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提前,然后呢?

当下中国人普遍都很心急,很焦虑,拼命往前赶。这是我这些年慢下自己的脚步,在工作很生活中静静地观察和思考的时候发现这个现象。 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中国人当下的心急,焦虑,拼命赶,基本体现在这两方面:赚钱着急,养孩子着急。

 我的日常工作需要和国内国外很多客户打交道,基本上国外的客户发进来邮件后,他们会耐心地等待我的回复,如果在他们的预计时间内没有收到我的回复,便会礼貌地提醒我。当然作为一个急性子的我,基本上回邮件是不会留到隔一夜的。而国内的很多客户,发一个邮件,就跟着打一个电话过来,催我赶紧给他们回复,有的甚至催着我两小时内一定要回复他。基本人人如此。当我回复他们后,他们马上会再打一个电话过来,因为我发给他们的文件,他们是从不仔细看的,他们一定是要打电话来问我的。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普遍现象。我想大概是我们在工作赚钱这件事上很焦虑很心急。

心急焦虑的重灾区应该就是我们的孩子的教育学习上了吧。只要是有孩子的成年人圈子,聊的永远是,你孩子补什么课,我孩子培什么训,你孩子上什么名校,我孩子上什么私立。我发现有很多很多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一个礼拜要上7天培训课,内容有,拼音,英语,思维训练,演讲训练,舞蹈,画画,钢琴,小提琴。。。。很多孩子到幼儿园大班,幼儿园的课基本就停了,不去幼儿园了,而是他们的家长在外面让他们去上小学一二年级的课了。

当然像我们家李备瑜这种摊上一个落后分子妈妈的孩子还是慢地像只蜗牛在路上慢慢走。

几乎每个学龄孩子的家长都焦虑,恨不得他的孩子一眨眼把一辈子要学的东西统统学完。那天我的一个同事有一个和我儿子同龄的女儿,也就是说现在是幼儿园大班刚刚毕业,他女儿语数外已经学到了小学二年级的内容了,不过是在同事老婆的强力要求下去学的,他说他没办法。我就问他:“你说现在那些幼儿园孩子已经学到2年级的课了,那1,2年级干嘛呢?”他:“就学3,4年级的课”我就问他:“那3,4年级干嘛呢?”他说:“学5,6年级的课”我说:“那到了5,6年级呢?”他说:“上初中的课。”我故意再问:“那到初中呢?”他耸耸肩:“上高中的课唠。”我笑道:“那到高中学什么呢?”他说:“学大学的课唠。”我笑道:“那到了大学干嘛呢?”他说:“大学就打游戏谈恋爱唠。”然后两个人哈哈哈大笑。我们的对话当然是调侃来着。

但是请容我细细思考这件事把。那些让孩子什么都提前去学习,提前是指学超出孩子学龄范围很多的硬性知识(也就是死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目标很简单,要超过别人,要进好的学校,将来进入好的企业,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是的,这样做,个例上的成功是立竿见影的。然而人生的成功能这样立竿见影吗?(如果中国有真正的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应该去做一个为期30年以上的跟踪实验,当然,30年呢,以我们现在如此着急如此焦虑,谁会有这个耐心去做这种跟踪实验?)

当我的孩子出生后,看着他小小弱弱咿咿吖吖的样子,我内心一直在问自己,他的一生从现在开始,将应该怎样度过呢?我内心的想法是:我要他健康,身体的健康甚至强壮,思想的健康阳光,我要他热爱生活,我要他热爱探知,我要他不要着急,慢慢来,要有耐心,认真不焦虑地过好一生中的每一个阶段。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一直跟孩子说,学习是一件开始有点难度,但越学越快乐的事,人一辈子都要学习,像爸爸妈妈这样大了还依然要学习。

 当我跟一些熟人和朋友谈起我对培养孩子的观点,她们都嗤之以鼻,她们认为要么我肯定会改变,要么就是我会耽误我的孩子。 从此,我只对她们保持沉默。 当我们什么都去赶,什么都着急,那么我们就无法热爱一路上的风景。所有的事情,都成了任务。我们家有一个邻居一个老阿姨,记得当年跟我说:“早点结婚呀,早点生孩子呀,早点把孩子养大,忙完这些,就可以早点享受了。”按这种观念生活的人,势必生活中的一切变成了任务,那对这婚姻,对孩子的培养还能有几分热爱?

好吧,我只想说,当年我们智人花了70万年的时间进化成现在的样子,我们现在急匆匆地想要变成什么样子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都提前,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