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消费观

图片发自App

昨天米爷爷回家说了一件事:在四中门口,看见有几个放学出来买小吃的学生,其中有一个花5块钱买了一个摊煎饼。吃了两口说,不饿,不好吃!然后随手把煎饼丟到垃圾桶,扬长而去。

小吃店老板娘看着他们的背影,惋惜的说,不饿,你花钱买什么呀!

本来卖掉煎饼能赚钱是好事,但老板娘情愿不赚这样的钱。看着被糟践的粮食甚是惋惜。

我想,这个孩子并不一定家境多么好,随手扔掉的五块钱指不定爹妈要流几多汗珠才能换来。

即便家庭条件再富裕,也不应该如此糟践。

看看身边的孩子,初中的高中的,在家里都是少爷公主一样被宠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如流水,没有节制。

据了解,校园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像这种乱丢食品、矿泉水、学习用品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些学生从父母那里要来钱以后,乱花一气。花光了再回家给父母要,若父母不给,就编造学校要交钱买资料或学习用品之类的谎言。

学生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体会不到父母赚钱的心酸,乱花钱的现象严重。

我觉得造成中学生过度消费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追求时尚。

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好奇心极强的阶段,对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想尝试一下。互联网如此发达,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众多新奇的东西成为中学生消费的原动力。

从众心理。

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宽裕,很多家长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于是同学之间常会产生一种攀比心理,别人有的东西,我也不能缺。比如在大多数中学,都是学校要求统一穿校服,在这种情况下,鞋子成为了同学们攀比的载体。你穿的是耐克,他穿的是阿迪,动辄上千元甚至两三千。

家庭环境。

父母辈小的时候相对来说,物质比较匮乏。现在条件好了,很多父母觉得要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别让他(她)受了委屈。给孩子花钱从不吝啬。很多家长还会给孩子很多为数不少的零花钱。这也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的消费能力。

自身因素。

中学生处于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对是非辨别能力不强,还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有些同学,在家里过着小皇帝式的生活,从来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体会不到父母为了家庭付出的不易。只知道享受、追求时髦,丝毫没有艰苦朴素的精神。

鉴于以上几点,对中学生的消费观提出以下建议。

建立适度的消费观。

要考虑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量入为出,不乱花钱。只为了攀比、炫耀,乱花父母的血汗钱,是不可取的。

不盲目消费。

该买的就买,买适合中学生的衣物和用品。人家有的,我一定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也要有,凡事赶时髦、赶流行,不考虑实用价值,也是不可取的。

多读书,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自身素质提高了,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学生会懂得尊重劳动,感恩亲人,也会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无论在饥荒的年月,还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节俭的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中学生也要提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学生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