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传输媒体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来连接各种网络设备的传输媒体种类众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导引型传输媒体,另一类是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在导引型传输媒体中,常见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在非导引型传输媒体中,常见的是微波通信。例如使用2.4G赫兹和5.8G赫兹频段的WiFi。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物理层,就是要解决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0和1的问题,进而给数据链路层提供透明传输比特流的服务。
所谓透明,是指数据链路层看不见,也无需看见物理层究竟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来传输比特0和1的,他只享受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输服务即可。
物理层为了解决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0和1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任务,分别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由于传输媒体的种类众多,例如双绞线、光纤等。
物理连接方式也很多,例如点对点连接、广播连接等。
因此,物理层协议种类就比较多,每种物理层协议都包含了上述四个任务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学习物理层时,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掌握基本概念上,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物理层协议。
小结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不属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任何一层,如果非要将它添加到体系结构中,那只能将其放在物理层之下。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导引型传输媒体,另一类是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在导引型传输媒体中,电磁波被导引沿着固体媒体传播。常见的导引型传输媒体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电力线。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是指自由空间。可使用的电磁波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我们首先来看导引型传输媒体同轴电缆,这是一根同轴电缆的示意图:
内导体同质心线,可以是单股实心线,或者是多股的角和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绝缘保护套层。同轴电缆的横切面可以看出各层都是共圆心的,也就是同轴心的。这就是同轴电缆名称的由来。
同轴电缆有两类,一类是50欧阻抗的基带同轴电缆,用于数字传输,在早期局域网中广泛使用。
另一类是75欧阻抗的宽带同轴电缆,用于模拟传输,目前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的入户线。
同轴电缆价格较贵,且布线不够灵活和方便,随着集线器的出现,在局域网领域,双绞线取代了同轴电缆。
再来看双绞线。这是无屏蔽双绞线电缆的示意图:
这是屏蔽双绞线电缆的示意图:
双绞线是最古老又最常用的传输媒体。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按照一定规则搅合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例如图中所示的这根无屏蔽双绞线电缆,包含八根铜导线。每两根角合成一条双绞线。
搅合有两个作用:
屏蔽双绞线电缆比无屏蔽双绞线电缆增加了金属丝编织的屏蔽层,提高了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价格也要更贵一些。
这是常用的绞合线的类别、带宽和典型应用: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用6A类双绞线电缆,以满足万兆局域网的需求。
再来看光纤。
这是一根室外四星光缆的示意图:
这是它的内部结构图:
由于光纤非常细。因此,必须将它做成很结实的光缆。一根光缆,少则只有一根光纤。多则可包括数十甚至是数百根光纤。再加上加强芯儿和填充物,就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强度。必要时还可放入远供电源线。最后加上包带层和外护套,就可以使抗拉强度达到几千克。完全可以满足工程施工的强度要求。
纤芯直径
光纤的纤芯非常细。多模光纤的纤心直径有50微米和62.5微米。单模光纤的铅芯直径为九微米。
包层直径
而铅芯外面的包层也非常细,直径不超过125微米。
工作波长
在光纤通信中。常用三个波段的中心分别位于0.85微米、1.3微米和1.55微米。
光纤的优点
例如。一公里长的1000对双绞线电缆约重8000公斤。而同样长度但容量大的多的一对两芯光缆仅重100公斤。
光纤的缺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基本原理。
这是纤芯。它是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的细丝。
这是包裹在纤芯外层的包层。它是折射率比先些低的玻璃封套。
在发送端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在接收端可以采用光电二极管或激光检波器检测光脉冲。当光从高折射率的媒体射向低折射率的媒体时,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因此,如果入射角足够大,就会出现全反射。也就是光碰到包层时,就会反射回纤芯。
该过程反复进行,光也就沿着光纤传输下去。
实际上,只要从纤芯中射到纤芯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一个临界角度,就可产生全反射。因此,可以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热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进行传输。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
由于光的色彩问题。光在多模光纤中传输一定距离后,必然产生信号失真,也就是脉冲展宽。
如图所示:
因此多模光纤只适合近距离传输。例如在建筑物内。多模光纤对光源的要求不高,可以使用比较便宜的发光二极管。相应的可采用光电二极管检测光脉冲。
若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则光纤就像一根波导那样。它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这样的光纤称为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没有模式色散。在1.3微米波长附近,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两者正好抵消,没有脉冲展宽问题。
如图所示:
单模光纤适合长距离传输且衰减小。但它的制造成本高,对光源要求也高。需要使用昂贵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相应的需要采用激光检波器检测光脉冲。
再来看看采用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体的情况。
应用电力线传输信号的实例最早是电力线电话。目前,如果要构建家庭高性能局域网,采用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体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对于装修时没有进行网络布线的家庭,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于一些采用独立房间进行办公的企业来说。每间办公室的电脑数量不多,而又不希望跨办公室进行布线。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每个办公室只需根据需求在电源插座上插入一个或多个电力猫即可。
下面我们来看非导引型传输媒体,也就是自由空间。
我们可以利用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来传送数据信息。
这是电磁波的频谱:
这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电磁波频段的划分:
从极低频到甚低频,也就是从极长波到甚长波,这些频段并不用于电信领域。
从低频到甚高频,也就是从长波到米波。这些频段的电磁波又称为无线电波。用于国际广播、海事、航空通讯、电台、广播和电视广播等。
从特高频到极高频,也就是从分米波到毫米波。这些频段的电磁波又称为微波,用于无线电话、无线网络、雷达、人造卫星接收、射电天文、人体扫描等。
无线电波中的低频和中频频段。主要利用地面波进行传输。而高频和甚高频频段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
微波通信在数据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频率范围为300兆赫兹到300G赫兹。也就是波长一米到一毫米。但主要使用二到40G赫兹的频率范围。
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由于微波会穿透电离层而进入宇宙空间。因此,它不能经过电离层的反射传播到地面上很远的地方。传统的微波通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另一种是卫星通信。由于微波在空间是直线传播的。而地球表面是个曲面。因此其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公里左右。
但若采用100米高的天线塔,则传播距离可增大到100公里。为实现远距离通信。必须在一条微波通信信道的两个终端之间建立若干个中继站。中继站把前一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后再发送到下一站。故称为接力。
常用的卫星通信方法是在地球站之间利用位于约36000公里高空的人造同步地球卫星作为中继器的一种微波接力通信。其最大特点是通信距离远。相应的传播时延也比较大。一般在250~300毫秒之间。除同步卫星外,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已开始在空间部署。并构成了空间高速链路。
利用红外线来传输数据,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很多家用电器,例如电视、空调等都配套有红外遥控器。以前的笔记本电脑基本都带有红外接口,可以进行红外通信。红外通信属于点对点无线传输。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也很低。现在笔记本电脑已经取消了红外接口。但很多智能手机还带有红外接口,以方便用户对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进行红外遥控。
我们介绍了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下面的传输媒体。传输媒体这部分内容不是重点和难点,只要求了解即可。
END
学习自:湖科大——计算机网络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