们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有觉知,不要纵容自己的负面情绪,对内在那些会降低你能量的念头有所警醒。

你只会,成为你相信的样子,决定事情结果的,不是事情本身,甚至不是做事的方法,而是做这个事的人的能量状态。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无论你感受到被爱还是不被爱,其实选择权一直都在你身上。

你自身的能量越高,你感受到爱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你能量越低,即使你周围的人都在关心你、帮助你,你可能依然感受不到爱。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当我们处于这种境况时,一方面我们常常回避迎面而来的爱,另一方面我们又到处索取爱,甚至抱怨身边的人不关心自己、不爱自己。

我不禁很同情我这老同学,爱上这样的女孩,要给出多少爱,才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其实是被爱的呢?恐怕结果是,无论大兵给多少,只要对方没有准备好被爱都没用,因为当一个人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时,不管别人怎么做,他总有办法证明你不爱我。更何况,大兵也不是无条件提供爱的永动机,他敏感,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硬伤也不少,所以,这场恋爱注定是一次彼此提供教材的学习机会,然后各自缅怀对方的一段经历。

其实把亲密关系搞成这样,哪里是爱情,不过是小我自我怀疑和自我证明的分裂游戏而已,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被无条件地爱着——无论我贫穷或富有,无论我年轻或老了,健康或疾病……不因为我拥有什么,或者我的成就,而只是因为我的存在本身,都有个人可以一如既往地爱我。被爱是人类心底最深的渴望,但当我们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时,我们会用一些方式去换取爱。

在关系中你的假设前提是什么呢?是假设自己值得被爱还是不值得被爱?可是在关系中,原告被告都是你自己,你相信是什么就会在那里找证据。

多少男人穷的时候觉得“没人爱我是因为我太穷了”,结果奋斗拼搏赚到了钱,终于有人爱了,心里又犯嘀咕了,“她到底是爱我的人还是爱我的钱”,那只是一个无法相信爱、试图找到反证来自我实现的伪命题。

在别人眼里自己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其实一点儿都不重要,因为终究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自己可以感受到多少爱。如果感受爱的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对方给出多少都意义不大。无论是自我证明,还是让别人来证明,都是一种愚蠢且注定会失败的举动。就像要让别人证明爱你一样,一旦你需要这么做时,就意味着你认为自己很可能是不值得被爱的。 当我们无法爱自己时,我们就会以己度人,因为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可爱,所以推测别人也会觉得自己不可爱。

学会爱自己,才能把自己内在的黑洞补上。

悖论就在这里,你说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无条件的爱,爱都是有条件的。于是你拿出一百万元对一个人说,我给你一百万你来爱我,最后无论对方给的是不是真爱,你都会觉得这爱得到得好没劲,因为你早已在一开始就把它变成了一场交易。只不过我们用来交易的筹码不同而已,通常女人用的筹码是可爱、性感、漂亮,隐忍、克制、懂奉献,萌傻楚楚惹人怜;男人通常用的筹码是,成功、会赚钱,负责任、懂担当,还有些很多共同的筹码品种:能干、大气、有涵养,善解人意、学识广……

这些筹码都是在过去的岁月中努力争取来的,当我们获得这些筹码时,暂时会觉得自己有资本,可以得到爱了。可你内心深处还是知道的,筹码终究是筹码,那不是你。

当我们把真正的自我遗失时,就努力用一堆筹码拼出个自我形象,并且那么在意这个自我形象。没有爱的时候,我们就挣更多的筹码来武装这个自我形象,但真的有人爱你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就像个冒牌货,对得到的爱诚惶诚恐,非得找到点证据来证明这个爱不完整不真实才稍微心安点。就是你看到那么多看起来应该幸福的人却没办法幸福的原因。

任何事情如果无法停下来,就变成了瘾,我们有坚强瘾、独立瘾、付出瘾、优秀瘾、工作瘾、懂事瘾,我们上瘾的事情越多就越不自由,就会陷在这些瘾头当中看不清真正的自己,离真正的自我越远,内心的黑洞就越大。这个黑洞会不断地吸噬爱,多少爱都无法填满它。所以没什么比学会被爱、学会找回自己更重要了。爱自己,才能把自己内在的那个黑洞补上。

如果你喜欢为他人付出,那就好好享受为他人付出的过程,而不是自我强迫和牺牲,想做就去做,不想做时能毫无愧疚地停下来。你可以享受你的美丽,也可以接纳自己的丑陋邋遢。如果你善于感知别人的心情,那就好好享受这个天赋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不恐惧表达自己的需要或拒绝别人。你想体验优秀的感觉,就享受专注工作和它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能乐享自己偶尔的平庸……

在这些不同的体验中观察自己,突破自己的边界,探索自己的天赋和局限。对自己充满好奇,让你的每一个选择、所做的一切都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去迎合他人。然后你会发现,爱从来就是不需要努力争取的东西。

如果你客观地评估之后,发现以对方目前的能力和能量状态确实给不出你想要的东西,那么你有两种选择:要么支持对方、滋养对方,让他慢慢获得这种能力;要么放下这份期待,学会自我满足。

真正自信自爱的人才可以在关系中做到平衡

爱是积累来的,不爱也是

在一段关系中有能力关注“我们”的人,必须有很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他的自我人格发展得比较完整。

说简单点,要给出爱的人必须自己拥有爱,就好像你要送别人一个苹果,那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至少一个苹果,否则即使你想给,也是给不出来的。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心智,而大部分人更多的是只发展了“智”的层面,“心”的层面的成长是缺失的。尤其是很多男性在情感层面尚未发育成熟,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表达爱、接收爱、感知爱,如何让爱流动,甚至没有学会在情感层面的基础沟通,要么回避沟通,要么暴力沟通。

