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ake 是一个基于 Lua 的轻量级跨平台构建工具,使用 xmake.lua 维护项目构建,相比 makefile/CMakeLists.txt,配置语法更加简洁直观,对新手非常友好,短时间内就能快速入门,能够让用户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上。
在这个新版本中,我们对 Intel 系列的 C++ 和 Fortran 编译器做了全平台支持,并且改进了上个版本新加的 Wasm 工具链支持,同时对 Qt SDK for Wasm 也进行了支持。
另外,我们还将 luajit 升级到最新的 v2.1 版本,在跨平台方面,xmake 也做了很大的完善,增加了 mips64 架构的运行支持。
这个版本上,我们对 Intel 系列的 C++ 编译器做了全平台支持,包括 windows上的 icl 以及 linux/macOS 下的 icc/icpc。
要想启用 Intel C++ 编译器,我们只需要在安装了的 Intel 编译器的系统上,通过 --toolchain=icc
参数切换到对应的工具链即可。
$ xmake f --toolchain=icc
$ xmake
之前的版本,xmake 仅仅支持 gfortran 编译器,而这个版本,我们也支持了 Intel Fortran 编译器,也就是 ifort,我们也只需要切换到对应的 ifort 工具链即可使用。
$ xmake f --toolchain=ifort
$ xmake
上个版本,我们新增了 --toolchain=emcc
工具链来支持 wasm 程序的编译,但是仅仅指定工具链,并不能很好的调整目标程序的扩展名,例如对 *.js
和 *.wasm
的文件生成。
而新版本,我们继续新增了 xmake f -p wasm
平台,内置启用 emcc 工具链,并且再次基础上对周边的配置做了更好的完善。
只要切换到 wasm 平台,xmake 会默认生成 *.js
以及对应 *.wasm
等目标文件,还会额外生成可以加载 js 来运行 wasm 程序的 *.html
页面。
另外,我们还对 Qt SDK for Wasm 也做了支持,比如我们创建一个 Qt QuickApp 工程。
$ xmake create -t qt.quickapp_static quickapp
这里,我们注意到,我们创建的是需要静态link的Qt工程,因为 wasm 版本的 Qt 库,我们需要强制静态链接到程序才能正常使用。
生成的工程文件 xmake.lua 内容大概如下:
add_rules("mode.debug", "mode.release")
includes("qt_add_static_plugins.lua")
target("demo")
add_rules("qt.quickapp_static")
add_headerfiles("src/*.h")
add_files("src/*.cpp")
add_files("src/qml.qrc")
add_frameworks("QtQuickControls2", "QtQuickTemplates2")
qt_add_static_plugins("QtQuick2Plugin", {linkdirs = "qml/QtQuick.2", links = "qtquick2plugin"})
qt_add_static_plugins("QtQuick2WindowPlugin", {linkdirs = "qml/QtQuick/Window.2", links = "windowplugin"})
qt_add_static_plugins("QtQuickControls2Plugin", {linkdirs = "qml/QtQuick/Controls.2", links = "qtquickcontrols2plugin"})
qt_add_static_plugins("QtQuickTemplates2Plugin", {linkdirs = "qml/QtQuick/Templates.2", links = "qtquicktemplates2plugin"})
上面的配置中,我们除了启用 qt.quickapp_static
编译规则,还通过 qt_add_static_plugins
配置了一些必须的 Qt 插件。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切换到 wasm 平台,并确保 Qt SDK 已设置,即可完成编译。
$ xmake f -p wasm [--qt=~/Qt]
$ xmake
完成编译后,xmake 会在 build 目录下生成 demo.html 以及对应的 demo.js/demo.wasm 程序,我们打开 demo.html 页面即可运行我们编译的 Qt 程序,显示效果如下图:
关于 Qt/Wasm 更加详细的说明,见:Issue #956
我们新增了一个 set_fpmodels()
设置接口,用于设置浮点的编译模式,对数学计算相关优化的编译抽象设置,提供:fast, strict, except, precise 等几种常用的级别,有些可同时设置,有些是有冲突的,最后设置的生效。
关于这些级别的说明,可以参考下微软的文档:Specify floating-point behavior
当然,对应gcc/icc等其他编译器,xmake 会映射到不同的编译flags。
set_fpmodels("fast")
set_fpmodels("strict")
set_fpmodels("fast", "except")
set_fpmodels("precise") -- default
关于这块详情见:Issue #981
为了更加抽象简单的启用 openmp 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新增的 c.openmp
和 c++.openmp
这两个规则来设置,另外 linux、macOS 上我们需要额外的 libomp 库才行,因此可以通过 add_requires("libomp")
来快速引用和集成。
add_requires("libomp", {optional = true})
target("loop")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cpp")
add_rules("c++.openmp")
