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东瓯中学建校幕后还有这些故事 原作者:张小宇;改写:陈莉莉。

      曾入驻日军残兵,被多方占用的杭州温州会馆是怎样回到温州人手中的?东瓯中学建校幕后还有这些故事

校徽


  三十六坊君最近推送的“杭州私立东瓯中学”一文(点击阅读),引起不少读者关注,曾在温州六中(温州实验中学)任教的知名教师留言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知晓杭州有这所温州人办的东瓯中学,且该校校务委员徐定豹“或与六中外语教研组长徐定豹是同一人”;也有读者留言,东瓯中学在办学之前的校舍,即旅杭温州同乡会会馆,在抗战期间沦陷,曾被多方人士占用;抗战胜利后,这里仍驻有日籍伤残军人等。那么,温州旅杭同乡会馆舍是怎样回到温州人手里?他们又是怎样募得款物创建学校的?

01

抗战结束后发起恢复同乡会

        温州旅杭同乡会成立于1921年冬,建会历史可溯至1913年12月18日成立的瓯属旅杭同乡事务所,这是旧温属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玉环六县同乡所组织的、以“联络同乡情谊、协谋公共利益”为宗旨。潘国纲担任首任会长,林大同、陈蔚为副会长,购置杭州市原花市路(今邮电路21号) “西式楼屋三幢”,作为同乡会办公场所,俗称“温州会馆”,成为温籍旅杭人士共敦乡谊的大本营。抗战期间杭城沦陷,同乡会会务陷入停顿,馆舍亦被侵占。

        抗战胜利后,各界复员杭州,依照《收复地区人民团体调整办法》规定,部分旅杭温籍人士发起恢复同乡会。

1945年10月5日,部分温州旅杭同乡在杭州“多益处”国菜馆(又名多一处国菜馆,由宁波人戎光久于1920年开办,原址在今杭州市延安路解放路口。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铭一处”酒家。1958年,迁至中山北路)召开抗战胜利后第一次同乡会会员大会。会议改选理(监)事会,讨论收回同乡会会馆、筹措会费、重新登记会员、呈请备案等议题。

同年12月10日,杭州市政府批准成立温州旅同乡会整理委员会,明确了收回会馆的工作重点:一是呈请杭州市房屋处理委员会登记收回;二是查明占住本会馆之各家,请其迁让。

02

递文杭州市政府申请回收馆舍

1945年12月12日,温州旅同乡会整理委员会向杭州市政府呈文《恳请市政府迅函杭州电信局迁出本会会所》,提出“本会之教仁街二十九号之乙之会址,二十六年冬间省垣沦陷,该屋被敌之交通兵占住”“今者抗战胜利,敌寇均已解甲归去,近查该屋尚有杭州电信局员工及日籍残兵留住在内”“仰祈迅函杭州电信局,将该屋留住之员工及日籍残兵尅日迁移,并内部所有上项器物,亦应随同房屋点交本会收回,俾便开始办公”(见卢礼阳、杨志华《潘鉴宗与温州旅杭同乡会》,中华书局2017年2月,第167页)。


申请回收馆舍的文书 杭州市档案馆 藏

但是,收回一事并不顺利,被政府机关强占部分会馆房舍迟迟不肯腾退。1946年8月22日,温州旅杭同乡会再一次向市政府提交《为呈请核转浙江区直接税局迅将本会屋尅日迁移交还本会以维产权由》,说:“查本会所有教仁街二十九号之甲洋房一座,于去年12月间,租给浙江区直接税局为宿舍,订有合同约据,载明期限终了。甲方收回自用,乙方不异议等语,该屋租期已于本年七月底终了。本会迭函该局依约迁移收回自用,讵该局屡以不经之词诿卸拖延,置租约于不顾,意图强占……”署名为温州旅杭同乡会理事长赵咏八 。

赵咏八为乐清人,1947年至1948年,曾任处州中学校长,时任温州旅杭同乡会任理事长。

03

筹款办学,首期招生六百人

在同乡会一再强烈要求申请收回产权的同时,同仁开始清退占(租)户、积极筹措经费,修缮改建馆舍。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申请战后重建救济款(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浙江分署);二是向社会募捐。


申请救济款:抗战胜利后,为适应大规模的善后救济,1946月2月,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在浙江、福建两省设浙闽分署;11月,浙闽分署改组为浙江分署,专办浙省善后事宜(福建改由总署直辖)。《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创办经过报告》也有“拨发赈米三十吨,变价收入一亿九千一百六十一万九百元(191,961,900)作为修改校舍之需”的记载。

根据“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浙江分署部分房屋工赈工程表”,当时救济款物基本拨发给学校、医院、孤儿院等教育、卫生、慈善等公益性单位,以便战后重建。其中温州收到救济的有正在修建的温中附小校舍(省立温州中学)、乐清医院等单位。而拨给东瓯中学的赈米30吨,占总量食米十分之一,占比较大。至于收到赈米的时间,据参照,应该在1946年的七八月间。因为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也曾为修建浙大校舍,于1946年7月8日致函分署:“本校自战事以还,杭州校舍大部分遭敌破坏……以工代赈办法,拨给本校使用工人面粉及其他物资若干。”

善后救济报告(局部)

社会募捐:《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校董会请示》记载:“数月以来,对于该项筹备工作大致就绪,计已筹足基金贰亿元专款,存储东南建设公司以备购置田产之需,至开办所需经费并已呈准行。”

1947年11月27日,旅杭同乡会在《浙瓯日报》刊登劝募启示:“旅杭同乡张强、张鑫、林树艺、洪季川等六十余人,为谋作育青年学子暨增进同乡公益福利起见,经一致决定,以教仁街温州会馆原址,创设东瓯中学。除请求行总浙江分署援例拨助振米藉充修建经费外,并发起筹募建设基金五亿元,为经常基金,以期一劳永逸。昨日旅杭各同乡已致本埠各界热心教有人士,广为劝募,共襄义举云。”

据《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创办经过报告》(1948年5月)统计,筹集馆舍重(改)建经费共计三亿六千七百万余元,其中:赈米30吨(变价191,961,900元)、募捐125,733,400元,粮贷罚款50,000,000,合计367,695,300元。筹得款项后,同乡会修理了全部房屋且新建教室一座,整饬其他建筑为教学、生活等设施,至1948年5月重(改)建工程完工,开始招生,首期学生六百人。


东瓯中学毕业生留影

当时的东瓯中学师资雄厚,集中了当时旅杭温州人中在政界、文教界等方面的翘楚。新中国成立后,经改制重组办学到1956年被政府接收,并入杭州其他公立学校。部分师资回到温州任教。如前文读者提及东瓯中学的校务主任徐定豹,与1921年出生的冯坚(温州人,曾在温州中学、温州二中、温州六中、温州教育学院担任教师)是浙江大学同学。冯坚1947年从浙江大学史地系毕业,他说“在龙泉分校时,我们时常去风雨龙吟楼看望夏先生”,这里的“我们”,就包括徐定豹。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参考文献:

《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创办始末》 作者 张小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30 东瓯中学建校幕后还有这些故事 原作者:张小宇;改写:陈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