在很多失衡的爱情的早期,男人无微不至、肝脑涂地地追求一个女孩,任打任骂,心里没有自己只有对方,这样的关系一定是不稳定不长久的。这个“好”只是一个自我构建的不完善而短暂补偿的一种假象。他们带着自我压抑小心翼翼地讨好,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很低,对爱感觉非常匮乏,所以渴望通过不断的付出和讨好换回对方的爱。还有一种我称之为“狩猎心态”的讨好,是靠这段关系来找存在感,自我证明:我要把你追到手,证明我足够厉害。或者在一个人身上这两种成分都有。当他们的关系真正稳定下来时,那个男人却“变了”,这个“好”再也给不出来了,因为之前给的“好”是用一种自我消耗的方式在给,靠撑、靠忍、靠死扛、靠自我说服,而不是来自本然的状态,所以给到最后不是不想给,而是消耗殆尽给不出来了。而且这个男人的潜意识里就会有个声音:“我付出了一年多了,你总该回报我点了吧?”“我累了,我觉得我给得够多了,我希望你能给我一点爱。”

然而这个时候,大部分女人已经把之前失衡的关系作为常态了,这种格局的改变并不是她们之前预期的,她们会以为之前的关系格局会一直持续下去。甚至有些女人会把这种失衡状态作为判别男人是否真心的标准,就像《欢乐颂》中樊胜美的观点:“男人如果在追你的时候都对你不够好,那结婚以后你就惨了。”

这种观点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女人把自己当作猎物或商品,待价而沽,男人就要拿出相应的东西来交换,例如物质保障、体贴的行为、委曲求全的姿态,等等。在这样的关系中,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物化了自己,也物化了对方,没有看到自己是一个鲜活真实的人,也没有机会创造出一段真正亲密、真实的关系。这种交易性在关系的最初就定下了基调。所以樊胜美是整部剧中最物化自己的人,也会物化来到她身边的男人。但同时也是因为她所成长的家庭一直在物化她,她没有学会如何看到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

根据大家熟知的吸引力法则,吸引心智成熟的暖男的一定是心智同样成熟的暖女。而女人迷恋被讨好、被呵护的状态,并对此产生依赖本身也是心智不够成熟的表现。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惑,不对呀,我就看过一些任性不靠谱的女孩旁边有个特别温柔好脾气的男人,或者反之。但有个我们需要理清的问题是,暖男只有是心灵深处对关系有着安全感并有感知他人的能力的人,而且自我价值较高,他们能够自信自爱并拥有完整的自我,才可以在关系中做到很好的平衡。他们会让身边的人很舒服,体贴而不谄媚,真诚而不刻薄,幽默而不低俗,博学而不卖弄。这样的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心性成熟。

成熟完整的心性如同珍贵矿石一般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需要很多机缘共同发生。比如琥珀的形成就需要松树的油脂,而且要气温足够热来让油脂分泌,还需要有小昆虫、地壳的变化、足够长的时间等因素,少了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行。

完整人格的形成也是如此,需要先天和后天的条件。拥有完整人格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相对健康快乐的童年:父母的感情不算太差,家庭中有习惯表达爱和关心的氛围,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遭遇过太严重的创伤性事件来破坏自我价值感(例如:被寄养、被侮辱、被性侵犯等),还需要后天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心性,对自我内在的成长重视且精进。

如果先天条件不足,就需要靠后天的成长和学习来改变这个格局。如果后天的成长足够快速,那么甚至可以把童年的负面经验变成某种资源和天赋发挥出来。

如果你的伴侣心性不够成熟,很多事情都不能符合你的期待,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责备对方。因为改变是需要力量的,责备除了会让对方觉得愤怒和愧疚之外就是深深的无力感,无力感一旦出现,自我改变的力量就完全丧失掉了。

支持对方最好的方式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对方的自我价值感低、自信不足,就多欣赏、肯定、感激;对方缺乏安全感,就多表达“我有多么需要你”“你对我有多么的重要”;对方缺乏力量和勇气,就多给对方一点空间和耐心、鼓励和看到……

这个支持的过程当然会有挑战和困难,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克服内在那个“凭什么是我”的声音,很多人会卡在“凭什么要我来做这些,凭什么他不能来做”这个想法中。

其实很多人对我说这个“凭什么”时,我通常的回答就是,不凭什么,就凭你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甜蜜幸福还是纷争痛苦,最后要承担的都是你自己。所以你并不是为别人做的,你是为自己做的。

如果对旁边的这个人你已经没有意愿给出滋养和支持,那么你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离开这段关系。当然,在下一段关系中你可能还是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需要面临类似的选择,如果面对这种局面时你变成了习惯性的选择离开,那么最后体会到深深的失望感和孤独感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如果你说,我还没有力量面对离开现在的生活状态,进入全新未知的生活,但我也没有意愿去滋养支持对方,还有别的方法吗?那你要学习的就是放下期待,自我满足。同时要学会在放下期待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变成压抑期待,把“心死”当作“平静”。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说:我对身边的人没有什么期待,我不要求他们为我做任何事,我只希望他们不要来控制我、指责我。

事实上,希望对方做什么和希望对方不做什么都是一种期待,只是我们通常会认为后者似乎更为合理,而且会认为这是一个很低的要求。

所有那些吵架吵得天翻地覆的人,到最后你问他,你们当时是因为什么事情开始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不记得了。因为吵的根本就不是那个事儿,吵的是态度,吵的是自己内心没有被满足又无法真实表达的对爱的渴求。所以面对这种类型的指责时,你要做的就是洞察对方这一刻想要的是什么,给出对方需要的理解、感激、支持就行了。

无论你能不能给得出来那份爱,都要明白一个前提,他的指责本质上与你无关。但如果你内心的钩子比较多,很容易被别人钩到,哪怕不是指责,只是无心的一句话都可能让你上赶着不屈不挠地把自己的钩子挂上去。对方的指责和你的感受本质上也没有任何关系,都取决于你做怎样的选择。而自由选择的力量就在你内心深处!

