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课堂

这学期我选了四门课:Python编程、统计、营销和机器学习。前三门是必修,机器学习是我自己主动要求加的,因为编程和统计对我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内容,估计不会太难。我跟领带君保证,我一定会以必修课为重,先试听几周,如果觉得跟不上就马上退掉。

仔细研究了一下各门课的教学大纲,发现有一栏“荣誉守则(honor code)”很有意思。以前读研究生的时候honor code无非就是开学的时候老师跟大家讲一讲,同学们不要互相抄作业啊,引用别人的文献要署名啊,之类的。这个学校每门课的honor code又会有具体的要求,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写得非常详细。比如编程课,老师采用的是所谓的“单向原则”:小明和小红可以一起写作业,但是如果小红写完了,小明没写完,小红可以看小明的作业,然后为他提供建议,但是小明绝对不能看小红的作业。如果小明和小红都写不出来的话,他们不可以互相看对方的,只能去问老师或者助教。学生之间分享代码也是绝对禁止的。当然这些都是全凭自觉,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没有人会像班主任一样一直监视你。鹿说他读博士的时候连考试都是没有监考的,说得崇高一点,大家都是来追求知识的,靠打小抄混个文凭,算什么英雄。

编程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老师是不讲课的,学生先自行观看这一周的教学视频和做测验题,到了课堂上三个人一组做编程练习,应用学到的内容。老师和助教会不时到每组查看情况、回答问题。我们都说,老师的工作可真轻松啊。不过编程课本来就是轻理论重实践的,就像游泳一样,天天讲理论都没有用,下水游游就知道了。在课堂上讨论和互相纠错的过程,反而让我对一些内容印象更深刻。我跟艾瑞克和史蒂芬一组,目前看来他俩智商都在线,也挺好说话的,这学期不会太拉胯。话说美国人这种处处都要鼓励小组合作的风格我真的过了很久才逐渐适应,因为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不一样,外向性格的人在讨论中能激发思维,学得更快;我这种内向性格则是在独自思考中吸收知识的,以前要是有人一直在旁边说话我根本学不进去。所以其实这种小组练习也不适合所有人,但作为人类我每天也是需要一定的社交量,总不能这一年天天就自己闷头学习吧。另外有这个机会能跟同学加深交流也挺好的,平时互相也有个照应。

营销课是商学院的教授讲的,课堂上大部分是讨论案例。公司要求我们每人都选三门商学院的课,因为我们不能只会写代码,还要了解行业是如何赚钱的。以前听人讲商业案例讨论觉得非常高大上,自己看了才知道其实就是给你一些背景资料,然后让你帮助故事的主人公做一个决策,讲讲你的原因和思路。上了两次课,感觉就像在公司开会一样,只要理清自己的想法,然后大胆发言就可以了。同学都是理工科背景,不用担心说的东西太基础。这门课有20%的参与分,所以大家都很活跃,不是提问就是分享心得,经常把老师挤得连正经讲课的时间都没有了。

机器学习是这几门课里最难的一课,涉及到很多数学理论。老师艾伦跟我年龄相仿,可人家26岁就拿到斯坦福的统计学博士,创办了学校的数据实验中心,还曾经入选过福布斯的医疗卫生领域“30岁以下30人”(30 under 30)排行榜。跟她一比,我感觉整个人生都白活了。她的课程设置非常开放,作业可以根据兴趣选做,喜欢理论推导的就可以只选理论题,注重编程实践的就选编程类的。期末的project也是做什么都行:写文献综述、写软件、自己做课题……据说连考试都是选自己喜欢的题做,也未免太随意了吧。她说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要过分担心成绩。我虽然之前在网上自学过相关的内容,课堂上看到复杂的公式推导和符号还是经常一头雾水,只能不断开导自己说这些方法的背景都不重要,我只要关心怎么应用就可以了。当然在应用方面我也是小白,所以只能课下自己恶补Python,免得到时候掉链子。最近看脱口秀大会鸟鸟说的,女人不能要一头没一头,哈哈。

以前读书的时候,上课就是老师的独角戏,我们就像趴在墙上的苍蝇一样没有参与感。现在十年过去,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我,课堂也已经不再是那个课堂了。我很兴奋,也觉得幸福。这一次应该会很不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时代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