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终身成长
樊登
108个想法
第1章 自序
>> 你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成长
>> 家长随时有改变,孩子都能感受到,并且给出积极的回应,因为“孩子爱我们,远胜过我们爱孩子”!
第2章 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 孩子跟父母对抗的方式,通常是被动的、隐秘的。他不敢正面跟父母起冲突,但他的内心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 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甚至一点点讨价还价,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的关系。
>>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第3章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 孩子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力,谁就说了算。父母一不高兴,就把孩子关在门外,说“我不管你了”,他孤单地在门外哭。这时,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
>>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第4章 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 当孩子出问题的时候,父母第一时间是撇清关系,迅速找到一
>> 个可供指责的对象,这就成功了。
>> 我们每一个职场人都明白,工作中谁会不犯错?只要做事就容易犯错,重要的是之后接着好好干,争取干得更好就可以了。
第5章 我们的思维模式,由父母决定
>> 如果你使特别大的劲儿,想获得一样东西,要么是因为它不够美好,要么它根本不适合你。
>> 大部分人认定我必须是辛苦的,我不辛苦他不爽。
第8章 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
>> 在亲子关系中,冷暴力是让孩子最为恐惧的一种方式。
>> 表现形式就是,父母突然之间不理孩子了。
>>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妈妈不理他、爸爸不要他,用冷暴力的方式欺负、控制他,让他内疚。
>> 有的父母还会把孩子关在门外,或者关小黑屋,用类似抛弃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 当孩子主动和父母和好的时候,大部分父母都会做出错误的总结:管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该凶的时候要凶;家里一定要有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
>> 孩子能主动来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爱父母。
>> 因为孩子对父母是纯粹的爱,他们才能轻易地原谅父母,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总会轻易地被父母控制。
第9章 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 斯德哥尔摩效应,指的是人质被绑架后,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慢慢地,人质有可能会爱上绑匪。
>> 让他生气的,其实并不是生活习惯不一致,而是他认为玛莉忽视他,这才是重点。这件事情揭开了他童年的创伤,他潜意识里觉得:怎么又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又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配偶表现出让我们很难理解的行为。比如,对某一件小事敏感到不能触碰,一提就炸。如果你的伴侣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那一定是引发了他潜意识里的无价值感和不安全感。
>> 有的人总喜欢磨
>> 磨蹭蹭。这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父母总是在时间上催促、唠叨、惩罚他,所以,他在成年后反而更加不守时。
>> 伴侣一旦在这件事上触发了跟他父母同样的模式,不断地催促他,他就会感到难过、愤怒和无助。
>> 如何用正确的争吵方式避免伤痛,是这本书的核心。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建设性地吵架。
>> 只要你不责怪对方,就有机会察觉对方的心路历程。
>> 等她的大量时间,我都用来看书,毕竟总不能无所事事地看着时间溜走。凡事要往好的方向想,用积极的方式应对,这也是一种反脆弱。
>> 爱一个人,是希望他好,希望他开心,希望他快乐;控制一个人,是要求对方只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快乐,占有欲会很强。
第10章 养育孩子,本质上是一个复杂体系
>> 还原论的核心是我们如果知道一个事物的每一个侧面、每一个细节,就一定能知道这个事物的全貌。 还原论能解决的是简单的问题
>> 简单系统的特点是可追溯,能够找到因果关系。
>> 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来自外部的规范时,孩子就没有自我成长的力量了。
第11章 在复杂中成长,生命才会充满活力
>> 纯粹为了美好而美好、为了求知而求知的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复杂体系之下成长出来的生命。
第12章 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
>> 简单体系是靠不断地增加规则,不断地研究一个模块和一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 复杂体系则是给生命注入最重要
>> 的原始动力。
>> 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
第13章 真正的爱,不需要交换
>> 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
>> 在父母取消奖励的那一刻,孩子立刻能感觉到父母爱的是谁——父母爱的是成绩,根本不是自己。
>> 孩子的逻辑,就是认为被用来做奖励的东西一定是好的。
>> 很多家长都是命令孩子必须把芹菜吃完才允许吃冰激凌。其中就蕴含着这样的逻辑:芹菜不是好的,你得忍耐;把它吃完是不容易的,但是吃完了,就允许吃冰激凌了。那么,就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冰激凌一定是美味的,不然为什么要等这么久?