心里难免会有个反弹的声音“难道我不够关心你吗?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竟然还觉得我对你不好?”。而根本原因就是对方并不知道你所谓的“关心”“好”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方式。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成长背景都是完全不同的,每个人认知到的感受爱和表达爱的方式都有差别。

很多人抗拒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会有这样一些逻辑: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懂我,如果你不懂我,就说明你不爱我;如果你不懂我,我不会跟你说我要什么,因为如果是我找你要你再给我那多没意思啊;如果你知道了我想要什么必须要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不是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表达,那也说明不爱我。至于我具体想要哪种方式,第一我自己可能也不清楚,但是我清楚我不想要什么;第二同上,如果我告诉你了,那是我找你要来的,你再给我就没劲了。

而且表达一定要即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去表达,而不要用回避、自我说服等方式来把期待压制下去,除非你自己感觉你可以彻底转化和放下这个期待。如果你都不为你自己的感受负责任,却期待别人来为此负责,期待别人来让你开心满意,这是不可能的。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负责任是很重要的一种自爱的能力。

当你能即时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时,你已经为你的关系的进步迈开了很大一步了。

第一是对方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能量支持他满足你的需求;第二是对方有没有足够的意愿去做,也就是你们过去的关系基础是否达到了这个前提。

一个人能做到一件事,并不仅仅是拥有“意愿”就足够。比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身体更健康身材更好,而且他们也知道只要做到“少吃多动”就好了,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却并不容易做到。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主题,比如他需要突破内在的疲惫感、拖延、自我攻击、挫败感等等这些才能做到。

我记得女儿小时候,每当她画出一幅满意的作品拿给我看时,永远都是把有画面的那一面对着自己,把空白的背面对着我,然后兴奋地举起来说:“妈妈,你看,漂亮吗?”在她三岁之前我从来没有纠正过她,因为我知道那没有意义,所以我会看着那张纸的背面说,哇,好漂亮。心智没有足够成熟时,孩子没有办法理解“我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这件事。

找别人要一样他们根本给不出来的东西,只能徒增彼此的痛苦。

人们往往更容易接受他们的家人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爱自己、满足自己,而不是给这种个人需要的行为标榜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当你真正懂得坦诚表达自己的需要,你才开始变得真实有担当。

无论我们要求对方做什么,还是拒绝对方做什么,这里面都有我们自己的需要。敢于直面和承认自己的需要,并为此负责,同时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就是爱自己。

但明明有需要,却用各种理由为自己的需要辩解,否认它,粉饰它,或者抨击别人的需要,贬低他人需要的合理性,这就是自私。

这就是自爱和自私最大的区别。

敢于直面和承认自己的需要,并为此负责,

同时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就是爱自己。

但真相是:没有人能真正地胁迫你做任何事。我们之所以会去做,是因为最后那个呈现的结果都是我们认同的。

当我们把责任推出去时,也把内在的力量推出去了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他们既想做自己,又不敢全然地做自己,因为当你做自己的时候你就要为自己的一切来负责。那些认为别人可以控制自己的人,其实是自己无意识地把选择权交到了对方手上,以逃避选择。然而人们却常常忘记,即使是别人为你做的选择,最后的那个结果还是要你自己来承担。

尽量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或者是想去规避这些选择所带来的风险和压力的时候,我们就会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上,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被别人控制、胁迫了一样。

当人们说“莫忘初心”时,指的其实就是从始至终地对自己的选择负全责。

任何选择都要出自于自己的本心,基于当下的美好感受,如果当下的感受不美好,而期待通过这个行为来获得别人给你某种回报,那么就不要做这个选择,因为这个期待注定是要落空的。

艾克哈特说,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对当下的批判。当我们力量不够时,就会希望“意外”不要发生,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所以就会变成对当下发生的事情的抗拒,认为那“不应该发生”,那么自然就会觉得这是个错误。

只要你认为这是个“错误”,那么你必然需要找到一个对象来承担这个错误。要么就是对内攻击,要么就对外攻击。

但抱怨就是抱怨,抗拒就是抗拒,不会因为你找的“替罪羊”更宏观和抽象,这种抗拒当下和内心不稳定的情形就会消失。

批判是最有效的削弱内在力量的方式。批判的能量就是攻击的能量。想想你每天有大量的能量用在攻击上,同时内在还要生成防御性能量——自我辩解或自我隔离,那么你的能量不低才怪。无论这份批判是对自己的还是对他人的,本质上其实并没有区别,因为当你在批判时,相应的感受已经有了。

如果你能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及时觉知自己的情绪,并能看到自己对于当下那个事件或人(包括自己)的评判,马上转化信念,放下这个评判,那么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更加稳定,不容易被一些事件勾出坏情绪。

