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又看动漫,快点去学习!”妈妈严厉地命令道。
“不!”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你看这些能帮你提高成绩吗?考上好的高中吗?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你就是不想学习!”妈妈提高了分贝。
“对,我就是不想学习!“孩子决然地减道。
听到这儿,妈妈生气地拔了电源,而孩子则愤怒地摔了遥控器,冲回房间,紧闭房门。
这是发生在王姐家的事,她在给我讲这事时,脸上还带着愤怒与不满。我问她,”你们现在关系怎么样?“”能怎么样,我一说话,他就发脾气,我们俩现在是相看两厌!“王姐无奈地说道。
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家庭都时常发生,就像见网上所说的,”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为什么父母劳心劳力,而孩子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总是发生冲突呢?其实是因为我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
作者一芳在《如何提升孩子学习力》中,从认知提升、沟通方式、情绪管理等多方面讲述了如何给孩子更多的爱与尊重,让他身心愉快,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方法教我们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家庭成为孩子学习的助力。
一、改变沟通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
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亲子沟通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带来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会促进孩子自主学习力的培养。
要想拥有良好的亲子沟通,我们需要掌握三个密码:
1.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蹲下来,不只是身体的蹲下,更是心灵的蹲下。在平常的教育中,许多父母都习惯站着说话,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想和主观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很少去考虑孩子的内心想法。
就像王姐,一看到孩子看电视,就主观认为孩子不想学习,命令孩子关掉电视。这种先入为主,居高临下的样子,看起来很有威严,但孩子却很抵触,往往会和父母对着干。这样的方式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适得其反,让父母变得更焦虑,小问题也可能变成大矛盾。
相反,如果我们蹲下来,和孩子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会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信任,他们会也乐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如果王姐,不是一来就命令关掉电视去学习,而是这样说,“ 这个动漫好看吗?讲的是什么?”在得到孩子的回应后,可以说,”那你决定再看多长时间去学习呢?”“再看半小时。”半小时,孩子果然关掉电视回屋学习了。
当王姐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压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做出决定时,他就很容易接受并执行了。
2.不要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
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会带来诸多坏处:
首先,很容易把问题扩大化,有可能让孩子的行为朝着标签所说的方向发展。就像王姐说,”你就是不想学习。”孩子马上回到,“对,我就是不想学习!“其实,孩子本没有这个想法,却被王姐一句话激的脱口而出。当这种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后,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纠正,孩子就很容易,让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
其次,会引发父母自身的焦虑。你想想,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学习了,你是不是非常焦虑?
所以,在亲子沟通中,我们要多观察孩子,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3.围绕目标进行沟通
很多家长总会把目标与原因混淆,在教育孩子时,常常纠结于寻找错因,只顾着指责、埋怨孩子,却忽视了本来要关注的目标。
正如王姐,她要孩子关掉电视,最初的原因是担心看动漫影响孩子的学习,可是在和孩子的争吵中,孩子得到信息却是不允许看动漫,那孩子当然十分抗拒了。
其实,只要她和孩子说明,动漫可以看,但是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才可以。而且如果王姐能和孩子一起观看讨论、分析动漫里的情节,还可此通过动漫潜移默化地给孩子讲一些人生的道理,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二、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解决问题
除了良好的亲子沟通外,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孩子拥有积极良好的情绪时,面对问题才能采取更好地解决方式。
拿王姐来说,孩子生气回屋后,王姐没有去和孩子交流,舒缓孩子的情绪,而又采取了冷处理,结果一个星期了,孩子都没能从情绪中走出来,母子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淡。
其实与父母发生矛盾后,孩子的心里也不会痛快,他们内心也会很压抑,需要父母的关怀。
有一个男孩曾这样对我说:“每次和妈妈吵架后,我总觉得心里像有块大石头似的,被填得满满的,好希望和她坐下来好好谈谈。”这个男孩的话,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孩子的心声,却也是一部分孩子的内心写照。
当孩子遇到问题产生情绪时,我们可以分四步,帮助孩子缓解情绪、解决问题。
第一步,划定界限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说:”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并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他的错误行为。“
就像王姐的孩子,因为妈妈拔了电源,他感到非常愤怒,却又不知如何表达,只好摔了遥控器。这就是一种不良行为。
对孩子的情绪我们要认同,但对他表达情绪的不良行为我们要制止,我们要引导孩子用其他合适的方法来处理消极情绪。
在划定界限之前,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是有界限的。吉诺特博士建议父母将的行为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用绿色、黄色和红色来表示。
绿色区域是父母希望孩子做,并认可的行为,比如,自己收拾书包、早睡早起、不乱扔垃圾;黄色区域是父母不认可中,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包容的行为,比如,在学习完成的情况下,看电视或手机;红色区域则是父母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的行为,比如,乱摔东西、骂人。
第二步,确认目标
划定界限后,我们就要倾听孩子的想法,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
这时父母不要对孩子说,”哎呀,别生气了,别哭了,没事了。“这样无关痛痒的话,而是应该坐在孩子的对面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神,让孩子觉得你很在乎他的想法,愿意听他诉说。让孩子将心中的不愉悦,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更快地从激动的情绪中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
我们还拿王姐来说,这时她先自我检讨一番,”妈妈做事太武断,不应该直接拔电源,不过,你马上要中考了,时间也很紧迫,学习也要抓紧。“孩子看到妈妈先承认了错误,感到不好意思,也承认了自己摔东西不对,但他表示:虽然离中考只有一年了,但也不能放弃所有的娱乐,他需要适当的放松。
经过母子俩深入的沟通,他们确定了问题的目标:认真学习,但需要适当放松。
第三步,思考可行的方案
确定目标后,我们就要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不要主动提出,应该鼓励孩子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多找几个解决方法,并写在纸上。
王姐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多个方案:1、周一到周五不看电视,周末两天各看两小时;2、每天看,但只看半小时;3、哪天作业少,哪天看,看情况决定。
第四步,付诸行动
找到解决方案后,让孩子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行动。父母不要干涉,哪怕这个方案并不是你心目最好的。我们需要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绪问题,只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情绪管理,让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妥善解决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不讲道理,难以沟通。
作者一芳在《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一书中,告诉我们: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真挚的爱与尊重,让孩子充满自信,会把父母的期望内化成自己学习的动力,为成功打造坚实的后盾。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会出现各种问题,但只要家长能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他足够的爱与尊重,就一定能获得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