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蒋方舟的一番演讲瞬间让马冬红了眼眶、奇葩选手们频频点头,究竟是什么戳中了他们柔软的内心?

最近在刷《奇葩大会》,看到青年作家蒋方舟的一期。在节目中,蒋方舟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她提到一个名词:讨好型人格。

蒋方舟说发现自己有讨好型人格,是在去年和朋友的一次对话中。

朋友问她是否和别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所谓真实的关系是指可以去吵架、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暴露自己最不堪的一面等。

然后她认真地回想了自己20多年的生活,发现自己并没有和任何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

倒不是因为她会做人、情商高,而是她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害怕起冲突

最严重的一次,别人打电话来骂她,为了避免冲突,她不停地给对方道歉,一直道歉了两个多小时,甚至在看到对方的来电提示时都会吓得全身发抖

看到这里,我想到一段类似的经历,发生在一位40多岁的女性身上。

那一天,她和丈夫一起去参加侄女的生日聚会。在跳舞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一跤,甚至自己都听到了劈裂声。

但她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站了起来,又接连跳了三支舞。

并在接下来的10天里,甚至驾车到很远的地方去看一位朋友。她和朋友在湖上划船,当朋友得知她胳膊疼得厉害劝她停止划桨时,为了所谓的“好心”,她拒绝了。

最后的最后她才走进急诊室。

当她看着胳膊上的挂带时,她明白自己终于得到了不使用那条胳膊的许可,再也不必纠结怎样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那对她而言是个相当困难的任务。

这位女性叫做雅基·马森,是一名注册心理咨询师,曾在伦敦的多家机构从事心理学临床工作。

在经历了上述的遭遇后,雅基意识到,如果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接下来可能会付出比胳膊受伤更为惨痛的代价

于是,她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其他咨询者的案例,写出了一本书,名为《可爱的诅咒》。

这是一本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目的是帮助那些可爱之人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自由,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好好爱自己的权利,从而解除“可爱的诅咒”。

什么是 “可爱的诅咒”呢?

可爱是指行为上的可爱,可爱之人认为要让别人喜欢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世。但自己却因此受尽委屈,甚至生活被摧毁了。


01 可爱的孩子 

想一想,生活中的你是否经历过以下情形呢?

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做事

面对强势的人(比如长辈、老师等)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敢在公众场合与人争执

不敢做任何引起他人注意的事情

那么在潜意识中,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别人无法认可接受自己

得不到大家的爱

引起冲突甚至争吵

承受周围异样的眼神

看到别人的窃窃私语都会很难过

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作者写道:

在生活中,在不同的社会力量的教导下,我们遵循着不同的规则。

有些是法律的明文规定,一旦违反,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有些是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教导,如不要玩火柴、过马路记得两边看看等等,目的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

而最难处理的是存在我们潜意识中的规则,因为那是父母或者看护人从小植入我们大脑中的,它们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也就是说存在我们脑海中这些潜意识的想法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成人之后才有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由于周围的人们或者周遭环境的影响,我们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学会某种规则。经过长时间的“演练”,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意识中。

其实就是孩童阶段,而在那时候孩子们所拥有的选择很少,他们没有真正的力量反抗、逃离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唯一可以选择的便是管控自己的行为,让监护人或者周围的人满意。

所以在成人世界里我们会继续保持这些“可爱”的行为,期待他人的认可。

但现在的我们却从未重新审视过它们,是否对现在想要的生活仍有指导意义。


02  可爱的情绪

在前来寻求帮助的咨询者当中,作者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被可爱的诅咒折磨得疲惫不堪。

上文提到这些行为和观念是在小时候学习来的,所以作者建议以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幸福的方式重新学习。

画人物图

首先,作者建议咨询者画一幅图。如果你也是可爱之人,可以跟着做,看看自己有哪些独特的表现。

(1)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2)画一个穿三角形长袍的代表自己的人形,便于在长袍上写字。

(3)画直线或者其他图形代表四肢。

(4)画几个从头部或者身体辐射出来的线性图形,代表着对周围人付出的精力。

(5)现在总结你对自己的付出或者表现的感觉,快速在线性图形上写下来。

(6)接着在三角形长袍中写下你从不会轻易对别人表达的东西。

最后看下你画的图,强烈的视觉效果会让你知道自己的特殊表现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现在来感受下,你隐藏了什么又丢掉了什么,是愤怒、暴躁、不友善还是自私等。

