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司机

怀着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九一年我来到了通辽机务段,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机车乘务员。

先是教育培训几天,然后就回到了机车队(连队)报到。因为铁路半军事化所以名称和军队类似。当时的老领导很气重我们几个人,相对于转业军人和招工上班的同事,我们也算是科班出身了吧。拿到现场就是一个成手,因此我们都很抢手呢。我被陈指导员分配给了肖师傅(肖大车队司机的统称)做徒弟,肖师傅身强体壮,比我年长一轮。简短的聊了一会,就告诉我等着叫班出乘吧。

回到家里,把准备好的筐,手电,洗漱用品,还有饭盒、手套、工作帽等等整理完毕,怀着忐忑的心情,就等着上班了。大概下午两点多听见有人敲门,我开门就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告诉我几点开车,几点出勤,我连忙答应着,同时打量着这个人,和我一样的年纪,壮壮的,口音还不是本地的,一脸憨厚的笑容。我俩挥挥手,他就骑着自行车走了。(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话,所以上班都得有专人叫乘,俗称叫班,叫班人员多数是考工或者专业分配人员,锻炼几年,然后才有机会出来当乘务员。每个人有一台自行车,分片叫乘,因为火车司机分布各地,居住东南西北都有,因此这个工作也挺累。也容易引起矛盾,因为有的时候有些司机不想上班,就耍赖,说没叫班,结果也没有证据留下,往往还会被扣工资。后来这些人学的机灵了,在各家的门框上,仓房的墙壁上或者某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单独做上一个印记,防止耍赖所用,也可以算是斗智斗勇吧)。

由于乘务员工作的特殊性,必须提前两个小时当单位出勤。于是我简单的吃了一点饭,还带了一些,(因为货车时间不固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班,怕时间长了会饿肚子),提前两个小时来到了值班室,师傅还没来,我就仔细观察着值班室里面的布局。当时值班室比较狭小,看到值班室里面坐着几个人都在忙碌中,每个人前面放着一个小牌子,分别写着计划、出勤、退勤等字样,在玻璃窗上密密麻麻的摆放着一个个小牌子,上边写着名字。人名牌的上边还对应几个牌子,分别写着乘、保、休等字。再环顾房间四周,粘贴着各种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与事故案例,下方有一长条玻璃窗,里面摆放着行车揭示栏(由于铁路各种维修,施工需要限制运行速度的工作计划),最里面有两张铁桌子,我看到有几个老师傅在那填写着什么。(司机报单,用于核算工作时间的),想想大概是司机的办公桌吧。

师傅准时出勤了。他拿出了一个本本,后来才知道那叫司机手帐。用来填写开车和到达时间,中间还记录小组计划,抄写行车揭示等等。

出勤后,我跟着师傅来到了接车地点。叫整备场。有几条铁路,用于排放机车所用。我来到了我准备执乘的机车下,看着这台机车,心里想着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许不会改变太多了吧。前进型蒸汽机车据说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机车了。原因是先进的西方国家已经使用了内燃机或者电力机车了。抓住手把杆登上了机车,一股热浪顿时让我鬓角流出了汗水。虽然处处漏风,但是一个大锅炉所散发的热能就是寒冬都不会觉得过于寒冷。燃烧着的火室,蒸汽塔各种阀门把锅炉产生的过热的干燥的蒸汽输送到各个用气部件,气门手把通过气缸气室带动摇杆和连杆推动动轮滚动,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过程。

做好了整备工作,正点出库喽。看着师傅们有条不紊的做着各项工作,心里也是莫名的兴奋着。领车,挂车,做发车准备,看着司炉(蒸汽机车分司机,副司机和司炉三个职称)往火室里投碳,打开送风器(相当于大号的吹风机),煤炭熊熊的燃烧着。锅炉气压不断的上升,然后司炉打开水泵,往锅炉里注水,气压下降,再继续填煤,周而复始的进行着。十多分钟以后,就达到了气足水满的地步,也就是说达到了开车的条件。

