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学习报告】知识付费后,你变得更好了吗?

PS:16年至今,花了三万多在知识付费上,不敢说每一笔花费都深思熟虑过,但至少大额度的花销是考虑过ROI的,庆幸的是,基本收回本钱了,部分的花费还实现了超预期收益。所以,相信这份报告还是能够提供些许参考的。


想来第一次听说李海峰老师的DISC课程,应该是在17年的9月,彼时第一次接触线上知识付费社群“行动营”,带队的一些伙伴在学习这个课程,后来偶尔线下见到一些小伙伴嘴上也在念叨这个课程,适逢此次剽悍江湖推出访学计划,便入手了这个课程。

用一些小伙伴的话来说,从线下课到线上课,价格上近20倍好,内容质量还更丰富了,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还是蛮值得的。

见缝插针把课程听了听,也该写份学习报告,回顾一下这一期课程中的所思所想了——自然,课程本身内容不见得会涉及,毕竟,任何东西都有价值,讲我所习得的,于你未必有益,看完我的思考,再决定自己买入好好研究一二不也挺好的吗。

思考一:知识付费的初心,为了成长还是被焦虑裹挟后的行为?

知识付费的风口吹了好久了,能看见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多少有过一些付费行为。

只是不知,你付费的初心起点,是什么呢?

真的为了成长,还是彼时营销文案刺激之下,被焦虑裹挟?

如果付费的那一刻没有一些经得起推敲的考量,未见的这是一次值得称道的付费行为。充其量我们是被收割的一波。

当然了,有的人未必为了成长而付费,只是算了算ROI后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所以就入手了。这也是一种视角。

总而言之是,真金白银出去,你算过ROI吗?

思考二:谈成长,你是似有所得的颅内高潮还是身体力行后的真正习得?

有时候我们买完书,买完课,哪怕不看,也觉着自己“收获满满”,买了=学完了=收获了,这是部分人的常态(包括某些时候的我)

更厉害的一些人呢,真正的看了课,学习了知识,其中的一些东西也确实让我们有所触动,“哎呀,真是太棒了”,嗯,当此之时,我们便觉得“有所得”、“成长了”,也觉得“值回课程钱了”。

可是,这样的感觉是很欺骗人的呢,一如最开始买了=看完了,当我们有了“成长了”这种感觉时,事实上可能进入了另一个坑——感觉总是容易流散的,一旦流散,下次再激发又得费点力了。

而更高阶的是,把握住那种感觉后记录下来对应的片段,并且反复琢磨,用那些话语去反观日常言行,并进行调校,当我们的某些言行开始往更好的方向去走时,这才算真正的有所得呀。

思考三:21天速成、你买的是什么牌子的大力丸?

不知道何时起,21天某某训练营的招牌开始风靡与盛行,似乎当真我们21天可以改变命运一样。

理智尚存,九年义务教育还在就应该知道,好多的东西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妄图通过21天什么训练营就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一些言行习惯,你都不怕药吃出问题了吗?

还好的是,下单前特意看了,这个课程没有推21天训练营,或者说,没有只推21天训练营,而是有配套的365天陪伴,且线上线下结合,还有分阶段的内容。

从这个视角看过去,这不是那种卖大力丸速效药的地方,而是真的在试着教会你,陪伴你习得一些东西的地方。

知识付费上,不知道你花了多少钱,也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以上三个问题。

希望这份学习报告能让你回过头去看看那些知识付费行为,以及检索一下,自己的成长属于哪种类型、自己买的是大力丸还是有效药吧。

PS:16年至今,花了三万多在知识付费上,不敢说每一笔花费都深思熟虑过,但至少大额度的花销是考虑过ROI的,庆幸的是,基本收回本钱了,部分的花费还实现了超预期收益。


剽悍江湖访学计划、凌逍逸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海峰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学习报告】知识付费后,你变得更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