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斯科塞斯,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1942年11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马丁自60年代末出道以来,早在《出租车司机》、《纽约,纽约》几部片后就被认定为“美国当代最好的导演”。
他的《愤怒的公牛》、《纯真年代》、《赌城风云》、《好家伙》也都声名大噪。但是他作品呈现的非中产阶级主流价值的品味,以及从不肯安分宣扬一些“爱”、“希望”、“人性”主题的骚动心态,往往让他在世界级的奥斯卡中庸之道中饮恨。
1942年11月17日,马丁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皇后区的一个熨衣工家庭,这里居住着大量意大利移民的后裔,这对马丁以后的电影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童年的马丁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在户外嬉耍奔跑,只能以书为伴。每当他的病情有所好转时,他父亲查理就会带他去看电影。
1960年,高中毕业的马丁打算成为一位牧师,但却在神学院考试中落选,随后他进入了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大学期间,马丁接触到很多新潮电影,他被这些电影崭新的思想与技法所吸引,从而下定决心要拍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电影。在此期间,马丁开始拍摄短片,包括《你这么好的女孩在这里干什么》和《那不仅是你,默里》等。1966年,马丁获电影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马丁对于黑帮电影有着特殊的热情,在其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既对美国传统的黑帮电影进行了继承,以个人情怀和民族情感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道德黑帮世界,同时又在新时代文化多元碰撞之下对传统黑帮电影有所超越,以一种较为审慎的态度贴合大众心态,尝试黑帮电影在科波拉的浪漫主义被剥除之后新的存在方式,为这一类电影的长远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马丁影片的叙事对传统好莱坞因果性、线性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改造和发展。他的叙事以事件的累积为主,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马丁没有构造流畅的叙事,让观众滑入情节的泥潭,而是利用叙事使观众与银幕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在视点安排上,马丁先引导观众认同,然后又破坏这种认同,结果在人物视点及作者视点之外又建立了观众自己的观影视点。马丁还有“电影社会学家”的美称,他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电影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意愿,不遗余力地追求电影语言的探索。
民主是公众的意见,可是当艺术和品质要追求公众的平均分时,结果往往令人咋舌。金马奖如此,金像奖如此,奥斯卡当然也不例外。民主的另一面可能是平庸,也可能是暴力,天才被压抑。否则为何如凡高这类超乎时代感的大天才永远是在几世纪后才被大众接纳?
马丁一直都想得到奥斯卡金像奖的认可,可是直到21世纪,马丁翻拍香港电影经典影片《无间道》的《无间行者》才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部电影拥有正宗马丁风格的街头暴力、都市罪恶及人性邪恶,兼有大众皆可接受的众多大牌明星和娱乐性。马丁的出身和兴趣其实注定和奥斯卡小金人有段距离。
他生活在纽约小意大利区,在帮派教父火拼的势力阴影下长大,却有敏感多愁的艺术家心灵。有个评论家说得好:“他是在杀手和小提琴家两路间摆荡。”马丁其实也迷失在商业——艺术、加州——纽约之间。他一面要做大众娱乐家谈市场,一面要维持东岸知识分子小小的非主流自由。LEAD人物君想说,每个人都会可能像马丁这样,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成长环境的产物,当你与社会需要产生对立的时候,需要积极找到共同点,求同存异,找到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修炼硬本领,打造自己的优势,最终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以及部分文字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