先从小事开始练习,不要一开始就不知死活地去挑战那些会引发你强烈情绪的对象,避免自己感受到强烈的“臣妾做不到啊”的无力感,因为接纳是需要内在相应的力量感和高能量状态做支撑的。如果碰到实在接纳不了的情况,就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给自己一点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在各种小的情境中练习,让自己觉察的速度和深度都能不断提升,积蓄力量,那么很快你会发现,你内在的力量感就会来到一个新境界。到那时,也许你就有机会去挑战你生命中那些核心主题了。

所有的“必须友善”“必须勤奋”一旦变成一种“应该”,就会变成强迫和压抑,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很正确、很好的“应该”,只要一变成强迫,那么原本好的就会变成坏的。所以艾克·哈特在他的《新世界,灵性的觉醒》里说,“地狱之路是好的意图铺就的”。 任何时候,一旦强迫自己或他人只能做那些“好的”选择,那么这个“好习惯”“好品格”就会变成一种牢笼,因为如果只能做一种选择,那就意味着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意味着所有的现有选择都是建立在自我压抑、自我牺牲上的。它并不是发自内心的遵循自由意志的选择,而是被迫履行某些社会规条或他人的期待而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这个“好”,原本的意义就消失了。这个“好”变成了一种负担和道德绑架。

真正的爱是不需要任何要求或强迫的。如果你有孩子,你应该记得抱着那个小宝宝时的情景,你看着他的眼睛,他也看着你的眼睛,你们凝望着对方,那一刻你能感觉到这个小生命对你的爱。然而他不会背《弟子规》也不知道任何道德规范,他只是纯然地没有条件地想要爱你,选择爱你。如果你需要借助某种约束或规范才能迫使对方爱你,那么你要自己先反省一下,为什么你会让自己与他的关系走到如此境地。如果你是那个被约束的一方,也要去看看,你在恐惧什么抓取什么,以至于允许对方有筹码可以控制你。最大的自由,才有最大的成长,同时才能使用出最大的力量。

如果只是遵守道德规则,那不是成长,只是服从。

这些人在问这个问题时都有一个假设,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只要有机会就会作恶堕落。他们不了解的是,所有的生命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始动力——进化。进化的方向就是更好、更有力量、更有爱、更美。这是所有的生物共同的目标,不是以某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

去臣服于这股力量,不要用个人的视角去控制你所在意的人成长的节奏。人类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精致的生物,这个部分的原始动力更为强烈。人们并不需要一个充满担忧和焦虑的父母或领导、伴侣来告诉他:你应该变得更好。在没有惩罚和苛责的前提下,依然愿意去做、愿意给出,那时候的给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因为那不是某种交换,而是源于自己本心的选择,这时一切都变得更为轻松,而且更容易实现。那是一种更为自然的能量流动、顺势的状态。

在人类出现之前,这股力量已经创造出了无法计数的生命形式,创造出整个浩瀚的宇宙,从某个层面说,也是这股力量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如果这不是你的第一本自我成长的书,或者你曾经去过一些工作坊或上过一些课程,你会看到很多自己过去没有觉察到的问题模式。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就是要提醒你,不要因为这样就进入自我攻击的模式,要学习带着自我肯定的心态去自我反省。而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改变都是需要力量的,爱是提升力量感最好的途径,尤其是对自己的爱。这份爱便是从自我接纳开始,甚至当你感觉到自己有不接纳时,消除这份不接纳的最好方式就是,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真正能给出接纳的人,内心必定是强大和自由的。生命中有很多这种悖论,当你不害怕失去时你才能真正得到;当你不害怕失败时,你才可以真正成功;当你可以接纳自己的阴影,你才可以真正转变它。 去观察你过去的信念系统中自我苛责的部分,不再懊恼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不再执着地认为那样的自己是坏的、不好的,而是重新去审视定义它们。而且在我们的阴影里是有各种各样的资源的,学会看到并尊重利用这份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自爱的能力。要未来变得更好而否认现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永远要记住,现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下个阶段的你将会更好。

每个会吸引我们的人,身上都有一些可以填补我们内心空洞的特质,要么是我们压抑的、不敢做出来的,要么是我们对自己有评判,希望对方来补充的。

这种吸引和选择往往发生在潜意识里,在人们根本没有觉知的时候就发生了。所以我们常常觉得爱情是莫名其妙的,似乎我们爱上谁是毫无规律、随机发生的。其实如果你无法决定你会爱上谁,是因为你还没有力量决定自己是谁。你不知道怎么会爱上这个人,是因为你也并不了解自己。而我们无法接纳别人的核心原因也是我们尚未完全接纳自己。同时,这些部分被我们压抑是因为有一个“内在父母”在评判它,不允许它呈现。比方说,觉得随性而活就是自私,就是不负责任。所以我们的内在就对同一个部分有很矛盾的两股力量:又渴望又抗拒。

我们对他人的评判,归根结底都来自自我评判,这个世界上那些喜欢批判他人的人,心境都是很复杂的,又评判又渴望,又羡慕又厌恶。因为对方活出了我们一直想活却无法活出的特质。

所以我们对其他人身上那些评判的部分,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有渴望,因为对方活出了自己一直渴望却又不敢活出来的部分。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很好的镜子,无论对方是伴侣、孩子、重要的合作伙伴、亲密的朋友……我们看到对方的样子,可以很精准地反映出我们人格底层的这些又渴望又评判,各种相互矛盾相互拉扯的信念系统。

那些我们对别人的评判的真相,事实上都只是我们对自己的评判,区别只是你自己是否意识到、是否承认。如果你可以真正接纳对方是自由的、是可以这样的,就会发现所有的评判都只不过是头脑的把戏,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积留下来的信念系统的一种对外反射,都是极其个人化的。当然,当事人通常不会认为这是个人化的,因为每个给出评判的人都认为自己代表的就是真理。

