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伦敦落魄记

上周,我用了一个失眠的夜晚花四小时读完了乔治奥威尔《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可算上我最喜欢的作家了,读过《1984》、《动物庄园》、《缅甸生活》,这次想说说《巴黎伦敦落魄记》的感受。

得知本书是在“书单来了”第223个书单,与本书一起推荐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一部深刻的监狱手记。说回本书吧,《巴黎伦敦落魄记》一部幽默的底层生活百科全书。它来源于作者成名前在巴黎和伦敦的落魄经历。作者在贫贱中依然保持着思索,并把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贫穷的社会底层,既感人又触目惊心。这本书从阅读体验来说,并没有冲突,碰撞只是平铺直述以幽默的心态讲述了深藏于伦敦巴黎最底层人民的生存。平淡无奇,娓娓道来,好似端坐面前讲述生活的老友。

贫穷是什么?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即便是从媒体上了解到贫穷的可怜人,我便切换频道自叹一声这就是命吧。在我生活的城市,地道桥下、天桥上、防空洞中、摇摇欲坠的烂尾楼中总会隐约出现落魄的拾荒者、行乞者。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可时间长了,也就熟视无睹了。可能是我比较唯心吧,从不相信一个人可以永远贫穷下去,依靠自己的勤奋是可以改变的。奥威尔却打了我的脸,原本作为家庭教师的他只因丢失了钱包便不得不去当铺变卖衣物缴纳房租,当铺卖掉的不仅是衣物还有尊严。事实就是这样,当你失去你最后一身看起来体面的衣服,因饥寒而面如枯槁,缺乏洗漱用具整理仪容,就连你自己都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做为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更是做人的尊严。我一直以为真正贫穷并非饥饿之苦,而是思想上精神上,现在看来我确实天真的可爱了。奥威尔以他经历堵了我的嘴,打了我的脸,“你发现贫困与无聊如影随形;很多时候,你无所事事,因为吃不饱,你对一切都提不起精神。一睡就是半天,感觉像波德莱尔诗中的年轻的骷髅。只有食物能够使你振奋精神。你发现,如果一个人只靠面包和黄油度日,即使一周,也不再有人样了,仅仅是长有几个附属器官的胃而已。”仅仅是长有几个附属器官的胃!!多么可怖!我之所以还能被称之为人,守住人性,不是我思想高尚而是我逃离了饥饿。

初步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中国,没有了人数众多的流浪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人们吃饱穿暖,这些进步是时代的进步而不是人民的进步。当今的我们同100年前的洗碗工相比其实没有什么太多的改变,IT男在计算机前透支着自己的生命、服务生在碗池旁重复着机械的擦洗、外卖小哥以标准化的微笑说着五星好评呦。100年了,其实我们没什么改变,在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中,我们被禁锢住了,再没有别的什么想法,变成了自己的奴隶。放平心态,温饱就好,舍去不必要的攀慕,只要你下定决心,就过你想要的生活,不管你有钱还是贫穷,你可以继续看你的书,保持你的想法,只用对自己说:“我是自由人,你就会过的很好。”

最后,把书中奥威尔的感受分享给大家吧。“我再也不会认为所有的流浪者都是醉醺醺的恶棍;施舍一个便士给乞丐时,我再也不会盼着他能对我表示一点谢意;我再也不会捐钱给救世军;再也不会当掉自己的衣服;再也不会拒绝别发给我的传单;再也不会觉得在高级餐馆吃饭是一种享受。”

温饱不是结束,这只是个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黎伦敦落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