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教材源头水,酿为课堂缕缕香——读《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肖培东老师的语文课,总是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如观山水写意,如听田野牧歌,如饮明前绿茶,自然淡雅,清香醇厚,怡情养心。读《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教育的美好姿态》,读《语文:深深浅浅之间》,无不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肖老师的教学艺术,已有很多名师专家针对具体课例点示品评,无须再言。学习肖老师“用教材教”的高妙之法,是我辈阅读的实用性目的。虽说“教无定法”,具有诗人特质的肖老师的课堂语言、课堂机智也是我们不能学到的,但梳理一下肖老师“用什么教”“怎样教”,对于我们的备课和教学都将大有裨益。读《语文:深深浅浅之间》这本书,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肖老师笃定地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来谱写一曲曲精致动人的语文之歌,就是要让普通一线教师学着借用教材上好语文课。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现行统编教材凝结着大量优秀语文教师、学科专家和编辑们的心血和智慧,其编写理念、编写体例和选文内容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材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材中的阅读提示、注释、插图、旁批、思考探究等,既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和支架,还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内容线索、重难点依据和灵感来源。”(潘庆玉教授语)可是,令老师们犯难的是,这些教学资源如果直接拿到课堂中来提问、训练,课堂就变成枯燥乏味的习题讲析,教者口干舌燥,学者昏昏欲睡,语文在学生心目中便要“面目可憎”了。肖培东老师深谙教材编写意图,用深厚的专业学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轻捻细拨,精研巧镂,借得教材这一源头活水,化为了语文课堂中的缕缕芳香。

教读课:满眼生机转化钧

在统编教材的编写体例中,教读课担负着“教会学生阅读”的任务,是落实单元目标的“地基”课型。教材编者给出多种教学资源:预习提示、课下注释、课文插图、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如何开采这些“富矿”,培塑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呢?看肖老师如何设计:

巧用课文插图。在《猫》的教学中,肖老师利用插图达成了“训练读法”“初步感知形象”的目标。“猜猜看,这是文中第几只猫?”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文本,默读、勾画摘录,筛选有效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看图辨猫”这一环节,既是有趣的默读训练活动,又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路径,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插图,看似普通,实为文本内容的另一种表达。它为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制作,是教材中一项重要的助读内容。”

肖老师是利用课文插图的高手,其设计手法灵活多样。在《老山界》这节教读课中,肖老师两次利用课文插图。第一次,以课文已有插图做教学抓手,带领学生走向核心语段的研读。“这幅插图对应文章哪些语段?编者为什么用这些语段的内容去设计插图?”这一问,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关键段落,感知老山界的地形地貌,探究红军的长征精神。第二次,在学习完第一幅图后,肖老师借“图”生“图”:“如果让你再为本文配一副插图,你会选择哪个语段画图?”这个问题一下子点燃了课堂,学生再次进入文本,精读文章相关语段,对红军长征的困难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主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由编者提供的插图转向学生心里的插图,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重点,落实了单元训练目标——学习精读,涵泳品味。

活用“积累拓展”。《伟大的悲剧》是七下第六单元的教读课文,教学这一课,肖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预习提示”,让学生用“浏览”这一阅读方法读课文,并概述故事。接着,利用“思考探究”第一题发问:“伟大”在这场悲剧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精神。

最妙的是,肖老师活用课后的“积累拓展”,让学生品析细节描写。“积累拓展”四摘录了斯科特写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其中一句是“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根据这句话,肖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读写情境,让学生以“我永远难忘这一幕……”为开头讲出其中一个感人的细节。这样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品读细节描写凸显出的英雄气概,也领悟了全知视角叙述的好处,为感知“传记”这一文体特征蓄足了势。这一活用可谓精巧至极。