把聆听身体声音变成一种习惯

当你已经知道被你隐藏起来的感觉是什么,接下来的挑战是要定期聆听自己身体的诉说。逐步确定你的感觉是什么时候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又是如何表现的,与我们的行为有着怎样的联系。

要知道情绪是非常依赖于身体的,当你能够识别一种身体感觉,就能够确定为一种情绪。

作者说:

部分“可爱的诅咒”就是我们无视身体不断发出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调好频率”并接收到这些信息,就可以打破“诅咒”。

同时作者列举了几个咨询者的例子:

莫妮卡:在和一群不熟悉的人吃饭时,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加速运转,嘴巴变干,不停地喝水。但其实在转移不安的状态,就像回到小时候那种紧张的家庭氛围中。

哈米什:当和妻子争吵时他感受到身体里的肾上腺素在窜涌;紧张不安时,他发现双手在颤抖。背后的原因是他在压抑愤怒,不想变得和自己讨厌冷酷的爸爸一样。

艾拉:和朋友在一起时,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朋友的节奏,即使聊天的内容她并不认可。每当想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时,就会想起青少年时期被嘲笑和排斥那段痛苦的经历。

想一想,你是否也会有类似的经历。

紧张、不安甚至愤怒?你会做些什么来缓解当时的状态。

从现在开始,每天检视自己的身体。简单的做法就是在常用的物品上粘贴纸条,看到它们时深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上,关注那些你曾经忽略的东西。

这样你会慢慢发现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03  可爱的工具

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要知道,改变是最痛苦最漫长的过程。

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合适的工具让我们一点点达成自己的目标。这里只是挑出一部分工具,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这本书。

建立内源

可爱的人通常对自我价值及自尊的感知力比较差,非常依赖于别人的认可。

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对“评价源”进行过描述:

“评价源”分为内外两种,取决于自己评判自己的行动(内评价源)还是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外评价源)。

所以可爱的人首先要建立起“内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以下建议可供选择:

自我肯定法:说出对自己肯定的话,以“我”字开头,后面接积极的话。

“一日三好”日记:注意自己好的品质并记录下相关事情,同时注明表现了自己哪些品质。

清晰表达

对于大多数可爱的人来说,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一件尤为困难的事。下面的工具可以帮助你更为自信地表述信息。

鼓励性的肯定句式:当不敢做某些事情时,心里给自己鼓励,“加油、你可以做到、你是最棒的”等等。

姿势:站直身体,看着对方眼睛会更为自信。

语气:试着用一种清楚、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话,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选择地亮出微笑:过度微笑会让人产生一种安全感,表示服从的信息,所以你只需要冷静、平稳地说出想法。

学习说“不”

恐惧的反应在可爱的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让我们害怕说“不”。

所以让我们以一种比较安全的方式开始尝试,作者称其为“客气地拒绝”。

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个朋友成功拒绝合作方的例子。

(1)先感谢请你帮忙的人,感谢他考虑你。

(2)礼貌但清晰地表达你的拒绝或者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好好考虑这件事。例如:我想我不得不错失这个机会了或者我要跟谁商量下,什么时间给对方一个具体的答复等。

(3)试着做某种积极的推进,让事情有个好结局。比如把朋友推荐给合作方,但前提是必须确保你推荐的这个人感兴趣,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4)不要举棋不定让对方有机会说服你。在对方察觉到你的愧疚并试图说服你之前,客气而果断地结束对话。


04 可爱的赐福

当你开启了学习之路,一点点接近想要的生活,你会发现“可爱”不再是你的默认设置。你可以继续做个“可爱的人”,拥有可爱的技能和品质,但是这次全凭自己的选择。

换言之“可爱的诅咒”被解除,并将转化为一种赐福。

补充一点,在改变过程中,你可能会懊恼与沮丧自己没什么进步,那么请把自己当做正在学习某种技能的孩子,告诉自己没关系,可以有些许的停滞不前。然后问自己准备好了吗,来,让我们继续尝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家蒋方舟的一番演讲瞬间让马冬红了眼眶、奇葩选手们频频点头,究竟是什么戳中了他们柔软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