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岁宝宝的父母,对孩子永无止境的“为什么?”有深刻的体验。
学龄前的孩子平均每个小时大约要问75个问题。
在幼儿期的那几年里,会有成千上万的问题被孩子问出。孩子几乎从会讲话的时候起,就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从父母那里进行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
最早的问题很可能是用“是什么?”和“在哪里?”来弄清楚一些事情。“这是什么?”是孩子最早会说的话之一。
不过,在不超过两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询问一些事情的原因,“为什么?”逐渐开始出现。到3岁时,孩子的“为什么?”开始激增。[1]
大量的问题,呈现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探索欲。
他们观察,倾听,思考,产生大量的疑惑,尤其是当观察与经验冲突,他人的叙述与自己的认知矛盾时,他们便充满疑惑,需要新的知识,需要新的解释,然后把这些新信息与自己已有的认知进行融合,重构自己的认知。
研究显示,孩子们问“为什么?”,确实是想要答案,想寻找更好的解释,并从中学习,而不是为了引起关注或其他目的。
孩子从周围人身上吸收了大量的信息,但他们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会根据周围人行动时的细节来区分细微的不同,他们更加主动地掌控着自己的学习。
吴军老师在一个视频里说:“选择信息的能力比获取信息的能力更重要”,孩子们做的非常好。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6000多个孩子小时候的问题和问题的答案进行了观察,他们发现:孩子对自己的问题是否被充分地回答非常敏感。他们回应一个不太明确的答案或者没有答案的方式就是问另外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刚才的问题。直到他们得到一个有用的回答,才会表达认同,然后用下一个问题去详细阐述、区分或者问更多的细节。[1]
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向4岁孩子展示了一些不太好解释图片,比如在一张图片中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却戴了一个小丑的鼻子。
对于这些内容比较反常的图片,孩子更容易问问题。他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他有一个小丑鼻子?”实验人员系统地区分了成人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有时他们会给出一个解释:“也许他的工作就是一个小丑,他忘了把小丑鼻子摘下来了。”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此时,孩子就会进行更深入的对话,比如问:“为什么人们会打扮成小丑工作?”。但是,如果成人的回答是,“是,那是一个小丑的鼻子!”,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此时,孩子就会坚持问之前问过的那个问题,就是继续重复“为什么他有一个小丑鼻子?”这样类似的问题。[1]
是的,孩子们只是在真诚的探索他们对世界的疑惑。对,真诚的,真诚的回应自己强烈的好奇心。
孩子与大部分成人不一样,成人在效率的压迫下:压抑,进而抑制了自己的好奇心,最终忘记了提问“为什么?”,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所以,能不断的回应自己好奇心,在探索中构建自己认知的孩子们,是多么的令人羡慕。
孩子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问出了大量的“为什么?”,对于父母,什么样的回答是好回答呢?《园丁与木匠》中给出的答案是:父母的回答最好能揭示事情的因果关系。
在之前的文章(《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养育方式》)我们探讨过孩子喜欢探索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能让他们更好的解释和理解所观察到的事情,构建自己的认知。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字的世界里,孩子与父母交谈,尤其是问那些永无止境的“为什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获得因果关系的办法。所以,父母耐心的对孩子的“为什么?”给予解释,会让孩子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
多项研究都表明,当孩子在解释事件时,即使只是解释给自己听,也会让他们对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1]
在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给4岁的孩子展示了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装置上有乐高积木块和齿轮。
机器的某些部分对于整个机器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红色齿轮需要接触到一个绿色齿轮;其他一些部分则只是装饰,比如一个蓝色的乐高积木块放在了一个齿轮的上面,这个结构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实验人员让一部分孩子解释一下机器是如何工作的,而让另一部分孩子只是描述一下机器。然后把机器上所有的东西拆开,让孩子们重建。那些详细解释过机器如何工作的孩子记住了装置上更多的功能性零件,同时在重建装置的过程中也比另外一组孩子表现得更好。解释工资原理让孩子把焦点放在与机器的工作原理相关的信息上,而对机器进行描述的孩子则更多地记住了那些负责装饰的零部件。[1]
孩子不仅需要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他们还需要理解因果关系,才可以从一个更深入、更广泛的角度理解这个世界,这样他们能获得一个更普遍也更本质的理解,从而构建自己的认知。这样做有利于他们去理解其他类似的事情。
这么看,孩子们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相同。跨文化研究显示,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可以本能地问问题,这就表明孩子们通过问“为什么?”[1]来理解事情,构建认知,是天性。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认真的对待孩子的“为什么”。
不过,我认为,父母回答孩子的“为什么”,不一定需要无所不知的知识储备,真正需要的是与孩子不断的探索,我们不可能回答孩子所有的问题,甚至我们只能回答极少的问题,那剩下的那么多“为什么”怎么办?我们与孩子共同探索就可以了。
在探索中步步深入,远比一个确定的答案更有价值。因为,一个权威的答案,是对探索的暂时终结。而无限的探索,是对好奇心的不断延伸。书中认为对孩子“对什么?”的最好回应是揭示因果关系。
我个人觉得,更好的答案,是我们与孩子一起探索,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探索下去。
孩子们充满好奇心,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家庭氛围,这样他们会多问一些“为什么?”,我们尽量耐心的给予解释,或者与他们一起探索,探索,探索……这些养育技能是对孩子好奇的最好回应。
下一篇文章我们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拥有健康情绪的宝宝更快乐,也更聪明。
文献资料:
[1]艾莉森·高普尼克:《园丁与木匠》,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2]图片来自网络
知识推荐:
1.艾莉森·高普尼克《园丁与木匠》
2.小野兽公众号文章《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养育方式》原创说明:本文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