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跟大师学语文:经典语文课》里,离大师近一点,再近一点

文/吴呱呱

嗨,你好啊,我是吴呱呱。

有人说:“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与之息息相关”

对此,我深表认同。

正如,民国时期,文学艺术最高峰的时期。

说到民国大师,脑海里立即闪现鲁迅、徐志摩、朱自清、张爱玲、胡适、周作人、陈独秀、梁启超等大师。

在人才济济的民国,他们的文笔,可谓是登峰造极,无人能及,把民国文学推到了顶峰。

特别是在读书时代,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读过朱自清笔下的《背影》。

被他笔下的父亲深沉的爱,所感化。

可以说,朱自清的散文,追求一个“真”字源。

他以真挚的感情,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读者有一种如身临其境的快感。

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跟大师学语文:经典语文课》里,就记载了28位大师的佳作,以及对佳作的导读,增进读者对大师佳作的理解,有助于读者的阅读。


这本书根据大师佳作的类别,分为6个章节,《学问之趣味》,《生活的艺术》,《岁月之留痕》,《草木之春秋》,《诗海中寻梦》,《人生的真义》。

分别有大师们对学问的见解,对生活的艺术的鉴赏,对自然生物的观察,遨游在诗海里寻梦,以及寻求人生真谛。

朱自清有一篇关于父亲的《背影》,胡适则有一篇关于母亲的《我的母亲》。

小时候的朱自清身体较弱,母亲不让他太过顽皮,加上他爱看书,就颇有教书先生的风范。

虽然,胡适和母亲同住9年,在他12岁零两三个月时,便早早离开了母亲的怀抱,独自一个在广漠的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但没有一个人管束过他,人人都觉得他脾气好,与人为善。

这一切都归功于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慢慢成为一个风度翩翩的才子。

难怪胡适会说: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可以说,母亲好不好,决定一个孩子是否福气。

也许你会说,我已经毕业了,不再需要阅读经典名著,读了对我的事业发展也没有什么好的帮助。

对此,我并不认同。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书中总有我们看不到的远方和意境。

就像国学大师朱自清曾说过: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无论我们是否还在读书,从事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是否和文学有关,我们都应该读一读这些经典大作。

而不是只有在读书的需要写作文的孩子,才需要看这类书籍。

愿我们能在这本《跟大师学语文:经典语文课》书里,在大师们的世界里,找到自己一方天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我是吴呱呱,自由撰稿人,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多平台原创作者,我在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我们在《跟大师学语文:经典语文课》里,离大师近一点,再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