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威尔”一书有感

顾恒讲克伦威尔这本书用了三周的时间,关于这本书的背景铺垫,延续话题,用了将近两个多小时。我从中感悟到的几点:

第一,政治确实是个肮脏体系。历史上政治上的人物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其中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同时又忠诚于国王的莫尔之死,让我看到了,即便是如此正直善良,深得君王宠爱的一个人,也能因为国王必须对教会进行制裁而成为牺牲品。

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博弈,而产生的踩踏,这里面是要死人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第二,作为权臣的命运逻辑。克伦威尔最终被斩首的结局确实令人感慨。克伦威尔从底层平民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聪明才智,情商不可谓不高。但即便是如此,聪明的人却无法预见到自己最后的结局。即便有老师沃尔西被判叛国的前车之鉴,中间又有莫尔的杀头,都没有让他产生足够的预警。可见我们任何时候要警惕命运,不可得意忘形,懂得见好就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智慧的人生。


第三,历史的进程具有其和偶然性。国王为了离婚娶安妮柏林,却在误打误撞中推动了王权和教权的分离,使得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因此为王朝获得了额外的财富。虽然最终以安妮砍头作为结局,再次验证了充满情欲的爱不可信。但不可否认,历史上因为安妮的出现。而产生了这样一段插曲,而这种插曲却推动了历史深远发展,因为在对婚姻权的斗争中,皇权居然和教权分离了,而且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在英国同时催生出来了天主教之外的福音清教徒这一派。所以说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性以及必然性。一片雪花的坠落永远不知道都是它促进促成了雪崩的发生。


第四,关于宗教

教会借由上帝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所以我们看到教会丑闻频出,但并不是上帝出了问题,上帝仍然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信仰,是灵魂的寄托。就像中国的佛教,佛法以及寺庙。寺庙是组织机构,由人来经营,所以必然会出现很多人相关的问题。佛教的书籍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也不能读完。所以有两类学问不能研究,一个是佛学,一个是易经,因为这两种学问,一研究可能就出不来了,但是这并不会影响佛法的至高存在。因为神既道,道既法,道法自然,如来。道法是自然规律,所以要辩证的去看。


第五,历史事件,比如文艺复兴,比如法国的大革命,比如启蒙运动。

后来的人听着这些名词,不明觉厉,曾经我就有这个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这些都只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偶然必然发展中的标志,一个里程碑。一体两面,有好有坏,不必太过于夸大其理想性。

顾恒好书榜专栏里,很多都是社科类的书,对开启心智是非常有作用的。如果我们收到的都是教科书的填鸭式教育,又不能够开启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元认知能力,更不懂得去读历史。去读哲学书籍的话,只会让自己处于一种井底之蛙,固步自封,思想僵硬的状态。社科类书籍可以让你看到自己所带的狭小空间之外的世界,你能够更客观的去了解这个世界,明白真实的世界是怎样,从而做一个更清醒的人。而成为一个清醒的人,能够让你不固执,随性洒脱,生活的更加积极豁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克伦威尔”一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