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克尔凯郭尔
讨论存在主义,可以从“存在”一词的特殊用法谈起,而第一位必须提到的人物就是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是丹麦人,具有宗教性的家庭背景。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从小就栽培他,希望他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西方文化的精华,甚至可以说任何文化的精华,都体现在宗教信仰之中。无论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乏善可陈,都能够借由宗教信仰凝聚出深刻的文化传统。奇怪的是,克尔凯郭尔只有在离开群众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关怀群众,若是与群众在一起则会感到恶心不已。他认为群众基本上是“庸俗”的,聊天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流行娱乐。这其实是相当正常的事情,可是克尔凯郭尔对这些言论却非常不能忍受。因为他觉得这种生活充其量不过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一)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克尔凯郭尔认为:存在就是“抉择”,就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人的一生就犹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之中。只有当个人清醒的时候才能够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因此当代很多议题,如“为自己活”、“做你自己”等,都是由存在主义启发出来的。
(二)人生三绝望
克尔凯郭尔内心世界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孤绝而特殊的状态,一般人确实难以亲近和了解。所以克尔凯郭尔指出,人生有三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和不能够有自我。
“绝望”看起来似乎是相当普通的两个字,但内涵却很特别。真正的绝望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无关乎外在目标的达成与否。
1.不知道有自我。这种绝是指一个人在世界上奋斗了许久,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2.不愿意有自我。当一个人发现了自我之后,接下来必须问:“愿不愿意有自我?”有了自我,就意看人必须开始为自己负责,而为自己负责的压力是非常沉重的。
庄子曾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噓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当泉水干了以后,鱼躺在陆地上必须互相吹气湿润,让彼此都可以活下去,这时候鱼知道自己是鱼,却活得很辛苦。只有当鱼回到水中而忘记自己是鱼,オ是当鱼最快乐的时候。人却不一样,或许当人在群众之中而忘记自己是谁的时候,的确很很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无法持久,因为群众的聚集总有散场的一刻,人最终必须独自面对自己。
3.不能够有自我。假设一个人愿意成为自我,努力做一个真诚的人,最后却发现不能成为自我,不能“有”自我(存在主义用到“有”这个字时,并非真的是指“有”,而是指“是”的意思),这时候常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必须走很长的路来实现自我,因此会感到非常绝望。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非常孤单的,而坚持下去是否会有好的结果,更是未知数。
(三)人生三阶段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有三个阶段:感性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
1.感性阶段的特色是“外驰”,亦即“向外追逐"。这个阶段的会感到忧郁,因为他们会觉得只有今天没有明天,而过去的自己又不再回来,因此生命好像落在中间、无所依恃。此时人们会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这就如同置身在悬崖边,前方是片迷雾,必须自己选择是否要“跃”过去。
2.若选择跳过去,就进入了伦理阶段。此一阶段的特色是“向内要求自己”,把过去、现在、未来连贯起来,如此一来,生命就完整了。
事实上,一个人在道德上不曾有过失,并不尽然表示他的道德水平真的优于其他人,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不曾受过真正的透惑和试探。
3.宗教阶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两难的抉择,或遇上道德的困境,这个时候则必须“依他”。本质上人的生命是脆弱的,而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宗教里面的“依他”也是一种真诚的表现。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问自己是否要“跃”过去一跳过去寻找一个他。这个他并不是指向外追求,而是找到自己生命的基础,也就是诚心皈依了宗教信仰。
