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5.21:君子事事求诸己,小人每每求诸人

「卫灵公篇第十五」21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总是要求自己,小人总是要求别人。”

【注释】

“君子”、“小人”,指有德无德而言。

“求”,要求。有索取与求备两层含义。求备,即求全责备。

“诸”,“之于”的合音字。“之”,泛指一切事物。

【评析】

所谓“君子求诸己”,就是君子总是对自己有所要求。君子“仁以为己任”,主张“为仁由己”,故无论为仁还是修己,都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对一切责任和义务都主动承担,从不推诿。对于错误和问题,君子总是像孟子说的那样“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自省而修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怨天,不尤人”;而小人则总是对别人提出要求,只想享有权利,却不想承担与之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有过错,总是诿过于人。故曰:“小人求诸人”。

有人因为“君子求诸己”而认为人民不应该批评为政者,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够了。这其实是对“君子求诸己”的一种误解。辅佐武王伐纣的姜太公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惟有道者处之”;孔子说:“天下为公”。因此,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体,是公权力真正的主人。而为政者只不过是在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且必须是“有道者”,才有资格执政并“处”置公权力。故人民对于为政者不当使用、甚至滥用公权力的批评,其实正是“求诸己”。而面对为政失误,为政者“下罪己诏”,才是“求诸己”之举;若打压其批评者,则是“求诸人”。

可见,儒家的一些概念,在私域和公域中有时是有不同的含义的,这在学习孔子之道时必须要加以注意。比如,“让”在“私域”中,即是我们通常以为的谦让、退让;而在公域中,“让”的真正含义却是“推贤尚善”(参见《善读「论语」1.10/4.13》)。本章的“己”与“人”亦是其中一例。

在私域中,“己”与“人”就是我们通常所知的“人我”关系,二者是相互平等的权利主体。君子作为“人我”关系中的一方,只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仁”就无法在“人我”之间发生,即或发生也可被及时终止;而在公域中,作为“己”的人民与作为“人”的“为政者”,则并非是相互平等的权利主体。由于掌握公权力,为政者显然要为“不仁”治理的产生担负主要责任,而人民单方面的“反求诸己”,既不能阻止、也无法终止“不仁”治理的发生。这对于“仁以为己任”、“义之与比”的儒家而言,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此时只有展开批评,指出为政者治理行为的不当之处,促使为政者做出改正,才是真正的合义之举。因此,《论语》中并不乏孔子批评为政者的记录。而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也就因而体现在这些批评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5.21:君子事事求诸己,小人每每求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