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9


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是之前所有小说的延续

当我只是听到韩寒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书名的时候,我在想这是一本写什么的书?
“1988”首先让我想到的是一个年份,我在脑海中搜索有关1988年的记忆,那是一个龙年,那时候的自己可能还在摇摇晃晃地走路,含含糊糊地学舌,这些记忆都是空白。
我又想韩寒那时候该六岁已经是上学的年纪了,难道他要从那时候就开始和他所接触的教育谈谈?着又是一“部理论”教育的书么?
直到2011年有幸听了这本书的内容,才觉察自己当初想得是如此离谱。第一感觉是此书奶《他的国》的延续。
此书中,左小龙变成陆子野,摩托车换成旅行车,要去完成318国道的穿越,如果说摩托车是左小龙力量的延伸,那么,1988,则是生命的延续
。这一段延伸,不是5476公里的距离,而是灵魂跟灵魂之间的距离。
小说从陆子野开着1988上路开始,此行目的是去一个远方迎接他的朋友,在一个叫“金三角”的洗浴城,结识了失足女娜娜,两人在旅馆房间里被警察抓走。陆子野交了罚款之后先出来了,出于担心,他又返回等待娜娜。娜娜交足2万元罚款,随后也得已出来。
。娜娜发现自己已经怀孕,想把腹中的孩子生出来,于是随着陆子野坐着1988上路去找寻腹中孩子的父亲。
陆子野一路上追忆似水年华,同时对娜娜的了解更加深入,两人分开又相聚,最终,娜娜无法联系上未来孩子的父亲,而陆紫野迎接到的确是朋友的骨灰,娜娜还是离开了陆子野。两年后,娜娜托朋友给陆子野送来了一个刚会对世界说“咦”的小女孩。
有人将此小说定义为公路小说,因为故事的主线是围绕着主人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想展开的。在针对韩寒“代笔”的质疑中,至今我还没有发现有人从中找出有疑似“代笔”的一丁点证据。很多人都认可这是韩寒迄今为止最好的小说,代表着韩寒创作的能力和水平。
总体看来,我认为这部小说算是作者韩寒将以往所有的创作经验全部融入进来的结果,有了一定的突破。
先从形式上说,这有点像拉长版的《杯中窥人》通过某个“介质点”触发作者的回忆和联想,现实情境与意识相互交织。从内容岑面上看,作者要谈谈的也是“人性”的问题
。作者将失足女娜娜列为主要叙述人物,通过这个文化程度不高,受着生活的压制,但那种质朴的“母性”情怀并没有随着残酷的生活经历而磨灭,抱着自己吃苦受累,培养好下一代的美好期望而努力着生活着。
用陆子野对比《三重门》中的林雨翔,两人还是有着某种共同点。性格都不够明朗,带有一种小男人的气息,骨子里透着对世界的怯懦,有理想,但是又随遇而安,容易妥协,害怕并逃避真实的内心。一句话来说,陆子野更像是那个重返校园,屈服于父母和教育体制之下若干年后的林雨翔。
同样地,主人公身边必定有一个陪衬的伙伴,林雨翔身边先有罗天成,然后有钱荣。《像少年啦飞驰》的老夏和老枪,《长安乱》中的释然和释空,《一座城池》中的剑叔和王锐,《《他的国》中的左小龙和大帅,此书中的十号。
比较一下,《像少年啦飞驰》里的铁牛,和释空,和大帅,和十号,仿佛就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化名。人物性格都 极其相似。
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一下作者韩寒的人物刻画,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循着某种特定的形式,而这种形式贯穿作者创作的始终。
如果追根究底某些细节,同样会发现主人公背后,会友一个哥哥级别的人物影响着他的成长。《三重门》中林雨翔有一个中文系的表哥,影响了他的恋爱观,。像少年啦飞驰》里的书君,影响了”我“之后的文学观。而《1988》中,丁丁哥哥完全影响了陆子野的世界观。而主人公坐在书君哥哥和丁丁哥哥摩托车背后,内心涌起的涟漪,都似曾相识,恰如一个人童年期那种无法磨灭的体验。
细说童年期的体验,《少年啦》跟《1988》保持着某种一致,尤其是伙伴铁牛和十号更是相似,具体出现的“圣斗士”动画,更是深深地影响着童年时期自己和伙伴的行为模式。每一代人都能找出共同的童年期生活体验,时代会赋予每一代人不同的烙印,而这些烙印,会深深地印在同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里。
还说女主人公,纵观韩寒的小说,娜娜可算是着墨最多的一个。《三重门》Susan始终只见“靓颖”,正面而传统,而像少年啦飞驰》中,女角只有一个黑头发白裙子的“背影”。《长安乱》中的喜乐,如同“幽灵”,来和去都透着谜。《一座城池》里,则是在不同的“倩影”之间穿梭,捉摸不定。《他的国》里,重回清纯的倪吧,相似Susan,只是显得少不更事,随心所欲。而娜娜,几乎就是这些人的结合的世俗化,落入风尘,放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总之,细读《1988》,你就会发现原来它等于《他的国》加《一座城池》,再加三重门》,又加《长安乱》,再加《少年啦飞驰》。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