克尔凯郭尔为“存在”这两个字,揭示了新的意义,让我们思考的角度开始转变 :把人的生命当作一种在每个刹那之间作抉择,选择成为自己的过程。存在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就是“选择成做真所谓真就是要对自己负责、终忠于自己。
许多哲学家都说过类似的话,如孔子曾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治长》)亦即,对孔子而言,把对一个人的怨恨隐藏起来,而在表面上做朋友,是一件令人不齿、不屑的行为。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够有所为,而这也正是存在主义所要警醒我们的一点。
第二,尼采
尼采是德国人,同样出身于具有宗教背景的家庭。他从小身体不好,看起来苍白而虚弱,但是思考相当深刻,看人时目光如刃,似乎能够穿透人心。
(一)上帝死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上帝死了”是尼采最有名的一句格言,这句话的用意并不是在批判基督宗教,而是有着“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意涵。上帝原本是道德的基础,然而人们的道德行为却都成了一种虚伪。尼采看不惯这种打着宗教或上帝名号的虚伪浮夸,所以宣称“上帝死了”。
(二)权力意志:超人
尼采哲学的另一项重点就是“权力意志”。小草有生命,它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要凸现自己生命的力量,扩充自己的影响力。这就是一种权力意志的表现。在他看来,宇宙里任何生命,只要存在,就会表现自己本身的生命力,而权力意志所指的就是这种生命力扩张的状态。
尼采认为,人类只是桥梁,一边是动物,一边是超人,而人的生命应该从动物这一边走到超人那一边。这种思考是合理的。
(三)精神三变
尼采提出精神有三变:骆驼、狮子、婴儿。
1.骆驼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劳,意味着人在年轻的时候要接受训练,承受传统的包袱。
2.骆驼与狮子的差别在于:骆驼必须听从他人的指挥、接受他人的命令,而狮子则是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每个人都经过骆驼的阶段,听从父母与老师的教导,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无法反驳也无法反抗。然而,上了大学以后应该进人狮子阶段,也就是由自己来告诉自己该怎么做。
换句话说,路驼虽然看起来很可怜,但是至少不用自己作决定,只要服从别人的指令就行了;相反,如果要成为狮子,就要承担自我、为自己负责。这一点的压力很大,因为当我们能修自由选择想要做的事时,同时也就丧失了寻找借口和抱怨的权利。
3.婴儿。狮子阶段之后则是到达婴儿阶段。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当一个人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一定怀着无穷的想象,想象他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医师等。每天看着他,也就给父母的人生带来了彩色炫丽的希望。当然,小孩成长的过程往往也是父母希望幻灭的过程,最后小孩让父母失望,就像父母曾经让他们的父母失望一,人生就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过程。
当一个人抵达婴儿的阶段,就不会再遭遇到前面所说的种种问题,代表心灵重新回归原点,可以重新再出发。
第三,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一)界限状态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不太会去思考“人生”的问题。如果有一个人说,他最近在苦思人生问题,却找不到答案,我们通常会认为他不过是庸人自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思考深度有限。
但是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生有三种界限状况。身体界限、心理界限、灵魂(精神)界限。当这三种界限出现时,便是人必须思考、作出抉择的时候。
1.身体界限。一般人多半只有在面对身体的界限时,才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如车祸、受伤、衰老,或是觉得来且无多之时。
所谓的意义是指,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实现自我的过程。很多人喜欢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绝不可能存在于某一个地方,或是某一件事情上面。人生的意义是一个人决定去做某件事,在这个过程之中产生一种自我肯定的力量。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只能是由内面发,而不是向外寻求的。
2.心理界限。许多人平常都认为自己是正人君子,然而遭遇考验时,突然有一种黑暗的、莫名的冲动,这时候才警觉到自己自己平常所想的这么健全。想的这么健全。也就是说,表面上人似平很健康,在遇到困难时,才发现自我并非如此可靠。这时候我们会察觉一些连自己都无法了解的念头以及其中的盲点,这就是发现了心理的困境,也就是所谓的心理界限。
3.灵魂界限。灵魂则代表着“精神”,它关系着“意义”的问题。那么灵是什么?先不要问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同意荣格所说的,一个人有可能在身体健康、心理正常的情况下不快乐,这就代表着一定还有第三个因素决定人们是否快乐,而这第三个因素,姑且称之为“灵”,如此而已。
