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六十四.溯本逐源话普洱(3)

  行文至此,来讨论一个有关普洱茶茶性的问题。民国时有一位叫柴小梵(1893年-1936年)的人,他写过一本书名叫《梵天庐丛录》,内容为明清遗闻掌故、秘闻轶事、名物考据等。192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售,极受欢迎。在《梵天庐丛录》中有这样一条关于普洱茶的文字记录:“普洱茶产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朋友们都知道,云南普洱茶属于大叶种茶类,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很高,味苦性寒。正如清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约1719年-1805年)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的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但是《梵天庐丛录》中为什么会对普洱茶有性温不寒的记录呢?性温不寒,这不是发酵茶的特点吗?清末就有了普洱熟茶了吗?普洱熟茶不是新中国诞生后才有的吗?这些问题不弄明白,就不可能对普洱茶有完整清晰的认知。

  说一个常识,大家不要以为自古就有我们现在喝的普洱熟茶,我们现在喝的这个普洱熟茶是1973年才在昆明试制成功的,而且当时压的还是砖茶,不是饼茶。因为当时的产品是试验品,经验不足,故压出的茶砖较厚,这就是被市场炒得火热的“73厚砖”。聊句闲话,作为试验品的“73厚砖”数量很少,但它在市场上层出不穷,想想看,能买到真砖的可能性有多大?

  闲言少叙,接着说《梵天庐丛录》为什么会对普洱茶有性温不寒的记录呢?想搞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要感谢那位清朝的才子阮福阮赐卿了。阮福在《普洱茶记》里说:“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已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

  阮福讲得很清楚,当时云南普洱茶在把高等级的绿茶向朝廷进贡之后,余下的等级较低的夏秋茶跟粗老茶是经商贩们的手在民间贩卖的。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个入商贩之手,外细内粗,允许在民间贩卖,供民间所饮用的紧压茶—“改造茶”。

  这个“改造茶”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呢?古六大茶山倚邦土司曹清明在1910年给当时的思茅同知黎肇元的文书中写道:“思茅茶有粗细之分,揉造有搭配之法,如每年二三月间,初发芽茶,茶色俱佳,名日春茶, 又曰尖芽。夏季续发者,色味稍次,仍为细茶,名曰梭边。后此所产,名曰二水,又名泡黄,质粗味薄,俱为粗茶。而递年所出尖(毛尖) 、梭(梭边)二种,不过居十之一二,粗茶占十之八九,除采选贡茶外,所余细茶已数无多。各商号贩运出境,向以粗茶为心,尖梭盖面,揉造成圆,使易行销,故散茶有出关之禁。”。曹清明的文字描述得很清晰,这个“改造茶”是一种用粗茶做成的饼茶,只不过在它表面撒了一层较嫩的茶青,以此起个掩人耳目或者说装饰的作用,以图有个好看的卖相。

  我们找个有代表性的产品,来看一下“各商号贩运出境,向以粗茶为心,尖梭盖面,揉造成圆,使易行销”的“改造茶”有何内在特点。创始于乾隆年的同庆号,堪称茶界的百年老号。光绪时,清政府商部“采择各国通例,参协中外之宜,酌量添改”定《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细目》。同庆号于是向朝廷申领了同庆商标“龙马图案”。“龙马图案”为红色内票,上端有云南同庆号字样,中间是白马、云龙、宝塔图案,下端是茶庄与其普洱茶介绍。百年“同庆号”茶饼内飞上写着:“本庄向在云南,久历百年。字号所制普洱,督办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白尖,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出自天然。今加内票,以明真伪,同庆老号启。”。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行销民间的“改造茶”有两个特点,一是汤色红,二是香气芬芳。汤色红,说明茶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酵,茶红素已经生成。“芬香”,说明茶的自然香气还有保留,发酵程度还是轻的,不是很重的发酵,因为如果是重发酵,茶的自然香气肯定是会挥发掉的。也就是说,“改造茶”既有发酵茶的特点—汤色红,还又兼带芬芳的香气。这就呼应了前面柴小梵在《梵天庐丛录》书中说的:“普洱茶产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不经过发酵哪里会“性温味厚”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耕而陶的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耕而陶聊茶:六十四.溯本逐源话普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