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我们借助封面文章的全球化视角,捋了捋人类社会发展的短期宏观趋势。当同样的议题(尘埃),落到构成全球化的地区性一体化组织身上,视角缩小,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一起来看第二篇 《 The European Union is having a bad crisis 》
标题下的小字相当真实 “ By failing to face up to its difficulties, the European Union makes them only worse ” 用大统领的话来说: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
语言点
当我们想要表示「失败做某事」时,第一反应应该在动词前面加not。现在这里有一个可以替换的表达「fail to do sth」。
例如,有一些人经常吹牛,从未履行自己的承诺。
除了可以这样的表达:He did not keep the appointment.
还可以这样说;He failed to keep the appointment.
所以,以后想要表达do/does/did to do sth, 可以试试这个表达「fail to do sth」。
大多数人脑海里的欧洲——富足发达的天堂,自由民主的榜样
语言点
1.cement 本意是「水泥」。所以作为动词的时候,还有「用(水泥)黏结」的意思,再把意思延伸一下就是「加强(关系)」,相当于strengthen。
例如,总统去访问别国是为了促进两国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说The President's visit was intended to cement the allia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2.文中的 a beacon of sth 和 an exemplar of sth是一对亲兄弟,都是表示「是...的顶塔/典范」
比如,在动荡的年代,科比被许多人誉为人们的希望之灯/典范。
kobe was a beacon/an exemplar of hope in troubled times.
但对欧洲历史和发展近况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会儿的欧洲,是个貌合神离的联盟(要素察觉!气突苏!
为欧盟点歌一首“牢不可破的联盟”)
牢不可破的联盟Various Artists - 最新热歌慢摇93
现在的欧盟,更像被切了块、只能靠着马苏里拉芝士拉出的丝勉强连在一块的Diavola披萨一样,表面美好,内则复杂。
(不拉丝的披萨不是好披萨)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气候危机”、俄乌冲突等等问题,已经是让欧洲主体-欧盟有些喘不过气来,很多问题还没解决,新的又冒出来。这不,疫情又来了。
第三第四段就指出了疫情当前,欧盟暴露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语言点
bone除了大家平时所熟悉的「债券」的意思之外,还有「纽带;联系;关系」的意思。
比如,the bond(s) of friendship/love 友谊的纽带/恋爱关系,the family bonds家庭关系。
其实这词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意思就跟我上文出现过的cement的意思「加强(关系」)一样。又get了一个同义表达,所以在文中表「加强」的英文有cement、strengthen以及bond。
学习语言,特别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多留个「小心眼」,那就会有所收获。
从经济危机演变成为政治和宪法危机,顺带还要考验成员国的组织信任度(参考意呆利是如何控诉欧盟只打气不给力)
如果只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宏观问题可能还好(相对而言,其实也很惨了…)但所有欧洲政客估计都明白,疫情易渡,债务难免。这就是接下来第五段的主要内容,还没走出欧债危机的欧盟又要面对这道难题,欧盟里的老大哥也就是法国德国,刚开始还带小弟们带的挺热心的,但吃不住背债务的小弟越来越多,债务越来越多,老大哥也也掂量着有条件地对小弟们帮助,这在小弟们看来自然是很不爽的:
语言点
当我们提及到「因...某事去批评某人」,第一反应就是criticize sb for for sth。但是文中给出了一个更加新颖的表达的「hammer sb for doing sth」。
hammer就是「锤子」的意思,作为动词是「受到重创」。用锤子敲你几下,是会受到重创的。所以,延伸出来还有「批评」的意思。
例如,由于小猪的「多人运动」以及出轨等等的行为,备受公众的批评。
我们就可以说,Show Luo,a relatively famous celebrity in China,has been hammered by the public for cheating his girlfriend.
题外话,举一个不恰当的生活例子:如果亲戚朋友找你借钱,而你再三考虑附加条件要求对方改变懒惰的生活习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要求他发誓画押好好搬砖早日还清楚你借给他的60%的借款时,我想你的亲戚朋友也难保不重新思考关系了(变身祖安状元都还是小事)
语言点
Division的动词形式是divide 「分开」,常见的搭配是「divide...into」,所以division的意思也跟「分开」有关,那就是「分歧」。在外刊中经常出现的搭配就是「deep divisions within sth」
比如,国内对于这场战争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There are deep divisions in the country over the war.
