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失去的珍惜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你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1万年!”

每次听到至尊宝被剑刃架着喉咙,说出这一段“肺腑之言”时,我们都知道他在扯淡。可是,我们依然会和紫霞一样,被这话中的情绪感染。因为,我们也和至尊宝一样,对“失去”非常“珍惜”。

可其实,我们和至尊宝相同点是,我们都在骗人,骗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珍惜的真相】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无数人的遗憾。我们总在失去以后,开始珍惜我们未曾抓住的机会。虽然在当时,那些机会是如此的唾手可得,我们却依然熟视无睹。

我们珍惜的或者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抓住那些曾经的机会吗?

如果当年我们看见了那些机会,我们就真的能够抓住它们吗?

如果我们真的抓住了那些机会,我们就能够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或者达成自己的期待吗?

反正,我是不能100%保证,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最终达成自己的期待。最多只能说如果抓住了机会,可以在大概率上,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如果是这样,我们珍惜的难道是那个不确定性吗?

也许我们珍惜的只是那个可能性。因为有了可能性,才有可能将那个不认同的现在的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这依然只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不是百分百的确定。

【失去的事实】

我们依据一个确定的过去,来幻想我们不确定的另一种可能性,并且信誓旦旦地认为这种可能性就是事实。

人们总说欺骗是基于谎言的。然而反直觉的是,我们欺骗自己,用的却是一个事实,一个根本无法改变的事实。

这个事实就是我们对曾经摆在面前的唾手可得的机会,熟视无睹。

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怎样把握机会。更大可能上是,我们没有这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足够判定这是一个机会的经验。

就像中考的时候,作为学生自己不知道怎么选择适合的学校和学区;就像高考的时候,作为学生自己不知道怎么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大学;,就像大学毕业的时候,作为一个准备进入职场的社会新人,自己不知道怎么选择适合的工作和单位。

这是,我们会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父母身上。因为,觉得父母的年龄,成熟到了已经拥有这些可参考的经验的程度。

可实际上父母拥有的经验,只够应对二三十年前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情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结构,已经今非昔比。父母们哪里来的可供参考的经验呀?

于是,大好的机会就这样在眼前被错过了。当然要在很多年以后,我们才会发现原来那是一个真正值得“珍惜”的机会。在当时,虽然这些机会近在咫尺,但是我们无法辨认。

没有足够的经验用于判断和选择,就是我们“失去”机会的事实。

【忘却的未来】

在我们一直“珍惜”曾经的“失去”的同时,我们依然对当下的机会熟视无睹。因为,我们依然缺乏足够的经验。并且,我们还忘却了,当下的机会才是对未来造成决定性影响的那个最大的可能性。

我们依然在“珍惜”着,我们已经确定的不可改变的无法逆转的“失去”。

如果能把这一份注意力,聚焦到我们的未来,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未来所对应的过去——也就是现在,也许就不会留这么多的遗憾了。

通过关注当下的选择和判断,为自己寻求一份在未来大概率上确定的可能性,让自己成为那个活在未来着眼现在的人,也许会比“珍惜”那些“失去”更有意义。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有两点。

第一,未来永远不可能和现在一样。从现在到未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以当下的经验来推测未来的可能性,是不科学也不明智的。

第二,所有的经验积累来自于试错。如果我们无法在发现可能性后立即付诸行动,将永远无法积累足够的经验,使这可能性变成真正的确定。

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珍惜”我们的“失去”,而是通过行动,以及通过行动后积累的经验而做出的选择,让自己不再“失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关于失去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