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多古老?河南为什么简称“豫”?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大象中原

春暖花开,阳光正好,各地的景区陆续恢复开放,让蛰伏已久的心灵蠢蠢欲动。

疫情还未结束,已在缓和向好的路上,就像河南博物院这座雄浑大气的主体建筑,戴着脚手架织成的“口罩”,也在向着更好的状态进发。

老远就看到“金字塔”被护栏围住,还以为博物院暂停开放,进门后松了一口气:虽然主展馆因装修关闭,但主要的展览移至侧面的报告厅,古老文明将在“大象中原”的陈列中绽放光彩。

河南又没有大象,为什么叫“大象中原”呢?

现在的河南是没有大象(除了动物园),但远古时期,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地区水流纵横、森林茂密,是很多野象的家园,河南因此被古人称为“人牵象之地”。

“人牵象”——象形字“豫”的来源,这就是为什么河南简称“豫”。

(灵宝出土的剑齿象牙齿化石:距今约200-50万年)

除此,“大象中原”的“大象”另有深意:

中国的文字源在甲骨,出于殷墟;中国的哲学源在周易,成于老子;中国的姓氏源在炎黄,根在中原;中国的国家源在夏代,都于偃师......

所谓“天下名人,中州过半”,那些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圣贤胜迹,大都出自河南。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河南北峙太行,南接汉淮,西距伏牛,东引齐鲁,名都相望,城垣相叠,黄河襟抱,沃野千里。从夏至宋,这里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称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坐拥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以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名城,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丝绸古道从洛阳延伸,佛教传经由白马寺开始,中原文化广纳百川,辐射四海,演绎出了中华民族的煌煌生机。

话不多说,进馆细看!

‍‍史前

史前时代一般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时代,中国的史前时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考古学上认为的:从远古人类开始到盘庚迁殷(甲骨文出现)的时代;另一种是历史学家认为的:从远古人类到有文献记载的西周共和纪元之前的时代。

这里我们采用前一种说法。

史前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300万到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1万年到5000-2000年前)和青铜时代(夏商),其中旧石器时代占据了人类历史99.8%的漫长岁月。

距今50万年前,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人类活动,河南境内(南召、淅川、卢氏、许昌等地)发现了古人类化石遗址73处,揭示了当时人类的生活情景: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骨器和木器进行劳作,懂得用火熟食并驱赶野兽,逐步摆脱蒙昧。

(南召出土的猿人牙齿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分野是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9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南地区相继出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裴李岗文化距今约9000年到7000年,因发现于新郑的裴李岗而得名。裴李岗的出土遗迹包括半地穴式建筑、墓葬等,出土文物包括石质农具、粮食加工工具、陶器、鱼镖等,还有骨笛、符刻龟甲等宗教艺术用品,说明中原地区已经进入以农业为主、采集和渔猎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

(裴李岗出土的石镰、石铲和石斧)

(舞阳县出土的刻符石柄和刻符龟甲:属于裴李岗文化)

‍下面这件文物要隆重介绍一下:这是舞阳县贾湖村出土的骨笛,是距今8700年到8200年裴李岗文化早期的文物,以鹤类尺骨制成,可吹奏七声音阶,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且音乐性能最好的管乐器;这支骨笛出土于1983年,它的发现将中华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甚至改写了音乐史,可见音乐是人类文明与生俱来的艺术。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距今6800-4800年的一种彩陶文化,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均有分布,但最早发现地为河南渑池县仰韶村(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发掘),故命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期,在中国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出土于三门峡的红衣彩陶钵)

(仰韶文化彩陶的主要纹饰)

和仰韶文化同时期的还有大汶口和屈家岭文化,前者分布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后者分布于长江中游地区,它们在河南境内均有发现,反映了不同文化类型在中原的交流融合。

(出土于郸城县的白陶鬶和镂孔陶豆:属于大汶口文化)

(出土于淅川县的涡纹彩陶壶:属于屈家岭文化)

龙山文化(距今4800-4000年)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再黄河中游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此时筑城、冶铜和凿井技术出现,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石制农耕工具和轮制灰陶器,国家已现雏形。

(出土于巩义的白陶鬶和出土于淅川的灰陶盉:均属于龙山文化;其中白陶鬶是古人用来烧水或温酒的容器,形似展翅欲飞的鸟,是崇尚鸟图腾的东夷人对自然的模仿)

时代再往前,文明的曙光越发明朗。禹传位于启,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家天下”的开始,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诞生。那时没有文字记载,但遗迹和文物的发现却提供了确实的证据,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以及中原诸多夏代遗存的发现(如巩义稍柴、郑州洛达庙、伊川南寨、荥阳薛村等),证明了夏王朝曾在中原建都,揭开了夏朝神秘的面纱。

(夏都偃师王宫模型)

(夏代的铜爵:表明夏朝已进入青铜时代)

‍夏代遗迹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种形如雄鸡的陶盉,这是夏人祭礼是常用的礼器——鸡彝,这种灌礼祭器的认定是夏史有力的物证。

(出土于伊川的黑陶壶形盉:属于灌礼祭器——鸡彝)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从商汤立国到纣王灭国的500多年间,商超曾多次在河南境内建都,目前在偃师、郑州、安阳等地都发现了王都遗址,在信阳、温县、新郑等地还发现了大量商代文化遗存。