而我们给出的所有评判自己会第一个感受到,同时这股评判的能量传递出去最后也一定会回到自己身上。

社会人格是我们的养育者的价值观,以及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渗透进个体所构成的信念体系。比如S的信念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很重要,绝对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要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她长大后总在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总在无意识地压抑和忽略自己的需要去成为别人心中优秀的样子。S内心深处,对“随心所欲地为自己而活”有着非常大的渴望和向往。但是她的社会人格不允许她这么做,所以当她遇见小唐时,就会被对方身上那种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特质所吸引。所以她爱上小唐这样的男人,是必然会发生的事。而她会讨厌小唐这样的男人也是必然的,只要她一天没有和自己内在的阴影和解,她就不可能跟这个男人和解。

我们最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也是最没有力量的时候

关系是个很好的镜子,我们看到对方的样子,可以很精准地反映出我们人格底层的这些又渴望又评判,各种相互矛盾相互拉扯的信念系统。

但问题就在于,那个想要为自己而活、想要满足自己需要的部分并不会因为自我说服就消失,这股力量只是被强行压抑下来,被不断地评判和否定,被我们的社会人格认为是“不好的”“自私的”“不负责任的”。这个部分虽然真实存在,但却一直没机会真正被允许自由表达,所以这股力量总试图找到机会。这也是很多人生活中总会有那么多矛盾和纠结的部分,就是因为有太多自己的阴影不被接纳,两股力量不断交战、拉扯。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些不想面对、不想承认、不愿接纳的部分,就是阴影人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和社会人格争战,令我们的内在不断自我消耗。

而所有那些未被满足的渴望是绝不可能靠个人的意志被真正压抑下来的,最后这股能量一定会爆发出来,要么对外,在关系中呈现,要么对内,在身体上表现出来。

当我们没有觉醒,完全以一种蒙昧的、本能的状态生活时,我们会无觉知地做一些伤己伤人的事,我们会评判或指责他人,而且觉得特别理所当然。而这个时空有不可避免的因果法则,这些给出去的负面能量,在某一天都会以某种形式呈现在你的生活中,让你无处可逃。你终于会意识到,天啊,原来自己真的有很多问题、真的做错了很多。意识到问题和看到盲点,是改变的第一步,这很好。但同时,人们会容易掉进一个陷阱——自我攻击。

肯·威尔伯在他的《一味》里说,我们进化的每个阶段都是最合适的,而下个阶段会更为合适。我和他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要去到一个更好的方向并不需要否认现在。发现当下的问题,面对、承认并改善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攻击这个部分。小我是喜欢评判和攻击的,不是攻击他人就是攻击自己。所以愧疚感是小我最常玩的把戏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削弱力量感的情绪。

放下愧疚模式,是自爱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提升能量的前提。

归根结底最终极的渴望就是——我想要爱。

但在中国,几乎不会有人这么表达。在中国人的习惯里,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期望另一方给予自己更多爱的时候,通常习惯用道德谴责的方式来责备对方,试图通过让对方心生愧疚来获得想要的爱。可他们不明白的是当你让对方感到愧疚的时候只会把对方推远。

然而说话者本人的终极动机并不是为了让对方难受,这句话最核心的目的被自怜自哀、责备层层地掩盖起来,让听者没有办法感受到这个最深的诉求,这个诉求是:那样说只是想激将你,我希望我们能相处得好一点,其实我很害怕孤单。

最终你的目的达到了,对方觉得对不起你,他可能会加倍对你好,但是那种好总让人感觉有种莫名其妙的悲凉感,因为终究得到的只是补偿而不是爱,补偿的时候亲密的感觉就离开了。当罪恶感太沉重时,我们会无法面对,最终会逃离那个带给我们愧疚感的人。在关系中,愧疚感和亲密感你只能选一个,这两种感觉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这种审判别人的习惯很多人都有,这来自我们成长过程中养育者对待我们的方式,以及整个社会文化不断对我们的催眠。我们审判家人,审判自己,审判陌生人,所以你常常会听到大街上有人对素不相识的人指指点点:“那孩子真没家教”“哪有这样当父母的”。好像每个人都掌握了一套真理的标准可以去评判别人。最要命的是这种审判不仅会碾压别人还常常会碾压自己,事实上,越热衷于让别人愧疚的人也越习惯让自己愧疚。

直到在一个课程中我得到了启发,我意识到我根本不需要愧疚,愧疚对改善我和我父亲的关系一点帮助都没有,只会像一堵厚厚的墙把我们隔离得更远。而我的父亲也不希望我对他有任何的愧疚,那只是小我刷存在感的把戏而已。愧疚除了会降低自己的能量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我开始放下那些愧疚的感觉,看到在每个时刻我都做了能做到的最好的选择,而我只需要继续看到我还可以做哪些更好的选择就够了。

大家称其为“激将法”。事实上这完全不符合心理学的运作原理,自我改变是需要力量的,我们的每一次改变都需要拿出力量去破除掉原来旧有的习性,而罪恶感是能最快扼杀力量感的东西。越去评判或谴责他人,事实上就越剥夺了对方改变的力量。

