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燕国篇

战国时期有六国:燕,赵,韩,魏,齐,楚,秦

燕国大王:燕哙—子之—姬职(燕昭王)—姬喜(燕惠王)

燕哙,品德高尚,仁义道德,爱惜百姓。在各国都在变革加强王权,而此独特,听信小人之言,不顾太子的反对,将自己的王位让于谋权的子之。子之继位,退位的燕哙不喜女色,生活平淡,遵守祖先的道德礼治,田间耕种;太子不满子之,和齐宣王派遣的齐国使者苟合,后被发现,子之终将太子消灭,终止叛乱,同时也让燕国陷入混乱之中。在子之的统治下,燕哙呕心沥血的变革也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心血白费,百姓怨声载道,后齐国趁此机会,以“平定混乱,救扶百姓”为由使燕国百姓打开大门,齐国濒临灭亡,进入燕国的齐国露出狰狞的面目,抢夺财物,蹂躏百姓,醒悟的燕国人开始反抗……后姬职(燕哙的儿子)继位,生为复仇。于是开始广纳贤才,广招能人,遇苏子(苏秦)。燕王有复仇之决心,苏秦有宏图大志,两人一拍即合,后苏秦便开始了间谍人生,他四处奔走,做过三个国家的相邦,但初心不变—帮助燕王复仇,灭齐国,报答燕王的知遇之恩。在燕昭王的统治之下,一直秉承燕国传统的王道思想,周礼以礼治国,推行仁爱,机会到来之时,齐国知道真相,最终苏秦遭车裂而死,上将军乐毅成功攻下齐国国都,因迟迟不攻打剩下的两处封地,被燕国太子姬喜猜忌,最后燕昭王以仁爱的思想来离间齐国人心。在燕昭王死后,姬喜继位,乐毅因受猜忌,欲投奔赵国,利用辜负先王之恩来进行道德绑架,在当时的霸道统治下,传统的燕国王道思想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燕国有时也露出了霸道的一面,不过霸道也需要有实力作为支撑,不知深浅的燕国企图攻打擅长作战的赵国,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时秦国已经变成庞然大物,为了“活命”,燕王派自己的儿子(姬丹)去秦国当人质(因姬丹认识嬴政),姬丹有报国志,生不逢时,责任如此,也是他的使命。燕国从此苟延残喘的活着,姬丹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救国,便有了荆轲刺秦的故事(以樊於期的头和燕国的督亢之图获取秦王信任)荆轲刺秦失败,燕国陷入危机,秦国的强大让其他列国开始抱团取暖,为获得秦王的怜悯,姬喜将自己的儿子杀害,希望秦王放过燕国,用儿子的命也不过换取了自己四年的苟且偷生,最终燕国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之燕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