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

殷墟遗址记录殷人历史的两座大庙:始祖庙(高辛妃庙)、祖庙(冥神庙)

 

    一个是记录殷生(殷人起源)

    一个记录殷勤,殷人祖冥勤于夏事而水死。

殷墟王城并非是“宫殿区”、“妇好墓”、“54号墓”那么简单



殷墟王城遗址是殷人的历史记录,可以十分清晰地印证殷人、商人、殷商王朝早期历史。

殷墟王城遗址可划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宗庙区,它位于王城南部(前方);

第二部分:为宫殿区,它位于王城北部(后方)。

整个王城由防御沟和背靠的洹河围绕而形成一个整体单元结构。

现在主要解析的是殷王朝的宗庙区。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宗庙区是没有墓地的!

以前所拟定的所谓“妇好墓”、“54号大墓”及以后可能还会(在宗庙区内)发现的许多似墓遗址,其实都不是墓,而是殷王朝所修建的宗庙。

殷商王朝的王城格局是——前庙后寝(朝):

庙是祖先所住,寝(室)是王人所居。

古代王朝社会,庙尊而寝卑。庙中藏祖先神主,宴以藏衣冠。

在朝廷之前修堂屋,堂屋内藏祖先神主及先人衣冠;堂屋之下(地下)建重层,曰“重屋”,用以安放祖先“遗骸”及祖先灵物。

宗庙是殷王朝宣扬其建功立业的“道具”。

殷人出征、丧葬、婚假、生育及重大国事、家事等均要到宗庙进行祭祀、占卜、通报先祖,并祈求先祖保佑。

殷人的宗法制度是——“天子七庙”(即王具有修建七座庙的资格),分别为:四亲庙、二祧庙、始祖庙,共七个。

四亲庙——四个,为高祖庙、曾祖庙、祖庙、父庙;早期殷王朝的四亲庙是[契庙]、[相土庙]、[冥庙]、[(汤父)癸庙]。

二祧庙——两个,为高祖的父和祖父庙。殷人高祖(契)之父为帝喾、祖父为黄帝,故二祧庙为帝喾庙、黄帝庙。

始祖庙——一个,殷人的生源是辛妃·简狄。殷人尊父重母,故始祖庙为辛妃(简狄)庙。

综上,早期殷王朝在殷墟王城内的宗庙数量应该有七个,为:

辛妃·简狄庙(始祖庙,位置最靠近王城寝区);

帝喾庙、黄帝庙(二祧庙);

契庙、相土庙、冥庙、癸庙(高祖、曾祖、祖、父“四亲庙”)。

契为殷人高祖,是殷族最早的有“方”(方土)之人,是“宅殷”的建设者,也是殷人最崇拜的“开国者” ……故其庙址所在必为殷墟宗庙区的正中位置(如图之②虚线上)。

冥为殷人王业的重大贡献者,是被殷人列为郊祭的祖先,被视为与天帝、日、月、星辰同辉,祭祀他就如同到郊外迎送重要人物一般,所以其庙址所在地为城郊,离寝区最远。

目前基本可以确定:

所谓的“妇好墓”其实是殷商王朝的始祖庙,庙主为殷人始祖母辛妃·简狄;

所谓的“殷墟54号墓”就是殷商王朝的祖庙,庙主为殷人文世祖·冥。(冥在夏少康时期被封为夏水官(水正),是殷人郊祭的祖先。)

《祭法》:“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