正点开车,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汽缸排水阀打开排除多余的废气(防止汽缸汽室内有水造成水锤)。列车缓缓的起动,随着用气量的增加,司炉投碳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列车也运行的越来越快。当速度达到要求的时候,司机小开气门,用气量不需要太多,相对都会轻松很多,这时候烧火的无论是司炉还是副司机都会耍两下怪锹,头对着窗外观赏一下外边的风景,然后不时的再简单投一些煤炭,口里喊着气压十五公斤,水位八十毫米。(标准气压水位),让徒弟羡慕不已。

我们担当牵引任务的区段是通让线(通辽到让胡路)之间的一部分。通辽到太平川。全程一百二十一公里,因为那个年代蒸汽机车牵引力小,通过能力差,而且铁路通讯装备也落后,线路采用单线半自动闭塞的方式,而且信号一部分是色灯一部分采用臂板,显示距离差,瞭望条件也不好。更由于煤水的限制,所以不能担当更多的牵引任务,所以只能每隔一百多公里就下设一个机车整备换乘地点。

四五个小时之后,随着车轮的停止转动,我们到达了本次乘务作业的终点站,太平川车站。与车站办理签字,车辆列检作业人员摘开机车与车辆的连接处,给了一个启动信号,司机动车,与车辆分离。停车后与车站信号楼进行车机联控(车务段与机车司机之间的作业方式车务段管辖范围是沿线的各个车站,大的编组站、枢纽站是独立的,不在其管辖范围)。全员确认调车信号好了后,司机启动机车,入太平川折返段整备作业。(太平川归白城机务段管辖,是白城机务段下属的一个作业地点,相当于一个车间,由于机车在这里需要整备往返,所以叫折返段。当时在这里整备的机车有来自于白城机务段、大安北机务段、郑家屯机务段和通辽机务段)。

进入折返段以后,到达煤台处确认上煤量加煤。然后走行到三角线(用于改变机车头部和尾部方向的线路)。最后到达整备场,进行整备。司机看车,副司机清炉(用于燃烧的火床煤灰太厚,需要清理。有的由于燃烧不良,生成焦炭,这都需要清理掉),司炉平煤(上煤以后需要把煤炭铺平用与交接班使用),

然后再共同擦车。机车零部件有松动破损还得做小修处理。做完这一切不久接班师傅就来接车了。两班交接完,我们就去值班室退勤,然后步行到太平川乘务员公寓休息。

这种作业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只不过上煤改成上油了。电力机车不需要,只要检查一下机车没有故障就可以。然后加已可靠的停放制动,锁闭门窗把车门钥匙交给整备车间。(如果整备作业人直接上车也可以直接交接)。

人的最初的理想是不是会决定人的一生我不知道。用现在人的话来说思维决定高度确实是有道理的。对于我来说的确实现了儿时的梦。对着镜子看着自己那朝气蓬勃的面颊,浓密的柔软的黑发,挺拔健康的身姿,有些时候也会自我陶醉一下。此时此刻看着自己好像落魄之人一样,面容憔悴,黑的就像张飞,发角眉稍残留着灰尘煤炭颗粒,衣服脏兮兮的,手纹指甲间油泥相伴。唉!别看了,还是好好洗漱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飞快溜走了。没日没夜的上班下班,黑白颠倒,生活没有规矩的苦熬着。外界戏称那时的我们: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机务段的。感觉的确如此。

铁路工作机制按二十四小时计算。大概是因为火车一天不停的运转的缘由吧。因为时间不固定,所以产生了叫班这一工种。机车交路下来以后,提前一个多小时由叫班人员到乘务员家里负责通知开车时间,以防止晚点或者漏乘。那时候叫班人员也是挺辛苦的,由于电话还没有普及,机车司机居住地也分散,他们骑着自行车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黑天半夜的,都要挨家挨户的去叫班。有的时候还被社会上的小赖子劫打,所以都想出来跑车。不过得有新人上班才行,一期顶一期的这也是规律了。

由于有的时候不愿意出车,所以有的时候对叫班心里产生了恐惧感。

半夜听见上楼的声音那一声声的脚步,仿佛踩在了我的心上当脚步声停在我的门口我的心突然狂跳不止这是铛铛铛的敲门声,好好敲在了我的心上唉,下班了又来了只好不情愿的起来,答应一声啊!然后闭着眼睛迷迷糊糊的再躺几分钟起来简单的吃一口东西,或者是不吃洗把脸,精神精神穿上我的工作服,在黑漆漆的夜里骑上我的自行车到单位出勤。那有了手机电话加班也方便了很多但是由于多年养成的习惯自己能感觉出什么时候上班?听到电话铃声心里也震颤了很久。

