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自杀)

七十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的概念,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人们发现,除了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能够抵御和缓解精神病外,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对于精神病的防御与治疗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1.

早期的研究使人们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深信不疑,但在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方面还有些争议。

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仅仅在应激条件下与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能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这就是所谓的「缓冲作用模型」。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经常通过人的内部认知系统发挥作用。

首先,社会支持可能作用于压力事件与主观评价的中间环节;得到社会支持的个体,倾向低估压力情境的伤害性,通过提高感知到的自我应付能力,减少对压力事件严重性的评价。

其次,社会支持能够在压力的主观体验与疾病的获得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问题解决策略,降低问题重要性,从而减轻压力体验的不良影响。

…………

另一部分研究者支持「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目前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增加社会支持必然导致健康状况的提高。

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结果莫衷一是。


 2.

不过,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的作用模型受到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高经济地位的条件下,研究结果支持缓冲效应模型;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条件下,研究结果支持主效应模型。

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说明,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3.

针对不一致的研究结果,有研究者提出社会支持的「动态效应模型」。

动态效应模型认为,应将社会支持和压力同时视为自变量直接或间接地对身心健康水平起作用,压力与社会支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种关系还会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这就意味着,社会支持、压力与身心健康可能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4.

在深入探讨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过程中,人格因素引起了注意。

一方面,人格因素影响社会支持的感知。有研究证明,个体的社会支持感与个体实际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之间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并且前者而非后者更能有效预测个体的身心状况。

要知道,社会支持的测量大多是通过问卷方式进行的,正因此,反应风格、情绪状态等很可能在社会支持测量分数与健康状况之间制造出了某种虚假的相关。

…………

另一方面,人格因素影响了社会交换感。有研究显示,一个人一旦感知到给予别人的支持比自己所接受的支持要多,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与反抗情绪;相反,如果一个人感知到给予别人的支持少于自己所接受的支持,就会产生欠疚感与羞耻感。

通常来讲,一个人如果担心自己缺乏回报的能力,他便不会求助于人。

…………

除了上述中介作用外,某些人格变量可能既导致了个体较高的社会支持水平,也导致了个体良好的身心状态。研究表明,低的神经质分数、较强的自信心以及良好的应对技巧,很可能是同时导致较高的社会支持与良好的身心状态的人格因素。

比如,一个具有良好应对技巧的人既可能很好地应付人际关系,吸引较多的社会支持,也可能有效地应付不良情绪状态及疾病的侵袭,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之间也许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仅是通过人格因素表现为相关。

…………

这也就是说,人格因素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5.

至于自杀问题,不少证据显示,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者的社会支持要比无自杀行为的个体差很多;生活事件可以通过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稳定性、支持的频度和支持量的大小来改变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这些改变都与自杀行为有关。

提供社会支持能促进自杀未遂者的康复以及防止自杀行为的再次出现。

(参考文献:《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官宇轩;《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王雁飞;《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李强;《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肖水源;《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自杀未遂》,刘连忠、肖水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