第15章 别让“不爱”进入认知
>> 在我家的家庭文化中,从来不会对孩子说,如果他考试成绩好,就给他买什么东西,或者带他去旅游。 我认为,给孩子买东西,带孩子去旅行,都是孩子应得的。
>> 对孩子绝对不要用威胁
第16章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 溺爱是无论孩子做什么,家长都支持。
>> 在他的心中,完全不知道世界的边界在哪里。
>> 父母在关键时期和关键问题上没有发声、没有规范、没有边界,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无条件的爱绝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中也包含着父母一定要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 起初要告诉孩子,或者严厉地表态:“因为我是爱你的,所以我坚决反对你做这件事,我要跟你好好谈谈这件事。” 谈完事情之后,一定还要再说一句:“虽然爸爸今天批评了你,但是爸爸永远爱你。”
>> 这就是父母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你应该让孩子对你无条件地信任、无条件地依赖,前提是你对他是无条件的爱。
第17章 综合应用
>> 如果家长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或者父母的教育方式总是批评,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她就有可能产生依赖型人格,特别依赖一个外在的事物,导致最后变得特别病态。
>> 你不用担心,你给她介绍更好的就可以了,你可以和她讨论。不要随便管孩子的事,用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
第18章 归属感与价值感,让孩子愿意变得更好
>> 不要和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拼命。有时候遇到了坏人,即使欺负我,我也忍耐走掉,原因就是我的生命有价值。
第19章 没有人会自带价值感
>> 如果爸爸妈妈一直在贬低他们的人格,他们照样会丧失价值感。
第20章 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能管好自己
>> 发现亮点,并且提出表扬,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而应该赋予它意义。
第21章 忘掉身份,放低姿态,与孩子一起成长
>> 为了孩子,我们要忘掉自己的优秀和身份,因为我们拥有多少知识,有多优秀,与我们懂得教育孩子的原理和理念完全是两回事。
>> 有的孩子很叛逆,让父母觉得不
>> 可理喻。其实,他只是在自我保护。孩子因为父母说话总伤他,所以套上了一层厚厚的盔甲,他对父母也表达不出爱意。
第22章 综合应用
>> 孩子不需要被表扬那些他做得到的事情。
>> 你唯一要表达的是感谢
>> 如果你能对他表达感谢,他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只有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他才能找到自信。
>> 当我们旁边有一个人不停地批评我们的时候,根本无助于我们把一件事做得更好。
>> 不断责骂孩子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卸责任的过程,这会导致孩子紧张、恐惧,分散注意力,反而更学不会,更学不好。
>> 如果孩子是内向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去发挥内向的优点,而不是改变孩子。内向的孩子有很多优势: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懂得停下来品味生活,热爱学习,善于创造性思维,擅长艺术创作,情商高,精于谈话,乐于自处,谦虚,容易养成健康的习惯,是一个好公民,珍惜长期的友谊。
>> 我们想让一个人改变最有效的办法,不是藏他的手机,不是老去纠正他,而是提高他的自尊水平。越是打击一个人的自尊水平,他就越不会改。
>>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喜欢在别人做对的事的时候,想让对方反思为什么之前做得并不好。这时候,他就得到了负面的反馈。
第23章 所有的美德背后,都是成长型思维
>> 谦虚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知道谦虚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路还长,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 如果一个人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
第24章 积极的语言互动,让孩子拥有成长型心态
>> 如果这个孩子的关注点全都在证明自己上,他就体会不到努力的意义了。
>> 钝感力提醒我们不要对周围的世界过于敏感:别人的评论、要求对我影响不大,我的核心是学习了没有,进步了没有,有没有变得更好。
>> 我们如果能培养出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就不用担心他不够幸福了,因为他无时无刻不从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上吸取养分,都在不断地学习。
第25章 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
>> 作为一个家长,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不断地评判他。
>> 要学会表扬孩子。记住,一定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表扬结果。
>> 家长应该强调的是从过程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而不是整天去强调结果、排名,强调你孩子是不是足够聪明。
