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著名的宋朝,还有这些不一样的历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耳熟能详的宋词,一直言传至今。

学古文时,就知道宋朝的文化比较先进,有唐宋的八大家,宋的散文也写得很优美,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柳宗元的《醉翁亭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苏轼的《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无一不是千古名篇,享誉美名。

宋的统治大概300余年,文化作品丰富,恐怕是提到宋,大家都能想到他的政策是重文抑武,可它究竟从何而来,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武官又是怎样的生存状况,宋分为北宋和南宋,这样的局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甚至在南宋还有个特别奇怪的太上皇-今上的统治局面,这些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孙健的《识宋:他们的宋朝》里,以宋代政治史为叙述的主线,选取两宋时期的政治人物,从人物的生活轨迹进行考察,对宋代的政治结构进一步的分析,对以上的几个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作者从特定的视角深入的解析这段历史,有理有据,有料有趣,安排合理,可谓是一本关于宋朝深入简出的好书。

[if !supportLists]一、[endif]以兵起家,以文治国

继五代以来,连连战乱,赵匡胤本就是将军,屡立战功,人望固已归之,而当时的国主尚小,位置本就不稳。他便在这武力之中夺取这天下,虽有“黄袍加身”,想来不过是他为当皇帝演绎的一个故事,让他名正言顺,实至名归。

他虽是发动兵变夺天下,但在夺的时候就与众将约法三章,不杀周少帝,不凌暴朝中大臣,不得抢夺府库,一可见他的仁厚,二可见他为之社稷深远。从小在军中,看得多了,更知道和平来之不易,需要用文化来巩固发展。

因为害怕频繁的战争造成民不聊生,所以在生活上节俭,生出更多的慈悲之心,因知百姓的不易,更知江山社稷都是以民为本。怎么才能减少战争呢?从人民的思想上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理性、人道之风,荡涤了晚唐以来的杀戮之气,开创了一个以文治国的盛世。

天下分久必合,在一种不合适的环境下,肯定会产生新的生生力量,带领着国家生生不息的发展。所以文治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合情合理。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武官的生存境地


在文治大肆发展时,武官在当时的境地就有点尴尬了。皇帝也可能怕武官的权利越大,越会影响到政权的更迭,所以在这一方面,打压得有点厉害。

庆历三年,德顺军生户王氏家族献水洛城,文武两边争执要不要在城边上修城墙,武这边觉得无益,所以派当时正声名鹊起的武将狄青带兵收捕反对的刘沪董士廉还城,结果已经归顺宋朝的蕃部受到惊吓,杀人放火造成动乱。

朝廷里的大臣不提事情的缘由如何,只一味的打压只是奉命行事的狄青,究其原因,狄青为武臣,与其他几位身份不同。

本来狄青有一定的影响力,人民都很爱戴他,在大街上都能引起大批人的观望,但这恰恰刺激了文臣的自尊,如果武臣的军功成为世人崇拜的对象,肯定会威胁到宋初以来文人的地位。所以狄青的兴起,必定会被文臣所打压。

从狄青的事件中可看出,当时的武将命运坎坷,就算没犯事,都会无缘无故受到灾祸。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武将岌岌可危,谁还愿意报效国家呢?

真正遇到带兵打仗时,文臣定是不及武将,可宋朝开文治先河,文臣的优越性导致他们盲目觉得自己也能冲锋陷阵,后来的战事中,当然显露出他们的无能。文有文德,武有武士,兼得,才能长治久安。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太上皇-今上的统治格局

历史伊始,尧帝先找寻下一代有才能的君主,进行培养,立舜为帝时,尧尚在,并一同治理国家,顺便再观察观察舜到底有没有治国之才。不曾想,在南宋,竟然也出现了这一局面,太上皇高宗监管今上孝宗。

高宗无子嗣,在宗子里选到孝宗,对其进行考察,交于皇位。但当孝宗接替之后,高宗并没有把实权交付,而是在幕后指挥着国事。

高宗在56岁时退位,正值春秋鼎盛,退位后还纳了十多名妃子,明明身体状况良好干嘛退位?难道真是想学尧的禅让?原来不是,他是厌倦了政治上的管理,想放下重担,歇息一下,而当时他也受到一些精神上的打击,生母死讯,钦宗死讯,而后完颜亮进行攻击,他只好求和,忍受了巨大的屈辱。大臣们都力主打回去,可高宗不想啊,所以他干脆让位,眼不见为净。

但孝宗是高宗提拔起来的,为了遵从儒家的孝道,在很多事情上会听取高宗的意见,这样就呈现了太上皇-金上两极权利的格局。相当于当今皇上是没有实权的,类似太后的垂帘听政。

自古以来,皇权都是不容分割的,两种不同的思想,统治一个国家,必定会出现乱局。

300多年的宋朝,表面的繁盛之下竟有这么多的意外故事,不读史书,不懂世故。在《识宋:他们的宋朝》里,你会看见不一样的宋朝,看史书,而知天下,懂事理,明变故之法。读,这本书亦是得好好地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文化著名的宋朝,还有这些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