化用“单元提示”。《紫藤萝瀑布》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名师设计颇多。但肖老师的课堂让人惊艳不已,“以为妙绝”。这篇课文是七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素养目标为: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建议用比较的方法阅读。目标的达成路径,教材给出明确的提示: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已经直接写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感悟,那这一课如何按照单元提示教学生学习“托物言志”这一手法呢?肖老师根据单元学习重点,聚焦研读“我在开花!”要读好这四个字,首先要明白紫藤萝的现在的状态和曾经的遭遇。肖老师让学生在品读了眼前藤萝的繁茂之后,比较阅读了第8段,由藤萝的盛衰变化读懂了紫藤萝的心灵宣——“我”“在”“开”“花”,读出了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思和感悟,学到了作者“寄意于物,用物写人”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梳理肖老师《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的教学步骤,读全文,关注首尾段---品析“繁盛的藤萝”(景物特点及写景技法)---比读藤萝的现在和过去,由物及人---品读“我在开花”,体悟“托物言志”写法。原本我总以为“比较的阅读方法”适合多文本阅读,在肖老师这一课中,比较阅读是方法和工具,借此体会作者寄寓于事物中的思考和感悟。如果没有这一环节,由“物”到“志”的体悟就没有了桥梁。由上可见,立足单元目标,整合单元提示,融汇成教学设计,是肖老师教给我们的活用教学资源之方法。

由肖老师的课可以发现,那些精美的教学设计、出彩的课堂活动,大多来源于教材资源。教材就在那里,教学支架就在那里,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反复研读,谙熟于心。“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腾挪调换、取舍整合,这些教学资源便能转化为充满生长力的教学抓手。

自读课:春光都在柳梢头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编排体系中,最让一线教师拿捏不准的就是自读课教学。老师们习惯于条分缕析、咬文嚼字的课堂模式,处理教读课似乎“触类旁通”,但是,每个单元中那一半自读课文怎么教学呢?教学用书说,要引导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己的阅读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教读课以学“法”(阅读策略、阅读方法),自读课来用“法”。通过什么路径来用呢?针对老师们的这些困惑,肖培东老师近年来对自读课研究颇多,相继推出了多节自读课示范教学,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棵小桃树》《一滴水经过丽江》《美丽的颜色》等,为大家提供了可学习模仿的典型案例。

阅读肖老师的自读课例,脑海中浮现出《宿新市徐公店(其一)》的诗句“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教材遴选的自读课文,组成语文的曼妙春光。肖老师妙手拣取旁批,带领学生自由徜徉其中。梳理这些自读课教学,窃以为有以下几种借用教材资源引导自读的方法:

演绎法。 演绎是由一般原理推演出具体情况下的结论。在这里是指由教材资源生发开去,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文本,习练阅读方法,学习写作技法,领悟文章主旨。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一开始肖老师就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编者希望我们怎么学?接着,依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勾画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复述故事。需要注意的是,推演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依照教材资源来训练也不是“一次通过”。在这个环节中,肖老师带领学生以“冒险”部分为例,学着复述故事。然后再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复述“遇险”部分。

完成复述故事的训练之后,肖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描写的旁批。先找出含有“心理描写”的批注,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作者是怎样做到描写细腻、真实的,接着找出另一条关于心理描写的旁批“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并由此推演开去,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写……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学生发现,写语言、写环境实际也在写心理。 至此,学生借助旁批利用课文对心理描写有了系统的学习,在朗读品析中形成了言语经验。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说,演绎过程的最终教育价值如何,就要看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创立和发展新经验的有效工具。肖老师《走一步,再走一步》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自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成功运用演绎法,由复述“冒险”到复述“遇险”,由“写动作实际在写心理”到“写语言写环境,实际在写心理”,不停驻于教材资源,而是举一反三,引发学生阅读和思维的不断深入,从而“创立和发展”了学生的自读能力和阅读经验。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关键之处。

