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12月底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着整个中国大陆,截止2020年2月12日11点,累计确诊的患者已达44742人,疑似患者也有16067人。
虽说现在疫情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人们对这次疫情的发展还并不乐观。
虽然少了之前的恐慌,但是,焦虑的情绪任然此起彼伏,抢口罩、抢酒精、抢大米,甚至抢双黄连。
一波又一波的焦虑,无不表现出对疾病的恐慌和担忧。
那么,人们到底在担忧什么呢?
1. 担忧自己患上疾病。因为这样的新型病毒,并没有特别好的特效药,对治疗成果的不确定性担忧;
2. 担忧疾病的爆发。虽然很多城市都已经封城,但对于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来说,封城相当困难,加上潜伏期的不确定性,以及返程人员的流动,随时可能爆发新的疫情;
3. 虽然,国家已经提出对疾病进行“免费”的治疗,但是很多地方医疗水平有限,医疗条件有限,担忧自己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4. 疫情背后的隐形担忧。靠出卖时间获取工资的人们,这段时间可以说没有工作。国家机构尚有工资保障,很多民营企业却只能给予基本工资的保障,房贷、车贷、消费贷突然间就如一座大山压在了肩头。
这内忧外患的担忧,组成了一张庞大的结网,让人找不到出路。
让我们来一层一层的把这些问题剥离出来,认真分析这疫情的“治”“疗”“费”
1
“治”,在新华字典中有“医疗:治病。治疗。医治。”的解释。
针对这次疫情,治疗费国家给包揽了。然而,前期疑似检查的费用,或者一般炎症的费用还得自己出。
另外,我们看到“吹哨人”李医生在抢救的后期用了ECMO“人工肺”,这可就是一笔大开支,想想《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当年给他父亲医治时使用的人工肺,这个大几十万的费用就这样出去了。
可以看到,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治”的钱就包括治疗期间的费用,主要有:手术费、医药费、床位费、检查费等。
这部分看得见的“治疗费”,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我们来看看现在主要的几种大病的治疗费用: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癌等重疾生存率将进一步提升,癌症将发展为一种病程长、花费高的新慢病。后期的癌症靶向治疗药物费用也是极高。
2
“疗”, 在新华字典中有“医治:医疗。治疗。疗程。疗效。疗养。”的解释。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费用,因为暂时还没有,只靠自身免疫来做斗争,整个疗程也比较长,这也就是病情还不能完全控制的一部分原因,收治的病人只有靠部分药物和自己来抵抗,治愈的人数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初步治疗结束的病人,必然要进入新的一轮疗养,虽然专家提示,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短期内不会再次犯病,但是这样的疗养还是必不可少,只能在家隔离静养,等待整个身体机能的恢复。
新冠肺炎如此,其他的病症同样有这样的问题。
“疗养”期间的费用就不如“治疗费”这样可见,但这部分费用还是可以预测得到。
“疗养”期间的护理费用、补充营养的费用、机能的康复费用、甚至期间的家人护理的交通费、住宿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并且这部分开支,伴随着整个治疗的全部过程,有时这笔钱甚至是终身的,比如重度中风患者,就需要终身的护理。
3
“费”, 在新华字典中有“需用的钱财:费用。学费。”的解释。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就是这看不见底的日常生活费用。
这次新冠肺炎对患病者以及未患病者都有了很好的教育。
患病者,在治疗期间的日常生活费用。治愈后,因为需要疗养,从而无法参加工作,就只能获取基本生活费的工资。
需要还的房贷、车贷、信用卡账单,这些都不会因为你成为患者而被豁免。
而未患病者呢,虽然这段时间被自我隔离在家,减少了不少线下消费的可能,但是,面对遥遥无期的复工日,心里面不觉有点发慌。
这份工作是否还在?自己能否挺过这段时期的经济压力,无数个灵魂拷问同样敲打着各位在家隔离的朋友。
子女需要学习,父母需要赡养,生活还将继续,副业刚需也成为了一个新话题。
那么,针对这些“治”“疗”“费”我们能做什么呢?
1. 准备足额的看病费用;
2. 留有充足的疗养费用;
3. 保障未来生活的必要开支;
这一揽子的保障,我们推出了“福禄全能保”的一整套保障服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推出了针对特殊用药、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费用所发生的身故等责任,关爱社会的两款普惠产品:药无忧以及畅无忧,全方位保障我们的朋友。
药无忧:低至19.9元就能拥有200万的癌症用药费用,强烈支持在罹患癌症后,长期的药物治疗费用。
畅无忧:29.9元就能获得22万的安心和责任,给自己也是给家人一个最好的交代。
性价比极高的两款产品,相当于一杯咖啡、一个口罩,在这疫情肆虐的今天,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心安。
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抗击这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