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破烂”,到拟音师手上怎么就估值过亿了?

达达马蹄声是敲打椰子壳的声音;血溅三尺的血腥画面仅仅是捏碎了一个番茄;主角吃下一记重拳,肋骨应声折断三根,其实这只是折断了一把芹菜......

拟音师告诉你,“不要相信自己的耳朵,影视剧里80%的声音都是假的。”

第一次知道拟音师这个行业,是在《奇葩大会》第二季,那个让赵又廷犯强迫症的姑娘——薛媛。当时她的工作室估值已过亿。连马东都疑惑,就靠着砍菜刀砍抹布就估值过亿?

拟音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简单来说,拟音师就是根据剧情需要创作出应景的音效和声音形象。由于电视剧和节目拍摄完成后,很多声音达不到要求,需要拟音师创作一些特殊的音响效果,帮助作品润色和完成。

比如,一把刀捅进一个人身体的声音,怎么模拟?

“杀人的声音,用得最多的是西红柿。”薛媛说。

出血量比较少,挤一下西红柿就够了;如果血流得比较多,那么就得使劲挤出汁;如果流血更多,可能还要再配合湿布和水,一起来。

“骨折,会用芹菜来模拟;如果骨折严重一些,会融合竹签和筷子;遇到粉碎性骨折,还会用一些核桃碎。”

一个声音有很多种拟音方式完成,只要勇于想象。

“比如电视剧《好先生》,孙红雷在后厨煎牛排的声音,就是用一个破塑料袋摩擦制造出来的,呲呲嚓嚓。”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在表现大火烹制的食物时,热气腾腾的美食伴着沸腾的汤汁,发出“咕噜”的声音,这便是拟音师用放在碗中的湿布模拟出来的。

《泰囧》中,王宝强给黄渤按摩那场戏,有个王宝强一巴掌乎到黄渤脸上的动作,是拟音师用五花肉模拟出来的。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拟音师的工作情形是怎样的。

因为需要模拟各种场景甚至匪夷所思的声音,需要各种各样的道具,所以往往拟音师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

没错,这不是废旧物品回收场或者杂货铺,而是一个拟音工作室。

薛媛的拟音室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鞋子、扫帚、水桶、风扇,就像一个“杂货铺”。很多拟音师都喜欢去旧货市场淘一些老宝贝,比如风箱、老式自行车、老算盘、老茶壶,寻找一些已经逝去的声音。

对于受伤,似乎也成了拟音师的日常。“因为你要盯着画面,有时为了配合画面需要手在地上划,反而忽略地上可能会有什么。”中影拟音师龙岚说道。

龙岚现在是中国电影集团拟音师,《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风声》都是他的作品。他原本是做声音剪辑师,做着做着,发现找资料声音很麻烦,有些东西可以自己做一下,“有点意思”。

《唐山大地震》,龙岚需要模拟电影中不断坠落的瓦片、石头的音效。那段时间,拟音棚里堆满了他从各处搜来的各种形态的石头。为了找到和画面最匹配的声音,他要把收集到的石头逐一尝试。

石头在砸下来的时候很容易受伤,那时候龙岚的手上几乎都是伤口。


有人会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还需要手工配音,拟音师会不会被音效库取代?

魏俊华,是拟音界的泰斗级人物,她是冯小刚等众多大牌导演的御用拟音师。

86版的《西游记》、《霸王别姬》、《天下无贼》、《南京!南京!》等等,以及北京奥运福娃宣传片的声音,都是魏老师拟音的。

从事拟音工作40多年,魏俊华对自己当初选择这个行业从未后悔。

她说这份工作“随时需要动脑子,越动脑子越聪明”。

然而手工拟音的工作繁重又精细,许多人耐不住这份辛劳。在魏俊华四十年从业生涯中,有不少慕名而来的粉丝学习拟音制作,但是少有人长久坚持,如今魏俊华门下只剩下十几人。

2016年,年仅18岁的陈志文来到魏俊华这里学习拟音。然而初入师门第一件事,陈志文并不是学习拟音技术,而是切菜做饭。

“刚开始的确不太理解,但也没有太多疑问。到后来逐渐接手部分拟音工作就开始明白,学好拟音就是要从生活中体验真实,只有体验过生活中种种细节,才能将声音做得更真实。”陈志文说。

对于拟音师会不会被智能时代的音效库取代,薛媛认为,拟音师的工作更多地是去感受、匹配声音的细节和情感,每个分寸都不同,绝非音效库可以实现。

“就是最简单的脚步声,也有喜怒哀乐。”就像《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孙俪在走廊的那个长镜头来说,如何通过脚步反映戏中人物内心情绪?“拟音师就相当于演员,只不过他在幕后,重新演绎了这个过程。这就是声音的魅力。”

都说拟音师是“欺骗观众耳朵的声音魔术师”。其实吧,做拟音跟收破烂有类似之处,成天不是在堆满各式杂货的录音棚中敲敲打打,就是出发去寻找能模拟出特定声音的下一个破烂。

据统计,目前国内拟音师仅有17位,广电总局在册的正规拟音师不到5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样是“破烂”,到拟音师手上怎么就估值过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