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3)学习体会

       8月23日晚上暑期乡村教师研修营信息技术提升班第八课如约而至,南科大实验二小袁家宜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思维导图3》,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袁老师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谷歌的视频,视频展示的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大脑的瑞士军刀”,是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是对大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一种方式。

       怎样才算是思维导图?特征1:唯一的主题;特征二:主题添加一些分支;特征三:分支上添加一些关键词。此外,还要遵循有效的原则和思维方式。

        思维导图要具备的细节:简洁明确的中心、用关键词用到不能用为止、理清层次关系、美观也是信息量(颜色、线条、布局要分散)。思维导图的两种用途:输出信息、输入信息。

       Thinking map是美国Dr.David hyerle(大卫.海勒)提出来的,它是构建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可视化工具。

       Thinking map是一个工具、一套方法、一种技巧,如果你没有思想,再好的工具也白搭,就像再高级的摄影器材,如果没有美景和摄影家的思想和内容,也只不过是一种工具。  

       Thinking map共有八种图型:

       气泡图:保证思考的自由度和有效性、找出事物的多种特征、锻炼发散性思维。

       双重气泡图:理解事物的差别和相同之处。

       流程图:列举顺序、时间过程、步骤。

       圆圈图:联想。

       树型图:对事物进行分组或分类。

       括号图:分析、理解事物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复流程图:帮助思考一个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

       桥型图:类比和推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思维可视化、形象化,让大脑中的一团乱麻变得井然有序,让思维和知识条理清晰、一目了然,非常便于各学科知识的复习和记忆。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来巩固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下面是我用MindMaster整理出的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导图(3)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