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家庭》共读9

1.摆脱控制,保持生命能量

在婴幼儿时期,婴儿把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当做自体客体去使用。如果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满足,他就能逐渐完成自体与客体的分化,拥有比较完整的自我感,也就是明白了“我是我,别人是别人”。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由外在客体带来的良好感觉。弱小的孩子通过吸收妈妈的好意和功能,自我感觉变得美好,自己也像妈妈一样,逐渐想法强壮起来,这就是“内射”。

父母要尽量及时满足孩子,让他觉得外界是善意的、愿意满足自己的,他会更专心延展自己,把这种良好的关系投射到外部,并且可以清晰的区分界限,知道遇到冲突时,需要沟通、聆听,有能力调整这个关系。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并没有充分完成自体与客体的分离,那么现在开始,进行课题分离,做自己的好父母来进行自我满足。如果对孩子也没做好,从现在开始及时满足,欢迎孩子的退行,退行即疗愈。

2.一切外在的冲突都源于内心的战争

想象一下,如果父母本身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探索未知,会担心孩子无助退缩吗?父母希望孩子具备什么品质,不要先教育孩子,自己去做,让自己先具备这种品质就好了。

父母无须完美,哪怕自身问题严重,只要守住界限,不把自己内在的战争变成跟孩子之间的外在冲突,就等于给了孩子一个喘息自救的空间。

我是一个极其害怕冲突的人,第一源于内心的恐惧,觉得一旦冲突我会被人伤害,第二我没有表达需求、处理冲突的能力。我把这个害怕投射到孩子身上,一旦他跟小朋友有冲突的矛头,我就会出手控制,而很多时候只是我的误会而已。因为我的干预,孩子也会干涉别人的冲突,他认同了我的投射。当我慢慢收回投射的时候,我发现他很会和人相处,也会处理冲突,而且似乎有点组织和领导能力。当我们想越界时,先向内看。

3.成功的程度=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人格稳定

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来源于自由。父母有多尊重界限,孩子就能发展出多强的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而人格的稳定性,即真实自体的存在感,来源于爱。父母在多大程度上看见孩子、回应孩子,孩子的人格稳定性就有多强。

“最糟糕的母亲,就是特别着急的母亲。”要努力给孩子一种“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爱我”的信心。在安全和道德底线之上,一切自由。对发生的事情臣服,相信我们有能力去解决,不断觉察自己的剧情,练就跳出剧情活在当下的能力。

爱和自由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如果不能。看看什么剧情在作怪,打破剧情,心中自然拥有爱和自由。

整合内心的冲突,给出爱和自由,孩子自然会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限责任家庭》共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