商人敬神崇鬼,开始使用成体系的文字,铸造了大量青铜器,制造了原始的瓷器,将青铜文明推向了高峰。

(出土于郑州的兽面纹铜斝:商代前期酒器)


(出土于郑州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商代前期的饮食器)

(出土于郑州的兽面纹提梁铜卣:商代前期的盛酒器)

(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公元前1300年前后,商王祖丁之子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小屯一带),之后整个商代后期都以此为都。清朝末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的历史成为信史。随后考古学家又陆续在安阳洹河两岸发掘出宫殿宗庙区、王陵区、祭祀区等区域,出土了数万件铜、陶、玉、石等遗物和十多万片甲骨,埋藏了3000多年的商代最后都城的秘密得以揭开。

(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的铜觥:商代后期酒器)

盘庚迁都于殷后,商朝逐渐强大起来,所以后人也把商朝叫作“殷商”,这不仅是商朝的大事,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因为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标志着人类走到了史前历史的终点,从此开启了有成熟文字记载的历史。

甲骨文是殷王室用来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演变而承续至今。甲骨文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美国有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就叫“甲骨文”。

(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刻辞龟甲)

‍(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刻辞卜骨)

‍‍古都

漫长的史前时期结束后,人类文明在短短的几千年中,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上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跨越大洲可能需要数代人的跋涉,如今的人能在一两天内从浪漫的土耳其,辗转东京和巴黎。可见,文字就是文明的催化剂。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州河南曾长时间占据历史的中心,太多王朝在此建都,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古都接着古都,如冒泡一般,文明在此绵延不绝。

商朝之后,第一个崛起的古都是洛阳。

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今洛阳);后成王即位,周公辅政,迁殷遗民,营建新都洛邑,称为“成周”或“新邑”,那时洛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与宗周并立、抚镇四方的又一王权所在地。

(信阳出土的西周兽形觥盖首)

周公营建洛阳后,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西周中期,逐渐形成了等级严密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体现在贵族祭祀、礼仪交往、宴飨宾客所用的礼器数量和规格上,所谓“藏礼于器”。河南发现的很多西周遗物,证实了西周严密的礼制。

比如下面 这座“匍”雁形铜盉:盉盖内的铭文记述了盉的主人“匍”作为应国的使者赴邢国探访,邢公赠送了他一些礼物,他用邢公所赐的铜做了这件盉以作纪念;其形状是根据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所造,像“匍”这种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只能用雁之类造型的器物。

下面的这支玉柄铁剑也是西周的遗物,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它于1990年出土于三门峡,它的发现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200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出土于三门峡的西周盘龙纹铜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王朝历经14王300余年,其间群雄纷争,礼乐崩坏,王室日渐衰微,政权名存实亡,至公元前256年终为强秦所灭,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王城内外发现了大量宫殿遗址、仓窑群、手工业作坊和贵族墓地。

(出土于淅川的龙首提梁盉:春秋时期楚国青铜器)

(出土于三门峡的战国跽坐人铜灯)

西汉时,洛阳为东方重镇,新莽时定为东都,刘秀起兵于南阳,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之后曹魏、西晋、北魏晚期均已洛阳为国都。

东汉末年,汉献帝迁都于许(今许昌)。三国鼎立,魏霸中原,许昌为魏五都之一。

洛阳、南阳和许昌是汉魏之际风云际会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遗迹遗物。

(出土于永城的西汉青玉勾连云纹戈)

(出土于南阳的汉代红釉陶狗:真是惟妙惟肖)

‍(出土于灵宝的东汉六博陶俑)

‍(出土于新野的东汉二桃杀三士画像砖)

隋唐时,洛阳是帝国的东都,北靠黄河,南峙伊阙,东扼虎牢,西控函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在此交汇,连接东西的丝绸之路在此发端,人口最多时超过百万,是那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出土于安阳的隋代白釉瓷文官俑:河南出土的隋代墓葬中有大量白瓷,唐代有“南青北白”两大窑系格局,在隋朝时已初具规模)

‍(出土于安阳的隋代绘彩陶女侍俑群)

(唐三彩武士俑)

(出土于洛阳的唐三彩鹰首壶)

北宋时,朝廷定国都于汴梁(今开封),这里也是名臣包拯为官的地方,如今开封有座包公祠,纪念这位名垂不朽的清官。

宋元的戏曲、明清的杂艺,均在河南有繁荣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许多文物表现了河南的市井风情。

(济源市出土的北宋三彩听琴图枕)

(焦作出土的元代雕砖俑)

(郏县出土的明代陶院落)

(清代的珐琅镶玉葫芦)

(清代的象牙透雕扇)

‍(清代的象牙白菜)

中原大象

这是一张邮票上的河南博物院:

等装修完毕,这样的壮观建筑就会呈现在游客面前。

这座形似金字塔的主体建筑模仿的是元代的古观星台,古观星台位于登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金字塔顶有一个上扬下覆的“帽子”,寓意上承甘露、下纳地气,表示中原为华夏之源,融汇四方。外部土黄褐色的墙面代表孕育华夏文明的黄土和黄河。

由外到内,由表及里,河南博物馆都在昭示中州作为文明滥觞的煌煌大象。

豫州曾有大象,豫州一直有“大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南有多古老?河南为什么简称“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