单位靠近城市的郊区所以说环境不是那么太好。半夜没有街灯,还有一部分土路。赶上下雨,道路泥泞不便行走。现在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去单位的路上都变成了柏油马路两旁也有街灯方便了很多。由于科技的进步,出勤的程序虽然没有变化,相对来说,节省了很多时间,先到出勤值班员处打卡,测酒。然后在值班员处IC卡写卡,领取手帐行车揭示,到电子屏核对然后出勤答题了解当前出勤的重点然后到验卡正确的核对行车揭示的内容然后到出勤值班员处登记核对正确进行出勤听取传达后领取司机报单主要用于记录本次乘务的劳时车次,做为工资的核算证据。然后到了准备场接车检查机车实验数据确认正常后与机务段信号楼联控出库挂头正常输入本次的车次运行的行车数据在车站信号机开放后正点开车。

  我要改变,我要改变现状,我在心里默默的呼喊着,别人玩时候我看书,别人睡觉的时候我在看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机会终于来了,我考上了火车司机,这一年也的确是质的飞跃的一年,蒸汽机车全部取消,都改换成了内燃机车,作业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坐在洁净的司机座位上,我又恍惚了很久。对自己的选择又有了新的认识。人不能以一时的喜怒哀乐来看待全部,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蜕变的过程,寂寞的坚持下可能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每时每刻都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时间是一直前行着。

从蒸汽机车过度到内燃机车,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内燃机车以电器传导为主,各个接触器分布在每一条电路上。哪个电器不动作或者接触不良,都会引起机车故障,导致机车没有牵引力,影响运输效率。

那时的我们普遍文化不高,以转业军人、接班的、考工上班的居多。技校和中专毕业的只有一小部分,而且当初学的都是蒸汽专业,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新生事物。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对对内燃机车的理论和技术业务的培训。回想那个年代,也是值得今生记忆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每个人都在学习,都在努力提高。在家休班的时候也到单位学习,在工作的时候也在讨论,在外公寓待乘的时候也共同研究。那时候在一起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那个机班遇到什么样的故障,怎么处理好的,好便于将来自己遇到故障能尽快处理好。那劲头现在想想都热血沸腾。

效果是明显的。机车虽然老旧,故障率也高,但是由于整体技术业务的提升,也没有几回因为故障处理能力低下而影响运输。体力劳动的减轻,增加了脑力劳动的使用。因此由原来的技术工种也转变成熟练工种。

虽然作业环境改善了,但是机车的保养和维护还是要必须保障好的。包车制度延习了蒸汽机车的制度。四班包车,每班个包一部。清扫,给油,小修日常各班自己处理。一个月机车辅修一次,一年半左右中修一次,(叫架修)三年多大休一次(叫厂修)。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铁路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三次提速、组合列车和高铁的开行、乘务制度的改变,地乘分开的最新理念等一系列的措施,让所有的铁路人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曾几何时,那些只在梦里才能看到的场景,甚至梦里斗梦不到的画面如今真真正正的展现在了面前。那承载几代铁路人的梦如今终于实现。!

前部长说为了建设新型铁路,会牺牲一代铁路人,我们没有怨言。因为我们代表着新时期铁路人的形象。我们可以任劳任怨,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去承受超负荷的工作量。身体虽弱小,心中有宏图。那就是现代化铁路的完美画面。

当一列列列车穿过崇山峻岭,把各种物资运输到祖国各地,当我们把旅客输送到各个岗位,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接点作用,当我们挥舞着汗水和家人聚少离多奋斗在岗位第一线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富强,人们的笑容,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

历史在前进。车轮在滚动。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和汗水,却带不走对职业的热爱,对远景的向往。三横四纵的宏伟蓝图呈现眼前,现代化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实现。我们铁路人,也正以崭新的面貌,与时俱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谱写着新的乐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火车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