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数学任督二脉(二)

如果孩子已经会数数并且加减法做的很好,就可以把竖式加减法拓展到大数加减,同时,乘除法就可以上场了。

用超市购物的场景比较合适,一支笔3元钱,买5支多少钱?

孩子掰着手指头费劲的时候,可以耐心等待,然后引导他:“想不想要快速得出答案呀?妈妈有方法哟。”

乘法出场后,乘法口诀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功课,背诵时候可以找规律:下一句口诀总比上一句多固定的数。

乘法做多了,就可以反过来设计除法了:“妈妈今天买5支冰棍花了10元,每支冰棍多少钱呀?”

一般所有的题目都围绕孩子日常生活来展开,围绕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来展开,这样孩子也特别有兴趣解答问题。

在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能孩子会问:“有没有3-4的题呀?”这个时候不要跟孩子说没有,也不要跟孩子说题出错了,我一般都会带点夸张的说:“哇,你怎么提出一个这么棒的问题呀,你知道吗?这可是初中的知识点哦,3减4不够减,所以结果是-1,因为3比4少一个。”

而桐桐一听说他居然提出了初中的问题,兴奋极了,我就顺带跟他普及一下负数的概念,再出些同类题算一算。

而在超市看到价格签上的小数时,也直接借机普及小数的概念,然后顺带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

而在除法理解后,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就很容易延伸到分数,比如水果切两半时,告诉他一半就是1/2;切蛋糕时分3块,每个人拿的就是1/3。孩子对这个说法好奇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多讲讲,如果没反应就当提前听一听,对分数有个印象。

当整数、分数、小数都有概念之后,可以讲讲整数、分数、小数的互相转化,全部放在一起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会了之后再把负数加进来,把负数和正数的加减乘除融合,基本上代数的计算部分就算到头了。

这些数学知识孩子基本上是用7年的时间在学习,但计算的原理掌握后,可以缩短孩子的学习时间,而如果家长能够有意识的在生活中提前将数学学习做个普及,至少孩子在学校的数学学习会轻松很多。

数学计算是数学中的代数,数学中还有几何知识——图形。

图形涉及到角、形状、边长、周长、面积、体积。角的分类,图形分类,周长、面积、体积公式。有意识的提前普及一下,在生活中碰到对应的形状时就讲点儿。比如拿着一本书,可以是长方体,某个面是长方形,周长怎么求,面积怎么求?长方体的面积又怎么求?只要孩子可以理解方法,计算就是小问题。

小学阶段的图形知识概括下来如下图:

图片发自App

在生活中有意识的根据接触到的图形对孩子做普及和讲解,让孩子提前对图形有印象,对面积周长有概念,避免孩子在课堂上学习时的陌生感。

对孩子来说,计算和图形都不太难,难得是应用题,尤其是融合了好多知识点的应用题。

很多时候孩子应用题不会,不是孩子数学理解能力不行,真正问题是孩子的阅读能力不行。本来数学依赖逻辑思维,但孩子却在还没有应用到逻辑思维的地方就已经卡壳了。

说到读题能力或者阅读能力,有的家长是直接上大量应用题通过题海战术让孩子直接学会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确实也能练出来,所以会有很多种应用问题的题型归纳,相当于用文科思维学数学,会需要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也有可能导致孩子数学解题能力的应变思维弱。

另一种就是提升阅读能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用大量的阅读来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提升了,题自然就能读懂了。

而阅读能力,则是孩子生命中不亚于数学能力的另一种贯穿孩子未来人生一辈子的能力,应该开贴另写。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仅仅是教新知识。他们都会很有兴趣,因为孩子对未知天生想探索,想了解。但如果把知识用教科书和练习题包装起来,再加上一个考试不断评价孩子是否学会,可能孩子被一次次的催促批评后,可能就没兴趣继续学习了。

而如果家长能够提前把知识在生活中以真实的形式呈现给孩子,就能有效改变孩子对学习的看法——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居然都是爸妈在生活里教给自己的知识,熟悉感和亲切感扑面而来;原来上学就是去强化爸爸妈妈教过但没特别深教的知识,孩子会在学会后充满成就感,甚至回家来跟父母炫耀,把父母没有讲的详细的部分再讲给父母听。

数学是有逻辑的,不依赖日积月累,所以只要孩子懂得方法,就可以很快掌握。有时候,回头想想孩子花了6年的时间,就学会12本书——计算和基础图形——的知识,也真是个漫长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通数学任督二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