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e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áo)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一部分:绝学无忧

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著,人生只凭自然,如果修炼能达到这个境界,那么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自然就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

第二部分: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讲话时对人的态度,唯是诚诚恳恳的接受,阿是拍马屁的应对,不管事实对或不对,一味迎合对方的意见,用这两个字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学习真诚不佞的唯,避免虚伪造作的阿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也许是划分不出界限的,善恶之间,很难分辨,比如你救了一个人,但是这个人以后可能会伤害到更多的人,所以善与恶的分际无法确定出一个绝对的标准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指即使你到达了道的境界,但在这个世界上,你仍有必要陪大家遵守这个世界的种种规则,避免举止怪异,惊世骇俗,这就是第四章所讲到的和其光,同其尘;不可不畏乃发自于自己内心的认识与选择,是为了利益众生而随顺众生,而不是受外在环境的制约,执著一般相对的价值标准,比如有个东西,大家都认为是黑色,这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称呼,你也就跟别人说是黑的,不必硬说是白的,否则将有麻烦,无法彼此沟通

第三部分: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荒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沙漠一样,面积广大无边,这句话就如《易经》中的最后一卦“未济”所讲的,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没有了结之时

熙熙是指太平、自然、舒适、自在,看起来很好的样子,然而熙字是好而不好,吉中有凶,如司马迁《史记》上提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看这个世上,每个人外表看来好像没怎样,其实内心却有诸多痛苦,一生忙忙碌碌,为了生活争名夺利,好像人活着,就是为了天天都能上舞厅,都能坐在观光饭店顶楼的旋转厅里,高兴地吃牛排大餐

又好像天天都像春天一样,到郊外登高,到处游山玩水,这样的生活真的快乐吗?真的幸福吗?因此才会有“我独泊兮其未兆”,要如一潭清水,微波不兴,澄澈到底;应该“如婴儿之未孩”,平常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婴儿般的纯洁天真

儡儡如同孔子在《易经》上说的:确然而不可拔,自己站在那里,顶天立地,如一座高山,不可动摇;无所归如孔子所言,君子不器,不自归于任何典型,无法将他归于某一种范围,加以界定

众人皆有余,世上的人拼命的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我什么都不要,遗世而独立,好像世界上的人,都忘了我一样

第四部分: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

一个修道有相当体悟的人,他可以做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昭昭就是高明的样子,一般人都想这么高人一等,而修道人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给人看起来,反是平凡庸陋,毫无出奇之处;我独昏昏,同时也说明了修道人的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利益

并且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普通人对任何小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是我倒是闷闷笨笨的,外表和光同尘,混混饨饨,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你们要聪明,就让你们去聪明,你们到处吹毛求疵,斤斤计较,但我倒是无所谓,视而不见

再者,一个修道人的胸襟也要澹兮其若海,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飂兮若无止,飉不是台风,而是高雅的清风,如空中大气清远徐吹,这种境界,要自己住在高山上,方能有所体会

第五部分: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一般人对人生都是有目的,或求升官发财,或求长命百岁,而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就如佛家所说的随缘而遇,但是随缘而遇还不够,还要顽且鄙,顽是指非常有个性,永远坚持不变,鄙是指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让人看不起,就如民间流传已久的《济公传》,其中的主角济公和尚,他时常弄些狗肉吃吃,找点烧酒喝喝,疯疯癫癫,冥顽不灵,人们都瞧他不起,但他却是最解脱、最不受限制的人,这样的境界,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也是很难做到的

才会有“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种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这乃因为自己“贵食母”,“母”字代表生我者,也就是后世禅宗说的生命本来,“贵食母”就是要死守善道,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的怀抱,也就是道的境界中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