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ful架构学习笔记

笔记摘抄于理解RESTful架构--阮一峰

一、 网站即软件

  • 特点:高延时(high latency)、高并发。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建立在分布式体系上,通过互联网通信


cs.jpeg

二、RESTful架构:符合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架构

要理解RESTful架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理解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现层状态转化)

  • 资源
    REST的名称"表现层状态转化"中,省略了主语。"表现层"其实指的是"资源"(Resources)的"表现层"。

"资源",就是网络上的一个实体。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种服务。
你可以用一个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种资源对应一个特定的URI。要获取这个资源,访问它的URI就可以,因此URI就成了每一个资源的地址或独一无二的识别符。

  • 表现层

把"资源"具体呈现出来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现层"(Representation)。
比如,文本可以用txt格式表现,也可以用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表现,甚至可以采用二进制格式;

URI只代表资源的实体,不代表它的形式。严格地说,有些网址最后的".html"后缀名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个后缀名表示格式,属于"表现层"范畴,而URI应该只代表"资源"的位置。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应该在HTTP请求的头信息中用Accept和Content-Type字段指定,这两个字段才是对"表现层"的描述。

  • 状态转化

访问一个网站,就代表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一个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涉及到数据和状态的变化。

互联网通信协议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协议。这意味着,所有的状态都保存在服务器端。因此,如果客户端想要操作服务器,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服务器端发生"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而这种转化是建立在表现层之上的,所以就是"表现层状态转化"。

客户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协议。具体来说,就是HTTP协议里面,四个表示操作方式的动词:GET、POST、PUT、DELETE。它们分别对应四种基本操作:GET用来获取资源,POST用来新建资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PUT用来更新资源,DELETE用来删除资源。

三、总结一下什么是RESTful架构:

(1)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2)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层;
(3)客户端通过四个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http特点

  1. 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 简单快速
  3. 灵活
  4. 无连接
    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5. 无状态
    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是什么状态。即我们给服务器发送 HTTP请求之后,服务器根据请求,会给我们发送数据过来,但是,发送完,不会记录任何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RESTful架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