add_packages("libomp")
如果是c代码,需要启用 add_rules("c.openmp")
,如果是 c/c++ 混合编译,那么这两个规则都要设置。
新版本中,xmake 对 set_languages
也做了改进,增加了新的 c11/c17 设置项,同时对最新版本 msvc 提供的 /std:c11
和 /std:c17
也做了适配和支持。
我们只需要简单的设置:
set_languages("c17")
即可启用 c17 标准来编译,即使低版本 msvc 等编译器不支持,xmake 也会自动忽略设置。
关于这块的改进,涉及几个方面,首先是 Windows 下 Mingw SDK 根目录的自动探测的改进,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不需要额外配置 --mingw=
参数显式指定路径,也能够自动检测到了。
关于这块详情,见:Issue #977
另外,除了 Msys2/Mingw 还有 macOS,linux/Mingw,我们在新版本中还额外支持了 llvm-mingw 这个 SDK,使得我们可以使用 mingw 来编译 arm/arm64 架构的程序。
$ xmake f -p mingw -a arm64
$ xmake
另外,在远程依赖包的自动编译集成上,现在带有 cmakelists 的第三方库,即使是 mingw 平台,xmake 也能自动编译集成进来直接使用,非常的快速方便。
而最近 xmake-repo 官方 C/C++ 包仓库中,我们也新增收入了不少支持 mingw 平台的新库,可直接使用。
我们新增了对 mips64 架构的 linux 系统运行支持,另外改进了 arm/arm64 下 xmake 的运行稳定性,通过合入最新的 luajit v2.1 ,解决了很多 luajit 遗留的问题,比如 arm64 下 lightuserdata 的 bad pointer 等问题。
xmake 还对最新的 Xcode-beta 进行了适配,新增了 macOs for arm64 的目标程序编译支持,只需要切到 arm64 架构编译即可。
$ xmake f -a arm64 [--xcode=Applications/Xcode-beta.app/]
$ xmake
当然,前提是在 macOS 下运行,并且使用最新支持 Developer Transition Kit (DTK) 的 Xcode-beta 版本才行。
在 xmake 的官方 C/C++ 仓库 xmake-repo 中,我们最近新增了几十个常用的 C/C++ 库,并且还对 libx11 系列的库都全部进行了收录。
虽然,仓库的包维护工作量巨大,但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也日趋活跃,我们收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对仓库包的贡献和改进维护。
并且,现在我们的官方仓库已经可以快速集成:linux, macOS, windows, mingw, bsd, msys, iphoneos, android 等八大常用平台的库,实现真正的跨平台 C/C++ 远程依赖库集成和使用支持。
目前我们收录的一些包列表和支持平台,可以从这里查看:PKGLIST.md
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 C/C++ 库生态的杂乱、集成使用繁琐等问题,提供快速一致的自动集成和编译方案,xmake 不仅支持 vcpkg/conan/clib/homebrew 等第三方官方仓库包的集成,并且也在努力完善自建的官方仓库,实现更好的集成体验。
例如:
add_requires("tbox >1.6.1", "libuv master", "vcpkg::ffmpeg", "brew::pcre2/libpcre2-8")
add_requires("conan::openssl/1.1.1g", {alias = "openssl", optional = true, debug = true})
target("test")
set_kind("binary")
add_files("src/*.c")
add_packages("tbox", "libuv", "vcpkg::ffmpeg", "brew::pcre2/libpcre2-8", "openssl")
带有 vcpkg::
,brew::
和 conan::
等命名空间的包,会自动切换到对应的第三方包仓库去下载集成,而默认的 tbox >1.6.1
等库,则会默认使用 xmake-repo 官方仓库中提供的包。
使用和集成方式完全一致,xmake 会自动下载、编译、集成和链接。
关于远程包的依赖集成的更多详细说明,我们可以看下相关的文档说明:远程依赖库集成和使用
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帮忙一起改善 C/C++ 的库生态的建设,提供简洁一致的库使用体验,我相信 C/C++ 包管理和库生态并不比 Rust/Go 差。
在新版本中,我们将 xmake 提交了 Ubuntu PPA 源,因此除了现有的脚本安装方式外,我们也可以通过 apt 去快速安装 xmake。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xmake-io/xmake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xmake
同时,我们也将包提交到了 Copr 包管理仓库,使得我们也可以在 Fedora, RHEL,OpenSUSE,CentOS 等发行版中,通过 dnf 来快速安装 xmake。
sudo dnf copr enable waruqi/xmake
sudo dnf install xmake
近期,我们也上线了官方的 xmake 入门课程,Xmake 带你轻松构建 C/C++ 项目 以边学边做实验的方式快速学习 xmake 的使用。
depend.on_changed()
去简化依赖文件的处理set_fpmodels()
去抽象化设置math/float-point编译优化模式c11
/c17
支持add_rules("c++.openmp")
add_requires("zlib~xxx")
模式使得能够支持同时安装带有多种配置的同一个包,作为独立包存在https://tboox.org/cn/2020/10/17/xmake-update-v2.3.8/