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男子自称女娲转世,骗七旬老人82万余元;
研究生与客服通话3小时被骗74万;
小伙浏览非法涉黄APP五天被骗142万;
女子半年被骗4次上百万元……
以上均是2022年5月初发生的诈骗案。
更夸张的是打入“受骗”几个字,还能搜到2021年“巴菲特被骗22亿”的字眼,不止如此,2017年还被骗了50亿,而骗他的只是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
你看,受骗的不论男女、学识高低、阅历深浅,均有“中奖”的机会,而被骗的理由都是那么的匪夷所思。
骗人的是真的敢编,受骗的是真的敢信。那为什么如此拙劣的骗术,还是有人前仆后继地受骗呢?
什么杀猪盘,连环骗,一次比一次严重,国家为此,一次又一次呼吁大家安装防诈骗软件,还是无济于事,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由美国心理博士,玛利亚.康妮科娃所著的《我们为什么会受骗》,看看作者是如何将骗术大师的伎俩,通过扣人心弦的叙述一一揭穿,从而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书中说道:无论使用何种手段或是伪装,所有骗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基本原则,那就是操控他人的信任。所有的欺诈游戏皆是开始于这一心理基础。
书中有一则案例:1889年,威廉.富兰克林.米勒是一个性情温和,不足五英尺高,面孔又显得有点孩子气的男子。
他在本地一个最好的教会任职,是该地教会慈善部门协会的负责人。
这样的样貌和地位,令他看起来毫无伤害值。
有一天,他告诉新认识的三个朋友,如果你们每人给他10美元,他保证在以后的每周他们都有10%的收益。
并悄悄的透露,他在纽约股票交易场有内线,不但保证有收益,还保证本金可以随时取回。
三个小伙子有些犹豫,但一想到米勒在股票交易场工作过,还在街上租有一间办公室,他们相信了。
他们拿出10美金,之后每周都从米勒那里获得了10%的收益,一个月后他们又追加了10美金。
4个月后,米勒租下了整栋楼,雇了几个小助手,房东也加入了投资,从一开始的20美元,涨到了100美元。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现,8个月后,米勒成立了“富兰克林公司”,收到了近120万美元的投资。
即使这中途出现过困难,领不到每周收益的情况,但米勒很快给出回应,表达他最大的诚意,人们坚信米勒不会骗人,他一定会带领大家短期内使自己的财富翻倍。
可就公司成立的那天,有报纸针对“富兰克林公司”资历提出质疑,大家一开始慌了,有人来到公司要求退本金,可是几个小时,他们又后悔了!
怎么可能是骗人呢?钱随时可以领取,又有人将钱存入,还推荐了更多的人加入,你看所有人都坚信米勒的公司是真的。
当米勒逃之夭夭,警局逮捕米勒时,封闭公司时,工作人员还在收取投资者的资金。
这样的案例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呢?
总喜欢去听健康讲座的老人,一开始是因为只要去听讲座就有鸡蛋送,后来听得越多,购买所谓的健康产品越多花的钱也就越多,即使家里人百般阻挠都无济于事,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自己有一种强烈的偏见,我们天生会把事情想得太过于乐观,总觉得一切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因此,欺诈游戏的关键就是取信如人,这个在这阶段只要能够让人信以为真,那么他就成功了。
你看,胜利在望,你的投资正在收益;你的皱纹在消失;你的体重在下降……
你的每一次交易,都让你相信自己不平凡:你看,我的眼光真的不错的,我的投资收益,一直都有,我们把一切往好的方面去想,而这时候,已经不是骗者在行骗,而是我们自己在骗自己。
书中根据这一心理基础,归纳出骗子无非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开始他的骗局:
️料敌机先:也就是确认受害者的身份,明白他是谁,想要什么,我如何利用他的欲望来获取自己想到的东西,说白了也就是“知己知彼”。
️动之以情:是指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关系,为后面的骗术打好基础。
️请君入瓮:实施计划,编辑完美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都是有利于受害者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人。
️欲擒故纵:当骗局真正开始,骗子就会利用你的信任和欲望骗一个又一个故事使自己获利,你越是信任,越是挣扎,那么在这个骗局中嵌得就越深,当有一天,发现自己被骗得身无身文时,仍旧深信只是自己运气不好而已。
你看,这世上最成功的骗局就是自己骗自己了。
️逃之夭夭,则是骗者最后一部,你的深信为骗者提供了一个又一个行骗的理由,当你深信自己只是运气不好时,他早已远离是非之地。
整个行骗过程,无非于你的信任。
而本书精彩之处,就在于不是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罗列骗者的伎俩,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故事来揭露骗子的伎俩,展现我们的人性,揭露我们被骗的原因。
这也是该书值得推荐的地方,在有趣的故事中,去认识人性,从而保护自己免受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