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史记》(八十四)张释之、冯唐

42.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释之

河南人,家里有钱,买了官当,一做十年,没的升迁,就想辞职了。


张释之

袁盎觉得可惜了,于是求了汉文帝。汉文帝就见了张释之,说,说点实在话给我听听吧。

张释之就说了些秦朝灭亡以及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听着感觉还行,就留在了身边。

张释之陪文帝观光皇家动物园,文帝找动物园负责人了解情况,一问三不知,反倒是老虎管理员答得很好,文帝就想升管理员的官。

张释之说,陛下认为周勃如何?

长者啊。

周勃这个长者可是话都讲不清楚的啊,陛下您今天的意思,是要让人效法伶牙俐齿的人吗?秦朝可就是重用舞文弄法的官吏,办事苛求,毫无同情,搞得国家都灭亡了。陛下要是今天提拔了这类人,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咯,不可不谨慎啊。

于是文帝放弃。

太子和梁王同车过宫门,张释之赶紧拦截,并向上报告。弄得文帝亲自给薄太后请罪自己教导儿子不严。但是文帝却觉得张释之确实与众不同。

汉文帝又看上了北山的石头,觉得用来做棺材牢靠。

张释之说,这棺材里要是装了财物,那么再如何坚固,也总有人惦记着撬开;反倒是如果里面没啥东西,外面就是个破棺材,又哪用得着担心呢?汉文帝称赞。

一次汉文帝过桥,有人突然跑过,惊着皇帝的马,左右抓来,文帝让张释之去审讯。

那人说,我是个乡下人,听到禁止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很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所以赶紧赶路,没想着还是惊着皇帝了。

张释之就依法罚了款,文帝大怒,说这要是今天摔着我咋办呢?

张释之说,这法律可是天子和百姓所共同遵守的啊,律例就是规定罚款,你非要加重处罚,法律就会失去公信力。再说,陛下您当时杀了他也就是算了,现在交给我们廷尉来办,这可是天下公正执法带头的地方,有了偏差,老百姓可就手足无措了,请陛下明察。

许久,文帝认可。

后来又有人偷了高帝庙前的玉环,文帝又交给廷尉,张释之按偷盗宗庙器物罪,判决死刑。

文帝又气不过,说,这简直无法无天啊,交给你们办,就是想灭他的族!

张释之顿首谢罪,说,法律量刑就得按照犯罪程度的轻重啊。如果偷宗庙器物就要灭族,要是哪天来个蠢货挖了先帝坟前的一抔土,陛下又该治啥罪呢?

许久,文帝又认可了。

张释之执法公正,天下人称赞。

长者王生曾在朝堂之上让张释之给他系鞋带,张释之就跪着帮他系好。

事后有人问王生,干嘛当众羞辱张释之。

王生说,我又老又没地位,而张释之可是天下名臣,我羞辱他一下,可是帮他涨粉啊。

汉景帝即位,张释之觉得要被这位当年的太子清算了,赶紧当面谢罪辞职。其实景帝压根没放在心上,但是张释之心就一直悬着,不久死去。


冯唐

祖父是赵国人,冯唐因孝顺而闻名。


冯唐

一次汉文帝问冯唐,老人家咋还做官呢?家在哪啊?

冯唐如实回答。

文帝又问,我在代国时,经常听人说赵将李齐厉害,老人家知道吗?

比不上廉颇和李牧。

为啥?

我祖父在赵国带过兵,和李牧的交情不错;而我的父亲曾在代国为相,和李齐的交情不错,所以知道他们为人。

文帝听得很开心,一拍大腿,啊呀,我怎么就没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军啊?有他们在还担心啥匈奴啊?

有了你也不会用。

汉文帝也不说话,掉头就回宫了,还是气不过,又找来冯唐,说,您干嘛当众羞辱我,私下骂我不行吗?

我是个粗人,不懂忌讳。

那你咋知道我不会用廉颇和李牧呢?

我听说古代君王都是亲自送将军出征,一边帮忙推车,一边说,国内的事我来搞定,外面的事都交给将军了。

我祖父说过,李牧统军,都是自己在当地征税来犒劳将士,而朝廷不加干预。所以李牧才能充分发挥,最终打败匈奴,又能抗拒秦国,支援韩、魏,让赵国差点称霸。等到赵王听信谗言,竟杀了李牧,搞得赵国灭亡。

如今我听说魏尚在云中做郡守,征收税金奖赏将士,还亲自掏钱,杀牛犒劳军吏。匈奴人都躲的远远的,就侵犯了一次,还被魏尚打跑。结果就因为上报军功时多报了6个人头,魏尚就被削去爵位,还被关了一年,所以我说陛下就算得到了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很开心,派遣冯唐亲自去赦免魏尚,重新担任云中郡守。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

汉武帝征求人才,大家还举荐冯唐,当时冯唐已经90多了,真的做不动了。(冯唐易老)


略读《史记》专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略读《史记》(八十四)张释之、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