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独处

秋雨潇潇一夜敲打屋檐,早起感觉到秋的寒意,缩在暖暖的被子里不想起床,磨磨蹭蹭把老三送去学校,雨还是一直淅淅沥沥。

本来计划去图书馆学习,到停车场以后看到车窗上不停敲打的雨珠,我舍不得离开这个温暖舒适安静的小空间,于是决定在车里呆着听雨冥想。

图片发自App

妈妈经常说我比较读“独”,不知是天性如此,还是跟成长的环境有关。

父母在我四岁时离异,妈妈一个人带着我生活,小时候的玩伴大多是同学和邻居孩子。夕阳落下以后,小朋友们都各回各家,妈妈经常在外地忙于事业,而我就孤独一个人在家守候。

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家里有一台14村黑白电视,也只有一个台。我记得很清楚,每天晚上六点半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到七点结束开始播放《新闻联播》,我对新闻没有兴趣,就关掉电视。

七点以后的时间就比较无聊,小学的作业很少,早就写完了,有时看点课外书,写写日记,有时干脆就抄课文,反复抄到困了为止。有时孤独到自言自语跟自己对话,把内心的天马行空的想法记录下来,也养成了我喜欢写作的习惯,所以这可能也是我语文成绩一直很好的原因。

开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常常感到害怕,尤其夜里下雨屋里漏雨的时候,还有老鼠经常在顶棚上窸窣,后来渐渐习惯反倒喜欢上了这种安静独处的感觉。

有时放学时突然下雨,家长们就陆陆续续来送伞。我是没有任何期待,我妈在外地工作不会来给我送伞。

我就跑出教室一头扎进雨里奔跑回家,有时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在脸上流淌。

可是渐渐地我也爱上了雨中奔跑的感觉,雨水仿佛洗去我所有的孤独和痛苦,想起那句“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觉得自己很酷充满了力量。

到了现在我还是喜欢雨中奔跑的感觉,每逢周六下雨,跑群通知停跑,我却心中窃喜,迫不及待地冲进雨中,跑向树林,享受雨水流在身上。

雨中跑步思维也异常活跃,我常常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有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有了思路,也会迸发出写作的灵感,跑完回家洗个热水澡再冲杯热茶,能洗去我所有的忧愁和烦恼。


图片发自App

高中毕业考大学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近在咫尺省会的大学,一个是千里之外的东北的大学,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我喜欢离家远一些,我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了学校,虽然我已经习惯了独立生活,我还是想家了,一个人站在操场上听着歌流着泪。

在豪爽的东北同学们影响下,我也渐渐打开自己开朗起来,学着交朋友,生活也慢慢丰富多彩起来。

青春的成长还是充满了痛苦的蜕变,那种一粒豌豆滚到粮仓里的渺小和迷茫,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除了跟同学们熙熙攘攘地去上课和吃饭,我还是经常喜欢一个人呆着。早上六点同学们还在睡觉,我就起来一个人去学校假山旁边预习课本,或去学校旁边广场上跑步,读英语。晚上同学们或是在宿舍里玩或是逛街看电影,我喜欢去空荡荡的教室里上晚自习。

后来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我经常一个人骑车飞驰在沈阳的大街小巷,去书店看书,去做家教,去健身房健身。孤独伴随我一路成长,我也喜欢这种独处带给我的独立自主和坚强勇敢。

也许是上帝怜悯孤独的我,于是赐予我三个女儿,从此生活变得热闹起来。每天都在无数的“妈妈”声中淹没,纷繁芜杂的家务活,叽叽喳喳的争吵和撕心裂肺的哭闹充斥我的生活。

每当晚上我精疲力尽地躺在沙发上想要休息一会儿,一个个的花蝴蝶一样扑过来要求爱的抱抱和睡前故事。

我想要的生活的奢侈品不是高档包包和衣服,而是厕所马桶上,浴缸里和跑步时的那一小段独处时光。

年轻的时候不停的向外追寻,想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成年后热衷于社交结识新朋友,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哄她们开心竭尽全力,唯独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小朋友。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其实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不管在童年,还是成年后,当它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愈时,它就会一直蹲在角落哭泣,成了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

内在小孩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释放、价值观得不到肯定,她就会一直蹲在那里哭泣,停止成长。并将这些演变成你性格里的不理性,不成熟,脆弱敏感......

不得不说,生命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受伤的内在小孩在作祟。

独处就是守护我们内心那个孤独的内在小孩。

独处能帮我们守住内心,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用心去总结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

当你真正爱上了独处,就会发现:

你可以抛开世俗的种种烦扰,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感受自己最想说的话,从独处中源源不断地收获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一个人在展翅高飞前,必然要经历一段寂寞的孤独时光,修炼自己,在独处中完成自我蜕变。

记得《百年孤独》里说: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前几天听了樊登读书讲《空谷幽兰》,该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而写的记录和感悟。

与他印象中的隐士大相径庭的是,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隐士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浪漫,他们的处所并不是“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他们当然更不是“靠着月光、芋头生活”,相反,他们过着最为原始的日子,忍受着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贫寒。

现代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也有越来越多人学习隐士去山里隐居,但是很多人忍受不了山中孤独清贫的生活又回到城市,很多人虽然向往,但是很少人能达到真正修行人的境界。

比尔·波特说:“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隐,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心态——就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心远地自偏”——地偏,并不重要,心远,才是关键。

人生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孤独,也不可能像隐士一样隐居,所以要锻炼自己独处的能力。让独处,成为滚滚红尘中最好的修行。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华,也能安顿好一个人的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享受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