再比如
divisions between rich and poor
贫富差异
social/class divisions
社会分化;阶级对立
瞧瞧,布鲁塞尔都变得遥远了……
之前的欧债危机,大概其实就是这样子勉强解决的(其实到底解决了吗?很难定性,用“不了了之”形容可能更好)而疫情当前,这样的虚假友情也被直接揭开,各国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拦截扣留物资。强如德法,国内情况还好。但诸如意大利、匈牙利以及东欧国家普遍吃不消,要不然也不会扭头示好中国求援。
接下来第五段之后的内容,个人认为才是重中之重。
历任法国执政者其实都是欧洲主义者,倒不是说什么崇高的理想信念,这是由其国家在欧洲的地位决定的。作为欧洲范围内主要的大国,一旦欧盟一体化实现,背负着沉重历史反思任务的德国也只能排第二,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法国,它将从某个角度实现两百年前拿皇的理想:统一欧洲,成为领袖国家带领欧洲的发展。
马克龙也不例外,所以他预见性地说:
(无打架,不民主)
可惜欧盟并没有机会去讨论并执行这一明智建议,现有的松散联盟只会像古罗马后期的元老院一般,喋喋不休就某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讨论好几天却没有任何结果,因为利益代表太多,所以达成妥协和共识变得极其艰难,正如文章提到的:
语言点
mutualize 是mutual「相互的」的动词形式,解释为「相互间发生关系」,这个词很好用。过去我们常常说help each other,这个表达是没有错,在写作中想要让老师眼前一亮很难。但是mutualize就是一个词表达了两三单词的意思,更加简洁有力。
按理说这样问题重重的欧盟其实更需要不断地变革,实现一体化推进。然鹅现实正好相反,欧盟开始放弃变革的好习惯(估计是太累了哈哈哈)
语言点
Shy away from是个固定搭配,意思是to avoid something that you dislike, fear, or do not feel confident about (因不喜欢、害怕或缺乏自信而)退缩,躲避,畏避。
比如,The newspapers have shied away from investigating the story. 各家报纸纷纷退避,不敢调查详情。
到了文章末,作者聊胜于无地提出,变革和调整是必要的,从联系的哲学来看,这会让欧洲一体化更加稳固而充满“韧性”,并形成良性反馈到诸如欧元等项目的推进上。
语言点
1.resilient 这个词可修饰「人」或「物」。
当用来修饰「人」时,意思为「有适应能力的」,比如,我们常说年轻人的适应能力要比老人强。The young are more amazingly resilient than the old.
当用来形容「物」时,意思为「有弹力的」。例如,橡皮球就是有弹力的,立马恢复原来的形状。This rubber ball is very resilient and immediately springs back into shape.
2.unmet是meet「满足」延伸出来的词汇,在其前面加否定前缀un,加上met是meet是过去分词表形容词。意思就是「未满足的」,比如unmet needs「未满足的需求」。
其实unmet算是一种构词法「否定前缀➕动词的过去分词」,undid「未做的」,unsaid/unspoken「未说出口的」。这种单词以后见一个记一个。
到最后总还是避不开谈钱,如果欧盟还要继续下去,就必须对于困难的成员国进行帮助,否则后果严重。这里提到了“significant debt mutualisation”(既然欧洲一体化,那债务也得一体化?这又是一个大课题)
(2012年的事,也不远)
对于主权国家构成的欧盟来说,债务一体化的确会是一个大挑战,但如果要推进一体化进程,这也是早晚要面对的;这方面的典范就是中国“财政支付转移”,比如中西部省市不够花了,中央调拨沿海省市的富余资金进行支持。
个人认为,要想一个问题缠身的主权联盟达到这一步,真难!先度过疫情再说吧。
作为全球化的一种具体反映,欧盟这种区域一体化如今的困局,其实也是全球一体化的真实写照。接下来的两篇,我们借助TE中不同视角的文章,继续聊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