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绝对爆笑之弃业医生日志》有感

        最近刚好读完了《绝对爆笑之弃业医生日志》,作者是英国作家亚当·凯。全书笑点不断,但读完之后却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相信不少人在升学的时候会受到长辈的“关爱”,建议你去当老师当兵当医生,说是铁饭碗,有保障。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能让那些建议别人当医生的长辈看到这本书呢?

        言归正传,隔行如隔山,外人看待医生总是只能看到其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了解当医生的辛酸。如该书作者所述,当他挽救了一个生命,可能一个决策失误就能导致结果完全不同,在他陷入强烈的满足感时,别人只会觉得理所应当。当他想去参加好朋友的婚礼时,却被通知要加班,毕竟有垂危的病人等你去挽救,相比之下婚礼又算什么呢。新手医生一周工作时间长达九十多个小时,他女友甚至都怀疑其有外遇。而有些病人无理的指责和猜忌更是让其心里像是插了一把刀,作者开始认真思考离职“既然连病人都和我对着干,我又何苦要进入这个行当呢?”

          在经历了六年的职业训练和六年的病房生涯后,作者终于还是辞去了医生这份工作。虽然在这之前他已经无数次想到过辞职,从实习医生到住院医师再到主治医师以及最后的副主任医师,只差一步,他就能摸到主任医师的位置。如此一来他也能变得收入高,工作时间少,有不少行政工作,能按时休息,没人能让他出任门诊。然而,他却在副主任医师的职位时辞职了。

        他在协助住院医师给一位孕妇做剖腹产的时候,出现了大出血,婴儿毫无疑问成了死婴,孕妇也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写手术病历的时候他无法下笔,一直哭了一个小时。如作者所说“想在这行混下去,就得学会说服自己:这些悲剧不过是你工作的正常组成部分。你不能老去想什么命运之神的问题,要不会疯掉的。之前我也见过不幸去世的婴儿,也抢救过在死亡边缘挣扎的母亲。但这次不同——悲剧发生时,我是整个科室里级别最高、经验最丰富的人,大家都依靠和信赖我,希望我能解决问题。我承担了如此大的责任,最后却失败了。”同事们谁都和他说不是他的错,谁也没法做的更好,医生这个职业就是这样的。你不可能每次出事都哀悼一番,也不可能请一个月的丧事假,生死不过是医生工作中太过平常的一部分。然而作者却无法原谅自己,不断责难自己,“假如我能做得更好——更勤奋,观察更敏锐,更……我可能会提前一小时去查看病人的情况,可能发现胎心宫缩图上出现的细微变化,可能救了孩子,可能让母亲免受一辈子的折磨。这些“可能”盘旋在脑海,让我无处可逃。”于是他变得不放心别的医生,所以手术也亲力亲为,最终无法忍受巨大的压力离开了这个职业。读到这里我泪目了,医生只能尽力挽救生命,但他们毕竟不是神,能做到的终究有限。虽然他们脖子上挂着听诊器,还总爱把生生死死的玩笑挂在嘴边,但他们依旧是那个小孩子,高中毕业时武断地在大学申请表的“医学”一词旁打了个勾。他们是像你一样脆弱的人类。

        该日志发表背景是英国卫生部部长苛责医生这个行业,而舆论却几乎一面倒。为了给医生正名,作者将行医时的日志整理修订发表。虽然国情不一样,但我国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偏见却也大同小异。经历了这次疫情,我们更应该明白,医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而是怀揣着强烈的职业荣誉感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然而疫情期间,依然有肺炎患者扒开呼吸机向医生吐口水这种事发生,着实让人费解及心寒。希望大家都能正视医生这个职业,正如医学生毕业的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生正是这样一群伟大又可爱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绝对爆笑之弃业医生日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