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好的计划完不成,原因是:你只是在表演努力而已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的这本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的,我读到最后,终于明白了“知道很多道理,确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最终原因。同时也知道自己读完一本书,只是翻完了而已,前面的章节已经不知道说了什么了。

这本书的最后一节【被误解的舒适区】就说明了我的情况。胆小不敢表现自己、太爱表现自己;怕和别人产生冲突、太爱和别人产生冲突;喝酒、抽烟、打游戏、拖延症、订计划完不成、想学习又犯懒……以上种种,都是我们的舒适区。

1.什么是舒适区

我们为了实现自己订的目标,比如:早起早睡,减肥,一年多读一本书,跑步,等等日程。知道这些习惯都很好,对身体健康好,能帮助我们成长,到最后,都没有坚持下去,以至我们定好的计划完不成。

在这里,我们都认为我们又犯懒了,又想回到自己的舒适区了,所以,计划好了的目标,就完不成了。

而《罗辑思维》这本书给出来的舒适区定义是这样的:舒适区,是指你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中给出了一个例子:

电影《肖生克的救赎》里的一个老犯人,关押了50年,刑满释放的时候,他却要崩溃了去自杀。要释放了,不是好事吗?为什么受不了要去死呢?因为他在牢里有了一套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出了,一切都得改变,他受不了改变。

那熟识的环境就是舒适区吗?也不全是的。书中也提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隔三岔五换工作,换工作也是这类人应对环境的方法,那么换工作这个行为就是这类人的舒适区。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回忆了自己过去的十年里,我真的一直在换工作,其实,我换来换去的工种是一样,偶尔一次不一样,就是要换环境。

以前的自己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我就是用换工作这样熟识的行为来解决自己的焦虑情绪,然而,事实上自己越换越焦虑。

2.怎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智。

书中讲到了人类的认知本能有两种:

第一种:

标签化

我们从小被灌输了这种标签化,是为了方便省力,用自己有限的认知能力去认识外部世界。书中举出了两个例子:

如果,我被标签了“聪明”的符号,那么我日常生活工作中都会选择逃避那些让我显得不聪明的事,比如,让我做一件有挑战的事情,我就会躲开不做。

再如果你被认为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为了维持“受欢迎的人”这个标签,你会讨好所有人,害怕与任何人起冲突,最后,你会什么也做不成。

这里书中特别提到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好孩子是夸出来,但是怎么夸才不会引导成为了标签化的孩子呢?

比如上面的例子,夸孩子“聪明”那么你是在贴标签,不是夸。夸要具体化,把事实描述具体。如夸他“努力”,还要加上一句“你的什么什么行为就是在努力”,孩子就会进一步向努力的方向进步。

如果只夸他“努力”没有具体的事实,也容易被标签,我就是从小被邻居夸“勤奋”的孩子,现在我订的很多计划常常完成不了,我都是在表演勤奋。

描述尽可能回到事实,这叫反其道而行之,这才是改变坏的心智模式的第一步。

第二种:

抽象化

抽象化是尽可能地扩大范围。

书中的例子:

一个人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不顺利,被老板开除了。

这个人的认知这件事情会有4种抽象方法:一,我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工作;二,我不适合在创业公司工作;三,我不适合在公司工作;四,我不适合工作。如果,这个人任由这种抽象化发展下去,他就会回去啃老了。

就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用“总是”“一切”“根本”“全部”这些肯定判断来描述事情。

要解决抽象化的思维方式,那就是要具体。

如:你性格内向怎么办?这是抽象的大问题,把这个抽象的大问题具体化,遇到某经理会特别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等。把遇到什么人什感受具体描述出来。当我们把抽象化的事情,反其道而行之,回到具体,谈事实,就可以很好的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小结

我常常标签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所以我胆小,不敢表现自己,记得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开完会,领导问我有什么观点,我都不敢说话。

书中说心理医生对内向的人会问一下的问题:

遇到哪些人你容易紧张?遇到哪些人不会?在什么场合你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不会?在与人相识的哪些阶段你容易紧张,哪些阶段不会?最近你与什么人交往?感觉怎么样?

这些提问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问题就好解决多了。

读完这本书,哪怕前面都不记得。这一小节让学习到了,也是有收获的。

正如书中引用到瑞.达里欧的《原则》这本书的一句话: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内向,定好的计划完成不了,那么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吧!

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认知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订好的计划完不成,原因是:你只是在表演努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