这也是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和没有达成公司目标的员工沟通时最常说的话:“I’m not to judge you ,I’m to help you.”(我不是来评判你的,我是来支持你的)因为德鲁克非常清楚,当对方感受到被评判的时候,改变的力量就丧失了。尼采说,当你不再感到自我羞愧,你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由著名演员马特·达蒙编剧并主演的经典影片《心灵捕手》就是一个关于罪恶感如何影响一个人生命轨迹的故事。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尔是一个问题少年,同时也是一名数学天才,他成天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后来一位数学教授为了帮助他找到人生方向,不浪费自己的天赋,专门请来心理专家尚恩给他做心理咨询。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威尔充满了抗拒,进展缓慢。剧中最大的一个转折,威尔真正开始发生改变的那一幕,发生在心理专家尚恩的办公室里,威尔在半催眠中说出了自己小时候被性侵的经历。

尚恩看着威尔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说,“我知道”;尚恩靠近他,盯着他的眼睛说,“看着我,这不是你的错”,威尔继续说,“是啊,我知道”;尚恩靠得更近,“不,你不知道,这不是你的错”,尚恩

不断靠近威尔,看着威尔的眼睛重复这句话“这不是你的错”;终于威尔再也隐藏不了内心的感受,哭出声来。尚恩抱住他,混世魔王威尔在他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那一刻尚恩才真正帮助威尔释放掉隐藏在他心里多年的羞愧感。威尔终于不再用自甘堕落和逃避来惩罚自己,开始决定重新勇敢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人生。这是一部很好的关于心灵疗愈的电影,我非常推荐大家去看看。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明白,当你想让一个人变得更好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让他有愧疚感,这个人也包括你自己。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那你就欺骗回去”,这句话曾经很流行,不少人都赞同它。如果一个人抱持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感觉生活辜负了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感觉到无力、疲惫、被辜负甚至是绝望。有这种感觉那意味着他根本没明白现在的生活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同时对于创造出这种生活的自己也一无所知。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这个人每天对这个世界所做的反应、每一次言行所决定的,而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言行是由自己的人格模式决定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说,“我的性格就这样,改不了啦”“没办法,我就是这脾气”,有这种想法的人内心有两个核心的限制性自我认知:第一,他们认为他们的性格或脾气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固定事实;第二,他们认为“性格”或“脾气”比“我”更大。首先我们要明确两点:第一,你的人格不是你,你拥有你的人格,但你不是它。第二,你的人格是可以被改变的。人们认为“我”=我的人格,当你在说“我的个性就这样,改不了”时,那个“我”是谁?究竟是谁在说我改不了?而当你在说“我的个性”时,显然你明白不是你的人格拥有你,而是你拥有你的人格。

既然人格是你的拥有物,那为什么你的拥有物反过来控制了你,就好像仆人变成了主人,主人却心甘情愿地听从自己的仆人。而且这个仆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跟着你的,在你刚刚出生的时候,你并没有拥有你现在的人格,在你只有三四岁或者更小的时候你也没有现在的人格,你的人格是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根据你的养育者对待你的方式选择的一种生存策略,以及你所成长的环境和文化灌输给你的一些信念系统,和你过去历史的经验累积起来的综合产物。

人格是会改变的,你现在的人格模式很可能跟十年前不一样,而且也可能和十年后不一样。当然,对于一些从未开启自我成长的人来说,它们可能会以一种人格模式延续到老年甚至死亡的那一刻。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

很多人在自己的“两难”中可能会被卡住很多年,到头来什么成果都没有得到,却白白消耗了很多生命力。而且不仅是这些较为重大的决策会消耗我们,那些会随时随地高频率出现的小剂量“纠结”对我们的消耗事实上更大。

无论事情大小,也无论你外在看起来如何,每一次在“选择A”和“选择B”之间的举棋不定都是一种内在的拉扯,而所有的拉扯都会造成巨大的意识消耗。

很多人会发现,一天下来回顾自己似乎并没有做什么具体的事,却感觉非常累,甚至可能只是在家躺了一天,到了傍晚时却有种疲惫不堪的感觉。因为所有的生命力都被内在的各种自我拉扯消耗掉了。

每个人都像一辆高性能的车,我们的心灵就是这辆车的驾驶员。有些驾驶员很了解自己和这辆车,常常可以达到“人车合一”,所以能轻松地把车的最佳性能发挥出来,车能走得又快又远。可是有些驾驶员全完全不了解自己的车,对自己的车技也没有一点儿信心,所以在前行的过程中常常同时踩刹车和油门(你知道的,所有菜鸟司机都非常擅长踩急刹车),结果不难想象,油全部用光,车却没有开出多远,车子性能再好都发挥不出来。

这就是很多人被卡住的生活状态——觉得累得要死。

你的人格是你基于过去成长的环境选择的某种反应策略,那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我们选择的生存模式,但因为它跟着你的时间太久,跟你太熟悉,这种模式会越来越固化,已经变成你观察世界或观察自己的背景。这种背景从我们记事以来就一直跟随着我们,以至于我们很难觉察到它。就好像生活在水里的鱼,它甚至都不知道水的存在一样,因为它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些事情,水从它出生以来,就一直跟随着它。鱼可能会观察到水里其他的小鱼小虾,视力再好点的鱼也许还能看到一些浮游生物,然而它唯独意识不到水的存在。除非有一天它从水中跃出,在离开水面的那一刻,它才会意识到:“啊!原来我之前一直生活在水里呀!”但如果这条鱼从未离开过水,它也许永远都不知道世界上有水这种东西。

从小到大我们会建立各种各样的信念系统,进而形成我们的人格: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人当了妈应该是什么样子,当了爸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等等。这些规条从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着我们,而我们的养育者和社会的主流文化也在不断地强化它们,以至于我们从未意识到这些信念对我们的制约,以及这些信念又是如何创造出现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的。