第26章 学习成长型思维,允许失误和挫折
>> 我们一起从中学点儿什么
第27章 综合应用
>> 不管教的勇气的核
>> 心是:我们大人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成长最终一定是要靠他有自觉性,他意识到他的人生是要靠他自己来掌控、学习、打造的。大人需要有耐心,去发现孩子的亮点,对孩子表达感谢。
第28章 叛逆的背后是无助
>> 家长要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就要从意识到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 开始
>> 孩子叛逆的核心是无助。
>> 如果妈妈特别唠叨,孩子就会叛逆得更严重。
>> 如果一个家庭中,爸爸出现了三种情况,要么不在,要么太凶,要么不被尊重,这都属于父爱的缺失,或者父爱没有表达出来,孩子的成瘾性人格就会很厉害。成瘾性人格的表现是,抽烟成瘾、打游戏成瘾、吸毒成瘾、搞摇滚乐队成瘾、加入不良组织成瘾。
>> 你如果读过一本叫《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的书的话,就能理解所有洗脑的方法,前提都是想让这个人特别痛苦。当一个人的身体特别痛苦,比如饿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对那个给他一份盒饭的人无比感恩。这时候就可以控制他,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第29章 与孩子进行有效对话
>> 还有一个沟通的技巧,就是你要学会向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多提问,少给建议。
第30章 成为积极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了不起的孩子
>> 一定不要被孩子表面的强硬所影响,记住:孩子叛逆的背后是敏感、是脆弱、是无助。
第31章 综合应用
>>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要学会三条: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保护孩子的安全。 第二条,和孩子建立情感的沟通。 第三条,分享父母的成长经历。讲一讲你当年有没有犯过错,有没有走过弯路,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怎么思考,怎么战胜困难的。
>> 精力不济的时候最容易暴躁,最容易发脾气,就会变得很凶。
第33章 感谢“犯错”的父母,才能解救自己
>> 她心中充满了恨,就注定得不到祝福,得不到爱。
>> 而一个没有爱的人,怎么有能力爱别人?
第35章 避免关系倒错:父母和子女各自回到正确的位置
>> 妈妈控制女儿会导致女儿长大以后总是自责。
>> 一个家庭中,秩序很重要,也就是儒家所讲的次第。
>> 那我们给父母的应该是什么呢?给父母感谢。
>> 要相信,父母在他们的那个环境下,已经尽他们的所能做到最好了。
第36章 综合应用
>> 孩子不能介入父母的感情生活。
>> 我们对身体的各种伤害,都有一些基本的处理建议和应对方法,但对心理创伤,
>> 很多人束手无策,只能靠时间来愈合伤口。实际上,把这一切交给时间,很有可能给我们造成特别长久的伤害。并且,有可能会转好,也有可能会转坏。
>> 父母与其他人一样,都是被优点驱动的。
>> 你要习惯于他们就是这样跟你互动的,这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 一个人的胳膊如果痒痒,他就会挠。最后,让他受伤的未必是痒,而是来自挠。挠得太厉害,给皮肤造成了伤害。 所以,你对一件事情的反应,使这件事情变得更糟糕了,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
第38章 成长关键词:死亡教育
>> 路上有很多人在烧纸,他不明白,就问我:“爸爸,他们在干吗?” 我说:“他们在跟死去的人沟通。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希望死去的人能够接受到他们的爱和关怀。”
第40章 成长关键词:无限的游戏
>> 《论语》上的一句话击中了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提醒的是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你、不了解你,你要担心的是自己有什么好让别人知道的。
第42章 成长关键词:正面反馈
>> 关于运动,就是要多给他鼓励。小孩子有一个特点是有了正面反馈,他就会愿意运动。
>> 孩子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爸爸要多去培养孩子的正面反馈。
第44章 成长关键词:表达爱
>> 就算是父母没有与孩子亲密相处过,这个孩子也一样可以健康地成长。核心是什么?核心是,这个孩子是如何看待父母和自己的关系的。
第46章 成长关键词:换种角度看问题
>> 苦中作乐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
第49章 成长关键词:仁者不忧
>> 所有的无力都来自关注不能解决的东西。
第50章 成长关键词:三根支柱
>> 作为人的成长,那简单的三行代码到底是什
>> 么?我个人的感受是,首先,孩子心中要有坚定的无条件的爱。其次,这个孩子要有价值感,他要知道自己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创造价值,是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最后,是终身成长的心态,他能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正是自己成长的机会。
点评
认为推荐
陪伴孩子成长就是帮孩子建立三个支柱:他有父母给予的无条件的爱、他能获得自己的价值感、他养成终生成长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