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漫长,要尝试去寻找一丝“光亮”

我的家乡在大山里,所以经常会走山路。

走山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深夜独自一人走山路。

那种恐惧感,让人终生难忘。在黑夜里,走着走着,就是一路狂奔,直到能看到一丝光亮——哪怕那是很遥远村落的灯光,看见了,就会让人觉得踏实和心安,于是才有一份淡定和勇气。

生活,需要有一份踏实与心安的感觉,更需要淡定与勇气伴我们前行。

因为生活中一样会遇到“黑夜”:这疫情就是一个漫长的夜,亲人离世、婚姻破裂、公司破产、事业失败,高考落榜……生活中的种种不顺,也都是 “黑夜”。

甚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顺心的小事、我们的很多“求不得”也都是“黑夜”。

但无论是怎样的“夜”,我们都得去面对,去逾越——各种艰难不顺的“黑夜”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永远无法逃离、无法回避。

无法逃离,但可以坦然处之,无法避免,但可以安心待之。甚至,我们需要继续前行,去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但这并不容易,有朋友读到我的一篇文章时(详见《别因为你的无能为力,影响你的力所能及》),就和我说:“我知道要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我经常感觉很多事都没有意义,不想做,怎么办?”

是啊,没有意义的事,我为什么要做?——我们去做点什么,总得图点什么。要么,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价值,要么,是令人向往的美好未来——简单来说,我们需要找到做事的意义,我们才能在漫长“黑夜”中拥有积极前行的力量,我们才会去做那“力所能及”的事

正所谓,拥有积极心理状态,我们才会出现积极的行为表现。

著名的积极心理学之父,曼丁赛雷格曼说,积极指的是对当下的积极投入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包括三层含义:即愉悦、投入和意义,如果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人愉悦,做自己擅长的事会让人投入,那么,意义又从何来呢?

意义从大脑中来——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智慧脑,而智慧脑的存在让人有认知,甚至是元认知,于是,我们便有了给予事物构建各种意义的能力——原本没有意义的事,但可以创造出意义:

于是,玫瑰花本就是一朵花,但却有了爱的意义,钻石就是一颗石子,但却有永恒的意义,乌鸦有不祥的意义,鸽子有和平的意义……

而且,既然意义是人大脑构建的,那么一件事件可以有一种意义,也可以多种意义,它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玫瑰花既然可以有爱的意义,那么它也可以有另外一种的意义;乌鸦在中国有不祥的意义,但在别的国家有其它的意义;鸽子在地球代表和平,但在别的星球或许有另一种意义……

工作也是一样,工作很辛苦,困难重重,有其消极的意义,但工作也可以有积极的意义,如有成就自我的意义、有创造价值的意义、有改变命运的意义、有构建幸福的意义,实在不行,至少还有学习与成长的意义。

所以,任何事情的发生,它既然可以有消极的意义,那么它也可以有积极的意义——构建的意义不同,不仅仅会让我们看到事情发生的价值不同,更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力,并最终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状态。

而且,当我们构建的意义越大时,我们感受到的价值感就会越大,看到的希望也就越大,那么我们的行动力就会越强,我们就更有可能突破“黑夜”获得最终的“光明”。

多年前,一个朋友因为在工作中遇到极大的困难,想放弃。但她的教练帮助了她,让她看到了目前这段困难的经历将会给她的职业生涯带来极大的价值与意义,于是她因为这个意义的存在充满能量的去工作,最后克服重重困难,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巨大突破。

无论是困难也好,麻烦也罢,生活中有很多事,我们不愿它发生,但它还是可能还会不期而至,无论是孩子不听话还是爱人的抱怨,无论是被客户投诉还是被领导批评等等,都会让我们不愉快,但这些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还得去面对,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去寻找这些事情发生的积极意义——只有我这样,那么我们才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去积极地处理这些问题,与孩子、爱人、客户以及领导更好地沟通,达成我们想要的成果。

尤其是那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将我们推向“黑暗”的深渊,如果我们不能给这些事赋予一定积极的意义,我们可能会被“黑夜”吞没,被黑暗打到,从而一蹶不振,丧失生命和生活的希望。

正如马云所言:“今天很痛苦,明天更痛苦,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会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这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因此,无论如何,哪怕“黑夜”再黑暗再漫长,我们也要尝试去找到一丝“光亮”——即便是事件再消极,也要学会给予消极事件赋予积极的意义。

如果有些事情你可以改变,那么就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寻求改变,但如果它改变不了,你更得想法去赋予其积极的意义。否则我们只能生活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中,这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不是,我们就得去学会寻找积极的意义。

就像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一样,当他发现自己生活在集中营里很多事情都改变不了的时候,他选择改变自己的态度,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但要要做到这点却并不容易——在“黑夜”来临时,我们很多人更习惯看见夜“黑”的那一面,看见其消极的意义——很多人会被“黑夜”迷住双眼,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希望,看不见哪怕是一丝“光亮”。

所以,我们需要拥有一双寻找“光亮”的眼睛。

正所谓,黑夜给了我黑夜的眼睛,我注定要用它去寻找光明——光明在与不在,不仅仅是取决于光明本身,更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种寻找光明的“慧眼”。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样一双“慧眼”,因为赋予任何事情积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心态,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

而这种能力与习惯,是需要长期有意识地训练才能拥有——那些黑夜中练就“慧眼”的人,他能迅速在黑夜中看见道路,甚至他还能看见黑夜中的某些光亮,还有那些独特的美……就像那些经历过枪林弹雨和野外生存的人,一旦入战场或者丛林,满眼都是生路,而不具备求生能力的你,却只能两眼茫茫,一片“黑暗”。

所以,我们需要拥有面对“黑夜”、寻找 “光亮”的能力。甚至,还需要将这种能力变成我们的一种心理习惯。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我们下期接着聊呗。


-END-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 高正坤   Ken

高管教练/情商领导力教练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夜”漫长,要尝试去寻找一丝“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