在《周亚夫军细柳》一课中,肖老师兼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自读。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后,他让学生关注“思考探究一”,简要复述故事,思考周亚夫“真”在何处?品读了文中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句子后,肖老师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其他句子有什么用,从而自然过渡到“思考探究二”的归纳中。这是由具体细节联结起来形成一般性结论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探究“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步骤。而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后者,或者把二者拆裂开来,课堂就少了一分水到渠成的韵味。最能体现肖老师运用“演绎”之妙的是“探究天子之真”的环节。学生分析了周亚夫的“真”、文章写人的技法后,肖老师没有就此止步,他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周亚夫望着天子离去的那个背影,一定也会像天子赞美他一样,对天子也说上一句赞叹。如果你是周亚夫,你会对这位天子说一句什么话?”引导学生分析天子之“真”。为什么要这样问这样教呢?原来,肖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史记》不但主要人物熠熠生辉,次要人物也写得有光芒,这些都归功于司马迁高超的写人艺术。由此导引到“思考探究四”,激发学生阅读《史记》整本书的兴趣。

比较法。自读课文中给出的旁批往往有多个,哪些学生自己能自主解决,哪些对学生把握文本特质更有帮助,需要甄别筛选。七年级的自读教学,筛选工作可以主要由老师掌握。九年级时就可以交给学生来进行。用比较的方法有指向地筛选旁批,是品析语言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的方法。肖老师《溜索》一课是学习借鉴的典例。这一课有七个旁批,其中两个是问题式旁批。肖老师让学生结合旁批自读课文之后,提出问题:“你觉得文中哪个旁批对你这次的阅读是最有价值的?或者说,这篇文章如果没有提供旁批,你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就疏忽掉了哪个旁批所指示的内容?”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对应课文和旁批,在比较中进行筛选和判断,在探究中得出个性化的结论。这是个发散性问题,不同的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领悟到阅读小说的方法,掌握了这一篇的写作手法。

接着,肖老师再次让学生比较:“哪一个旁批最能彰显这篇小说的个性?”这是一个归纳性问题。学生讨论之后,关注到批注1、批注2和批注4,涉及小说开头技巧和语言特色。经过比较筛选,学生发现批注2“干净、洗练的语言”最能体现这篇小说的特点。“干净洗练”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从句式特点、用词特色、人物对话等方面感受阿城小说语言特色——说的少,说的淡,说的轻。这个过程中,肖老师还改动人物对话,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具体而深入地领会到小说风格。

比较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利用旁批读懂文章内容,读出文本特质。运用比较法,比较的目的和指向很关键,肖老师的《溜索》值得我们反复研读。

自助+导购式。即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忽视的或者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的教材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比如《一颗小桃树》一课,共有五个旁批,其中三个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三个旁批来了解学情。“这三个问题你能解决哪个?”同样是发散性问题,学生在交流中基本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初步感知。这是“自助”式学习部分。

《一颗小桃树》是七下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如何把“物”和“志”联系起来呢?本文作者的方法是反复描写“物”以寄托深意。提醒学生关注这一写法的是旁批2,所以,肖老师就引导学生去发现”哪个旁批告诉我们读这个文章的方法”,品析小桃树的“没出息”。通过品读词句,学生已然领悟到作者写小桃树的词汇其实都把小桃树当人来写,从而自然过渡到“为什么这样写”的教学环节,写物是为了写人,写树其实是在写“我”,写小桃树经历坎坷终于开花,寄寓了作者自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样,在课文旁批的指导下,在自助完成和教师引导下,教学目标达成,学生的自读能力得以习练和提升。

肖培东老师说:“教师一定要按捺住讲解的欲望,压抑住旁征博引的滔滔不绝,适时退场,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意图做出指导,腾出时间交给学生自行阅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迁移的训练。”我以为,这是自读课教学应该遵循的课堂准则。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怎样用教材教?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是重要抓手。如何利用这些抓手?读完肖培东老师的《语文:深深浅浅之间》,掩卷静思,我想,一方面,我们可以观摩、研读名家课例,向名师学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揣摩并迁移名师课堂成功的背后原因:反复素读教材,熟稔教材编排意图和编者提供的资源,尊重学情,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得教材这一源头活水,酝酿成自己课堂中的缕缕语文醇香。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得教材源头水,酿为课堂缕缕香——读《语文:深深浅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