外圈这一层就是我们的社会人格,同时也叫防御保护层,那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养育者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阶层的文化、主流价值观要求我们表现的样子。说得更简单些,就是别人期待我们成为的样子,如果我们渐渐认同且内化了这些信念系统,那么也会变成我们期待自己成为的样子。而阴影人格就是那些被评判、被否认、不被允许呈现的特质。就好像上一章里的圆圆,她的“自私,为自己着想”的这部分,就是她的阴影,她认为自己这样不好,所以就会压抑这些,表现出社会人格(善解人意的部分)。这些压抑、否认、评判曾经都是来自外部的声音,慢慢地在成长过程中这些声音不断被我们内化,变成自我中的一部分。

当我们不想再继续自动化反应、被命运的车轮碾压,当你意识到自己并不了解自己,并且敢于承认和面对自己内在的这些冲突时,你才真正踏上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旅程。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拥有自由意志,拥有独立思考做决定的能力,而动物没有,动物所有的行为都是依循它们的本能。但是当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不够时,就会被某种自己尚未觉察的习气和模式所牵制,做出自动化反应。甚至都不知道浪费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肯·威尔伯在他的《万物简史》里谈到,我们的生命并不是由一系列简单、扁平的客观事件组成的,像一堆石头一样有明确的位置。我们的生命包括深处的主观成分,我们必须亲自理解并解析它们。它们不仅有着表层,而且有着深层,表层可以被看到,深层却必须被解析、被深入地探索。 我们越充分地解析自己,我们的生命对我们来说就越透明,也越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它。它也能够更少地在晦涩不明中折磨“我”,使“我”迷惑,使“我”痛苦。

有最大的自由,才有最大的成长,同时才能使出最大的力量。如果只是遵守道德规则,那不是成长。只是服从。

弄丢自己的人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因为不确定自己是谁,所以总在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做自我确认。每一份对自己的怀疑和否认,都是内在自我的一种分裂和消耗,都会极大地降低我们的力量感。

你期待自己变得更好,而不喜欢现在自己不够好的部分,并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会让自己变得更糟。

因为他们自己内在对自己没有足够的爱和认可,所以永远要通过外面的人对他们的回应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因为太不确定自己是谁,所以才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

所以内心完整富足的人是为自己而活,因为确定自己的价值,所以不会轻易地被外部的人或事影响。

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暴雨狂风,永远自带光环保护罩,内心总是平和喜悦的,这就是真正活出自己的人。也许这些人看起来没有任何攻击性,而且相处起来也没有压力、非常舒服,但这才是真正拥有强大内心的表现。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人,成功往往不知怎么就莫名其妙地得到了。而通常这样的成功并不是以消耗生命的其他领域为代价的,不会为了成功没了健康、丢了感情,或和孩子关系疏离。

当你活成别人期待的自己时,所有的成就都是交换和消耗,你做事情都是为了别人而做,为了得到你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的东西。你也没有力量拒绝去做那些自己不想做别人却期待你做的事,因为那些人身上有你想要的东西:物质层面的,名、利、权……情感层面的,被重视、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被爱……如果没有觉知和成长,就会在这条被操控和操控别人的路上越走越远。

当你成为自己时,所有的成就都是在轻易地显化和创造,你做任何事都是为自己而做,没有期待、没有附加条件,在做那件事本身时就满足了,总是活在当下,而且总是专注而喜悦的。所以,你并不需要成为某个更好的别人,而是认真地找回原来的自己。所有的力量都藏在那里!

为什么要等到下一刻呢?为什么总在牺牲此刻来换取一个所谓美好的未来呢?事实上过去和未来本质上都只是幻觉,它们并不存在。过去和未来都只发生于当下,你永远不可能拥有未来,你只有当下,牺牲此刻试图换来的美好未来根本不会发生,你唯一能把握住的就是此时此刻、此身此地。真正的力量永远只来自享受此刻的自己,而不是未来的某人。

而是一个人静坐突然没来由地发自内心的喜悦,是心无挂碍地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闲适,是把真心敞开毫无保留地支持一位伙伴,是一个人跑步体验到天地融合的极致喜悦。那些能支撑生命的“光辉片段”,都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又是忘掉人我区隔的瞬间。越接近真我的时刻,就是越无我的时刻,这很哲学也很玄妙。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是最接近真正的自己的时候。 唯有涌动和沉静、当下和真我双全之时,你的生命才真正展开。

也许这才是最糟糕的部分,我们把自己弄丢太久了,当我们想把它找回来时,却发现我们已经忘记它的模样了。

本来,成功是一种姿态,给别人看的。幸福是一种感受,属于自己的。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幸福也变成给别人看的了。

很多人都有一些困惑,我们知道自己应该更积极,去运动,去坚持,去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下过很多次决心,但却常常无法把一件事持续地做下去。似乎内在的力量不够,不足以支撑自己更长时间。

当我们把所有的动力全押注在未来时,就无法专注当下,无法享受做这件事本身的快乐。过程就变成煎熬,如果回报兑现没有如期发生,比如练了几次之后体重依然如故时,所谓未来的回报越来难以支撑此刻的痛苦,放弃只是早晚的事。

学习做真正的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功课,很多人都在做别人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情,被要求的时间长了,连自己都忘记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当我开始不断删除对别人眼光的依赖时,我才真正可以面对自己所有的阴暗面,接纳这些曾经想要自我粉饰的部分,终于不再需要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才真正看到别人、关心别人,而不是因为需要或者恐惧而讨好别人。