(二)刹那与永恒
(三)密码与超越界
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密码,如果解开了密码,就会发现人生虽然有限,却有它存在的真正基础。也就是说,我们活在世界上,有时候会疑感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但是恋爱的阶段,在两个人的互动过程之中,自己好像获得一些启发,借由这段感情,找到了解开人生之迷的钥匙一般。
同样,许多人在读书、交朋友,甚至看电影的过程中,都是因为一个密码解开、而让整个生命明朗起来。由此可知,人的这种忽然觉悟是很难去操控的。也无法了解它为仕么会发生,总之,在那一刹那好像所有的秘密就解开了。
(四)四大圣哲
雅斯贝尔斯研究了历史上各大文明的重要思想家之后,选出四个人作为人类的典范一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这四个人并非一般人眼中的成功者,甚至可以说,以世俗的眼光来衡量,他们是所谓的“失败者”。然而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见证了人类精神之中丰富的潜能。通过四位圣哲的表率作用,人类觉悟自己具有的尊严;亦即只要看到他们,就会肯定作为一个人可以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
所谓人类的典范,应该是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够效法的。他们指出,烦恼并不值得担心,因为烦恼之中能够磨炼出智慧;死亡并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死得糊里糊涂。
四位圣哲的共同特色,正在于他们让许多人在面对人生负面的情况时(如烦恼、痛苦、灾难、罪恶等),能够坦然以对,并通过这些困局让自己内在的精神得到淬炼。
第四,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
(一)存在与时间
大多数时候,人们对自己的存在漠不关心,陷入讲闲话、好奇心、模棱两可的处境中,活着好像是在应付别人,好像自己永远不必真诚面对自己似的。
(二)从此在到存在
我们常说,真诚的人说话最有力量,也最感动人,那是因为他毫无遮蔽,让真理可以源源不断地展示。也就在这一刹那,“此在”成了“存在”。海德格尔说:“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人在面对死亡时,实在没有理由再虚伪了。
第五,马塞尔
马赛尔幼年丧母,深刻体验了孤独。他学会以戏剧来制造对话机会,此后一直以文学创作来展现他的思想。
(一)“是”不等于“有”
许多人喜欢问:“我拥有什么?”然而实际上,一个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己;因为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
拥有的东西太多时,人的生命内涵以及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后反而会被拥有物所拥有,以致精疲力竭,丧了人生的意义。
当然,这只是要提醒人,不要去拥有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必拥有。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必须是我们所能掌握的,也就是现代人所讲的“简朴生活”。
简朴生活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东西用到坏为止”。这是一种习惯,我们不应该把还可以用的东西丢弃,因为任何东西的存在,无论它是什么材质,若是没有充分被利用那么它作为这样东西本身的价值就被忽略了。
第二个原则是“不拥有不需要的东西”。
(二)“奥秘”不等于“问题”
我们常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有青少年回题、家庭问题、老人间题等各类关于人的问题。事实上,凡是与人有关的都不能称为问题,因为凡是问题就预设了一种解决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找到解决的方法,问题自然会消失。但是,属于人类的问题永远都不会消失,这是因为人本身就是间题的制造者和解决者。因此,对于人类,应该以“奥秘”形容之。
奥秘与问题的差别在于:问题是预设了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可以消解问题;奥秘则否,我们只能够跟它一起生活。
我们和人来往,都希望彼此的相处永远没有困扰,但是这种奢望是不可能实现的。说得更明白一点,如果我们跟朋友在一起都没有任何需要费心的事,代表彼此之间其实没有什么感情,因为人是奥秘,不可能没有生命的互动。
(三)“我与你”不等于“我与他”
就一般人的习惯而言,当一个人不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比较直接、尖鋭,基至刻薄的方式批评他,然而那个人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却会用不同的方式批评他,或许比较委婉、比较保留。
事实上,在他人面前不敢说的话,在他背后,也不应该说。
(四)“人生”等于“旅行的过程”
人活在世界上都只是旅客或过客,而不是归人。既然只是旅客,又何一必在意己“有”什么呢?我们应该在意的是,自己“是”什么、如何“做自己”。人生所有的一切,最后都不能带走,所以我们要“分享”的道理,分享不单单指财物方面的分辜,还包括了关怀、知识、信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