真实而慈悲,这时候的自己是力量非凡的。

那时我才了解原来“不能坚持”这件事不是天生的,只要学习删除对别人眼光的依赖,护持住自己的本心,我根本不用“坚持”做任何事,只是沉浸其中去享受就好了。

我们常习惯把生活中不想要的结果归因于年轻,好像我们不年轻就不会犯错误一样。事实上犯错误不是因为年轻,而是我们对自己认识得太少,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年轻时的苏卉太渴望被爱了,

自爱太少了,那时有任何人对她好,她都会和那个人在一起,因为她需要的只是有个人来填补她心里的那个爱的空洞而已。至于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她压根儿就没有想过。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不够好,当他和一个足够好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担心被抛弃。即使对方从未有这种想法,这种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不安也会随时随地笼罩着自己,所以苏卉才会和她最爱的人分手,她的各种不安和猜忌必然会导致这种结果。

而苏卉现在的先生,因为真的很普通,所以和她内在隐藏的自我价值评估系统吻合了——“不够好的我配这样的男人才是安全的”。

会控制我们的,都是我们不了解的东西。

这些动力都存在于潜意识当中,若非有进行专业而深入的沟通和探索,一般人是无法意识到的,而这些就是我们的“命”,很多人会周而复始地在生活中轮回类似的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但都有相同的感觉和相同的结局。

所以不要总把现在生活的问题草率归因为“当年年轻不懂事,做了错误的决定”,说得好像我们年龄大了就不会犯错似的。当我们不了解自己时,自然就会被自己的“命”牵引着去一个自己根本不想去的地方。

但是在另一个层面,命是可以被改变的。道家有句话,叫作“修行人的命是算不准的”。

如果你没有真正破除这种模式,却希望在自己不改变的前提下让自己的生活有全面的改善,这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爱因斯坦说我们无法用提出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当你可以真正开始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时候,你才有可能从过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因为那些会控制我们的东西,都是我们不了解的东西。

毕竟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塑造自己命运的人,当我们敢于深入地自我探索,面对自己,看懂自己时,我们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你做的选择才是你真正的选择,而不是在命运的车轮推动下你的自动化反应。这时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你生命中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你不够爱自己。

最坏的事情是人一生都不了解自己,因此一生就白白浪费了,不管多么富有、多么成功都没用。不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行动,不去取悦他人,而是取悦“自己”。 ——迪帕克·杜德曼德 博士

但不知从哪一刻开始,他们开始觉醒,开始成长,他们开始把最初原生家庭给自己设置的“原始代码”给破解了,甚至重新编写代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重新审视自己。他们不是天生的好运者,正因为有不爱自己的历史,当他们重新学会“爱自己”时,他们才更懂得对自己的这份无条件的爱是多么的珍贵。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会停止自己家族曾经的轮回,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模式延伸到孩子身上,而是会用一种全新的境界来陪伴孩子,不再让孩子体验到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无力的感觉,而让孩子的心中充满了爱和力量。我想,这大概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吧。

当你不爱自己的时候,你所给出的爱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而给出的某种交易而已。你会计较我曾经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为什么看不到,为什么我可以为你牺牲这么多,但当我需要你为我做点什么的时候你却做不到。

所以佛家说“最大的利己就是利他,最大的利他也就是利己”。

当你真正开始懂得如何无条件地爱自己,让自己幸福的时候,你的爱就会自然而然的溢出来流向你身边的人,这种爱才是纯粹的,没有控制性的,无条件的爱。

因此,我们在谈自爱力的时候,是在谈完完全全对自己的爱,更准确的表述是——无条件爱自己的能力。

没有交易,没有条件,没有评判,如同大地对她所孕育的万物一般的爱,如同太阳的爱,不管你是谁,你在哪里,你做了什么事,都同样温暖地照耀你。

大多数人很难想象这种爱可以来自于某一个人,这简直就像神的爱。甚至有人会质疑这种爱真的存在吗?更无法想象自己可以得到这种爱或给出这种爱。首先我并没有说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确实不会那么容易,但并不代表它不会发生。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三个不同的层面:动物的本能性。人性和神性。每个部分都真实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在,而哪个部分会成为你的主体,取决于你是否在每时每刻去关注那个部分并选择活出它。当你活出这个部分时,你就可以体验并给出真正无条件的爱。

而第一个感受到这份爱的人就是你自己。然后你会看到,你生命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的疾病会被疗愈,金钱问题会解决,体验到丰盛和富足,会开始拥有亲密信任的关系,还有很多如奇迹般的美好的事情发生在你的生命中。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恰好经历杨绛先生的去世。她是中国近代一位真正的新女性,突破了很多文化的桎梏成长为一个真正懂爱,有力量,独立的女人。她曾在100岁生日时感叹:“世界终归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当人可以完全身心一致地意识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时,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在各个层面的自由,物质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关系中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才真正有一种世界完全向自己敞开,并且可以随自己心意创造的感觉。就如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任何人来到这个境界时都会体验到彻底的自由和发自心底的喜悦。所以杨绛先生的离世,我没有丝毫悲伤,因为体验到这种境界的人面对死亡是没有遗憾的,那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重新出发而已。

我想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一个强健年轻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成熟睿智的灵魂,同时又拥有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孩童般热情而纯粹的心灵。

因为一个盲人学会重新看见世界时,会比那些天生就看得见的人对正在摸索世界的盲人有更多耐心和理解,哪怕他们磨磨蹭蹭、战战兢兢,明明没有危险却举步不前,因为我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

最后你会明白,归根到底,这份力量终究来自于你的内心深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你开始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